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正《她是我的朋友》这篇课文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以阮恒的话为题,点明主旨;二是写了阮恒献血救同伴的过程,表现了他对朋友的真挚情谊及纯  相似文献   

2.
前些日子,在一次公开教研课上,一位教师教学《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六年制第八册)出现了以下片段。师:同学们,请用笔画出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句子,仔细阅读后,谈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在书上画句子,一会儿学生陆续举手了)生1:阮恒为了挽救朋友的生命而献血,我很佩服他。生2:阮恒关心别人,自觉地为朋友献血,很了不起。生3:阮恒献血时虽然害怕了,但他比我强。我感冒打针时都哭得很厉害。学生说到这里,按理说,应给予肯定,但老师没有这样做,而是继续以期待的目光在同学们中间边搜寻边问:“其他同学还有吗?”这时,一个同学(生4)慢慢地举起了手:阮恒…  相似文献   

3.
《她是我的朋友》是人教版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表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4.
《她是我的朋友》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战争时期,一位孤儿院的小姑娘被炸伤亟须输血,在误以为输血救人会献出自己生命的情况下,阮恒仍然决定给小姑娘献血。课文对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真切再现了他献血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可敬可爱的小男子汉形象。读后,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久久弥漫在我们心头,令人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5.
<她是我的朋友>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战争时期,一位孤儿院的小姑娘被炸伤亟须输血,在误以为输血救人会献出自己生命的情况下,阮恒仍然决定给小姑娘献血.课文对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进行了细致描写,真切再现了他献血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也生动地展现了一个可敬可爱的小男子汉形象.读后,朋友之间的真挚情谊久久弥漫在我们心头,令人感动不已.  相似文献   

6.
《她是我的朋友》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含蓄、隽永的佳作。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因此,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为了较好地突破重点、难点,在本课的教学环节上,我做了深人研究、细致打磨。  相似文献   

7.
[课例] 《她是我的朋友》(人教版)教学片断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阮恒献血过程内容后,设计以下教学环节: 师:此时,如果你是在场的医生或阮恒的同伴,你会对阮恒说什么?(引导看图)出示句式:阮恒,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 生:你是个坚强、勇敢的小男孩,我真佩服你。 生:勇敢的小男孩,你不会死的,适量的输血反而对身体  相似文献   

8.
《她是我的朋友》讲述了一个感人至深的真情故事。通过对小主人公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生动描述,表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甚至是牺牲自己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9.
[教材简析及教法提示]: 新选课文《她是我的朋友》讲述了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在一所孤儿院里,一个叫阮恒的小男孩,为了挽求同伴垂危的生命,献出了自己的鲜血。全文共有14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概述:“我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接着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三层具体写了那件事。故事中最打动人的是,阮恒在对献血发生了误会,以为是要把他“所有的血”都献给那个小姑娘,自己“就要死去”的情况下,还能“颤抖地举起手”来;在献血的过程中,尽管他“哭泣”、“痛苦”,却丝毫没有动摇过,而是一  相似文献   

10.
《她是我的朋友》叙述了战争时期,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了重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  相似文献   

11.
师 :课文中写出阮恒两次摇头 ,这两次摇头有没有不同的地方?他是在什么情况下摇头的?生 :这两次摇头没有不同的地方。第一次是当他用手捂住脸时 ,医生问他疼吗 ,他摇摇头。第二次是他再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时 ,医生问他是不是针刺疼了他 ,他又摇摇头。师 :同学们都打过针 ,打针疼吗?可阮恒为什么摇头说不疼?生 :打针很疼。阮恒想 :如果我说疼 ,医生就会停止抽血。这样就救不了小姑娘。为了朋友 ,他才摇头说不疼。师 :这两次摇头说明阮恒是心甘情愿为朋友献血的。师 :找出文中描写阮恒哭的句子 ,用“”标明 ,划出表示哭的词语 ,用“ …  相似文献   

12.
笔者日前参加了一个"怎样把握小学语文教材里的德育因素"的研讨会。在谈到小学三年级课文《她是我的朋友》时,许多教师认为:主人公阮恒知道"会让他把所有的血都给那个小姑娘",而且知道"自己就要死了",尽管献血的过程有些矛盾、害怕和犹豫,但始终没有终止这一义举。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认为小姑娘“是我的朋友”。这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一种无私奉献的大义,一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情怀!  相似文献   

13.
《她是我的朋友》(第八册)一课第二段中,具体描写了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充分展示了孤儿阮恒为了能让朋友活下去,自己强忍痛苦,毅然选择去死的感人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忠于友谊、舍己救人的可敬可爱的少年形象。  相似文献   

14.
教材版本人教版三下第五单元教学重、难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她是我的朋友》(第八册)一课第二段中,具体描写了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充分展示了孤儿阮恒为了能让朋友活下去,自己强忍痛苦,毅然选择去死的感人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个忠于友谊、舍己救人的可敬可爱的少年形象。  相似文献   

16.
《她是我的朋友》这篇精读课文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鲜血。这篇文章感情真挚,语言生动,对人物献血时的神情、动作做了细致传神的描述,表现了阮恒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读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本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与文本对话,抓住关键语句,反复品读感悟,走进人物内心,体会人物情感,受到熏陶和感染。  相似文献   

17.
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感受阮恒身上所体现出的真诚的友谊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18.
预习抓住重点讲读突破难点﹃九义﹄六年制小语第八册第课︽她是我的朋友︾教例评析广西中师教育研究会史思之教例】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句子,了解阮恒复杂的心情,学习他无私奉献的品格。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迫...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及“迫在眉睫”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的动作、表情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3.感受阮恒的美好心灵和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相似文献   

20.
前几天参加了全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一位老师执教了人教版四年级的《她是我的朋友》一课。这篇精读课文描写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孩子阮恒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误认为献了血就会死去,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教学进行到阮恒为朋友献血正犹豫不决时,教师问:如果是你们,会怎么办呢?大多数同学都毫不犹豫地回答愿意为同伴献血。可是却有一位男同学站起来说:“我不会给她献血,如果我死了多可惜呀,妈妈会多伤心啊!”老师在课堂上没做任何评价,就让他坐下了。下课后与其他教研员谈起此事,有位教研员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