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论西方新闻自由观的阶级性与虚伪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些人由于对西方社会及其新闻事业知之不深,认为西方是新闻自由的乐园,记者是“无冕之王”,可以为所欲为,想发表什么就发表什么;新闻媒体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不受任何约束,想传播什么就传播什么。实际情况远不是这样,这是对现代西方社会及其新闻事业的极大误解。 新闻自由的口号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来的,当时,资产阶级作为一种政治力量,出现并活跃在政治舞台上,其同封建贵族之间的斗争日趋尖锐,为了争夺权利的需要,资产阶级呼唤着新闻自由。新闻自由口号的提出经历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伴随着新闻传播活动本身内容、形式的不断变化,同时也与经济上资本主义的发展及政治上资产阶级的权利渴求紧密联系,也就是说,资产阶级提出新闻  相似文献   

2.
美国一向自诩是有充分新闻自由的国家,西方国家也一直强调他们是高度尊重新闻自由的。多年来,世界人民通过西方的新闻报道,早已领教了他们的“新闻自由”的真正含义。自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开始对南斯拉夫联盟狂轰滥炸以来,美国当局对待新闻报道的做法,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成为西方“新闻自由”的又一次自我诠释,使世界人民又一次看到了西方“新闻自由”的真正面目。西方主流媒体怎样报道对南联盟的空袭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方面的一些重大事例。——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动武制造舆论。1998年9、Ic月,西方媒体…  相似文献   

3.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历来好标榜“新闻自由”。近年来,在它们西化、分化的香风毒气熏陶下,国内有些人竟也被熏得昏昏然,十分憧憬这种“自由”,有的甚至于鼓吹。然而,哪里有这种没有阶级、没有政治倾向的“新闻自由”呢?!如果不信,就让我们来看看: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肆无忌惮轰炸南联盟这个主权国家的过程中,它们的媒体是怎样报道的。只见先是西方主流媒体一边倒的舆论轰炸,继而是北约飞机的巡航导弹轰炸,再接着是西方舆论和导弹的轮番轰炸,编织着一幅舆论和武力的惨无人道的狂轰滥炸图景!这是哪家的王法和“新闻自由”?!东欧…  相似文献   

4.
王润 《东南传播》2011,(7):58-60
本文分析了西方新闻自由观发展演进的三大历史进程,归纳出新闻自由观变化过程中呈现出的规律与趋势,就现今网络时代互联网新闻言论自由所呈现出的特点与各时期的新闻自由观相联系,总结出互联网时代中国新闻自由应保障公民新闻自由权利,同时须提高新闻自由的社会责任意识,规范公民新闻自由的权利,加强必要的网络监管.  相似文献   

5.
反面教员往往能起到正面教员起不到的作用。 笔者问过不少参加世妇会报道的年轻记者:这次你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们几乎都回答:对西方的“新闻自由”有了真正的感性认识。 反面教员的作用在世妇会的报道中确实发挥得淋漓尽致。千招百数,归结起来,无非两条:“无事生非”和“攻其一点”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由于西方媒体鼓吹所@@ 谓彻底的、绝对的、超越阶级的"新闻自由",使国内不少同行对新闻自由产生了误解,以为新闻自由就是想钡朗裁淳捅ǖ朗裁?想怎么报道就怎么报道,是完全不受限制的自由.  相似文献   

7.
新闻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借助媒体传播信息和意见的自由,构成公民、记者和媒体的法定权利。 媒体发表新闻与意见不受约束,当然是自由的,但不能损害公共利益或他人、他国的名誉,否则应受到道德谴责或法律审判。 在民主国家,媒介防止煽动、诬陷或辱骂性言论,对他人的名誉和世界和谐有新贡献。是各国媒体公认的义务。 西方少数媒体及记者对中国的振兴。不断释放诽谤、污蔑与猜疑的信息,打着新闻自由的旗号诋毁中国,是他们遏制中国发展惯用的伎俩。 1948年联合国通过的《国际新闻自由公约》表明,新闻自由作为国际报道的严格规范。是各国新闻界的行为准则。 国际报道涉及他国的主权和尊严,各国记者只有相互尊重彼此的制度、民族权益和文化,才能形成新闻自由的国际性。  相似文献   

8.
新闻自由是社会制度、政治压制、文化浸润等综合因素的反应,西方新闻自由的现实表达始终摆脱不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框架以及市场逻辑的纠缠。本文将从西方新闻自由的历史逻辑入手,结合西方新闻自由的现实悖论来充分地研究西方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9.
1734年曾格因“煽动性诽谤罪”被捕入狱,它将能够有权批判当局的新闻自由权带入人们的视野。1791年美国人将新闻自由写进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新闻自由概念发展至今,得到更多国家的认同和支持。然而,当新闻自由给予记者更多报道的权力的时候,什么才是新闻自由成为人们值得深思的问题。同时,作为新闻从业者同样需要衡量新闻自由的权限,也许一不小心就会踏入诽谤的陷阱当中。另外,西方记者滥用新闻自由的概念,大肆渲染扭曲别国新闻事件,伺机煽动舆论。本文基于对曾格案后续影响的分析,针对政党对于新闻自由控制以及西方记者对于新闻自由的滥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3月24日以来,北约对南斯拉夫的狂轰滥炸以及袭击中国驻南使馆事件遭到国际社会强烈谴责。而西方主流媒体却进行了大量歪曲事实,欺骗舆论的报道,充分暴露了西方“新闻自由”的真面目。最近,中宣部领导同志指出:“要对我们的记者进行一次什么是‘新闻自由’的教育。”为了进一步从理论上揭露和认清西方主流媒体‘新闻自由’的本质,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更加努力地做好新闻工作,中国记协新闻学术委员会、新华社新闻研究所、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于6月23日联合召开“认清西方‘新闻自由’本质研讨会”。会上有6位同志作重点发言…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新闻媒介的“特许权”?简而言之,就是新闻界对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进行舆论监督的一种新闻言论自由,并受到相关法规、法律的保护。新闻自由最早是由西方新闻媒体提出,进而成为世界新闻媒体追求的传播权利。因为只有媒体获得新闻自由,才可能行使对社会的舆论监督权力,从而有效地进行舆  相似文献   

12.
历时月余的科索沃战争,彻底揭穿了西方新闻自由的谎言。从他们有关科索沃战争的大量报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西方所谓的“新闻自由”,是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背离。 西方新闻自由的核心是自由和客观。按照通常的说法,西方新闻自由包括:自由出版报刊,即不必向政府申请营业执照或交付保证金,在政治上、经济上不受限制,人人都拥有出版权;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审查,可以发布任何新闻和发表任何意见(当然,事后的追惩在任何国家都存在,即不容许报刊自由地损害国家、社会、个人);不受限制地自由接近新闻源。简要地说,新闻自由就是新闻媒介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发布权。  相似文献   

13.
新闻自由如今已堂而皇之地成为某些西方媒体的玩偶,他们常常对己一套,对人一套。对有利于维护自己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念的不吝赞美之词,对不符合自己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念的则大加讨伐,甚至不惜歪曲事实、混淆是非。在他们眼里,新闻自由只不过是掩饰自己过错和讨伐别人的“挡箭牌”、“杀手锏”。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新闻自由思想的发展及其理论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西方传播史上有影响的几位思想家为线索,勾勒了西方新闻自由思想从自由主义论到社会责任论的发展轨迹,着重剖析了西方新闻自由思想演变中所包含的理论困境及其现实后果。  相似文献   

15.
一、北约侵略南斯拉夫的暴行,血淋淋地揭露了西方新闻自由的虚伪性 美国及一些西方国家,一贯标榜自己最讲新闻自由。可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违反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打着维护人权的旗号,狂轰滥炸南斯拉夫78天,用导弹摧毁南斯拉夫广播电视台,袭击中国驻南使馆,杀害中国和南新闻工作者,以及西方主流新闻媒体对此的主要报道,都极为有力地揭示了西方新闻自由的虚伪性。名曰新闻自由,实为新闻霸权,是为帝国主义推行世界霸权服务的。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以CNN、BBC为代表的西方媒体一直标榜自己"客观公正"和"新闻自由",并经常指责中国媒体没有"新闻自由",新闻信息缺乏客观和公正。然而,最近一些西方媒体对拉萨"3·14"事件和北京奥运的不实报道,引起中国公众对西方媒体客观性的强烈质疑,  相似文献   

17.
新闻自由及新闻自由的相对性1.新闻自由的内涵新闻自由是公民民主权利的一种,是宪法所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体现和运用。具体地说,新闻自由是新闻传播领域内实施的言论自由与出版自由,包括新闻采访自由、传递自由、报道自由、收受自由,报纸的出版自由,广播、电视的传播自由,发表评论的自由以及开展批评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阎昭 《新闻世界》2014,(8):226-227
新闻自由思想对于中国来说是不折不扣的舶来品,它发端于十九世纪上半叶传教士报刊活动的兴起,这些报刊最早将西方新闻自由的大致情况进行了介绍,虽传播范围不广,影响力不大,却引起了敏锐开明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注意。虽然他们对新闻自由的理解多停留在工具理性层面,并未在价值理性层面进行系统研究,但他们也完成了学习、介绍西方新闻自由思想这一历史使命,为中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推动民族和社会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当CNN记者卡弗蒂歪曲西藏拉萨"3·14"暴力犯罪事件、恶意污蔑中国人是"暴民与匪徒"时,西方某些人士却认为,这是履行新闻自由的正当行为。在今天,新闻自由传统受到卡弗蒂们的蔑视,被他们用来践踏他国人权、破坏他国主  相似文献   

20.
记者采访往往会出现这么几种情况;一是觉得什么都新鲜,什么都想采写,抓到一大堆材料后,又不知道应当报道什么;二是认为什么都一般化,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值得报道;三是依赖领导.领导出什么题目,就去采写什么稿子;四是跟着请柬走.你请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采访,你要求报道什么,我就报道什么。这几种情况的共同特点,就是完全推动了记者在采访中的主体地位。究其原因,就是记者缺乏一种特有的职业嗅觉,职业敏感。发现不了什么是有价值的新闻事实。这里所说的职业嗅觉,职业敏感,就是记者的新闻敏感。  所谓新闻敏感,是指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