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培训》2008,(9):22-22
福建省福州市劳劝和社会保障局要求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在开展农民工培训就业工作中做到“五项规范”。一是进一步规范培训内容,切实提高转移培训工作质量。要求各地尤其是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在开展今年的农民工培训工作中,把转移培训作为农民工技能培训的重点来抓,  相似文献   

2.
发挥高职院校优势积极推进农民工培训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对城乡需要就业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了更好地贯彻全国职教会精神,促进农民工培训工程的实施,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自身的优势,让高职院校参与到农民工培训之中,使之成为农民工培训的基地。  相似文献   

3.
山东省高密市积极探索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建立了"政府促进、社会参与、培训与就业互动"的农民工就业培训工作长效机制,加快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有效地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就业和稳定就业。一是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市场化运作农民工培训工作。采用招投标方式,市场化运作就业培训工作,完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培训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高等职业院校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农民工培训,帮助农民工实现就业及身份转移。这既是高职院校的义务所在,也是实现自身价值,提升其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工作的一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质量,提升农民参与积极性,完成广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已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为了规范和健全培训市场,保证培训质量,如何发挥高职院校优质教学资源优势,在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6.
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农民工就业培训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也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农民工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培训供需均衡的角度出发,在高职院校的平台上构建科学实用的培训体系:精炼培训内容,活用培训方法,优化培训方式,提升培训质量.  相似文献   

7.
焦峰  刘兆熙 《成人教育》2009,29(3):37-39
开展农民工岗位群培训可以加强农民工转移就业能力,适应产业发展变化的要求。在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的高度重视下,以及农民工自身的教育诉求日益加强的条件下,高职院校应该担负起责任,创造性地实施农民工岗位群培训。  相似文献   

8.
发挥职院优势 创新农民工培训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职业院校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的优势 1、专业优势。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变化,目前职业院校开设的专业少则八九个,多则十几个、几十个,各类学校都有自己的专业特点,符合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培训需要。职业院校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有效服务“三农”,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9.
做好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已成为办好高职院校的一个十分关键的要素。近几年来,合肥工业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下,面对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抓早抓实毕业生就业工作,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逐年提高,2004年高职理工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学生的就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本文结合实际,对新形势下做好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做一粗浅的探讨。一、做好新形势下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高职院校的生命线众所周知,学生是一所学校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近几年高校之间的生源大战越演越烈,当然这其中是一部分著…  相似文献   

10.
在新时期下,加强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并提高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于这一现象,本文通过研究农民工目前的就业现状和就业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促进农民工技能培训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职业倦怠作为教师面临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应站在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针对教师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职前教育阶段”通过培养对教师职业特性的认识,增强他们面对压力的心理素质;通过提供入职培训,使进入“引导阶段”的新教师适应并胜任学校教学工作;通过鼓励教师参加各类科研、教研活动及对其生活、待遇等方面提供关心和支持,使进入“稳定和停滞阶段”的教师增强职业效能感,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当面对处于“生涯低落和退出阶段”的教师时,应更多地给予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This is the first of two linked papers which explore the implications for professional learning of the ethnic and cultural diversity which marks contemporary developed societies. The first paper considers the responsibilities brought to professionals by multicultural contexts for their practice and reviews educational provision in relation to these responsibilities for one group, namely the police. The two papers are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the contribution of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ace Relations Policy of Metropolitan Toronto Police. This initiative brings lessons for any organization or professional group.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Race Relations Policy and sets its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new models of policing currently being created and the legislative framework surrounding the initiative.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implications for professional learning of policy development of this kind, and examines the extent to which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rogrammes respond to issues relating to visible minorities. The paper reviews issues in training and education in police services and summarizes recent approaches to police education and training. Using the foregoing analysis as a base, the paper then focuses on race relation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police services, reviewing different approaches and the successes (or problems) which their proponents (or critics) have claimed for them. This examination, drawing on material from both the UK and Canada, concludes that a focus on the training of individual officers produces only limited effects. Change of the kind nee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etropolitan Toronto Police Services’ Race Relations Policy, and for their creation of a new model of policing, draws on organizational measures to change institutional life radically. Such an ambitious project is supported by novel forms of learning, undertaken outside the classroom. These will be the subject of the second paper.  相似文献   

13.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英语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全国八省265名中学英语教师问卷调查和30名教师访谈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学英语教师的性别、年龄、教龄、培训经历、培训期望、对新课改的认识等情况。指出各级师资培训机构应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际,搞好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工作;教师所在学校应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从资金、教研等方面制定有力措施,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师自身应明确专业发展目标,制定近期、中期、远期计划并付诸实施。  相似文献   

14.
由于经济收入较低、社会地位不高、职业声望低下、职业压力、心理倦怠等因素,导致农村教师生存状态窘迫,从而影响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低下的教师专业水平,缺乏应有的专业地位和专业权力,则进一步加剧职业压力,恶化着农村教师的生存状态。鉴于此,调整教师政策,减少教师职业压力,加强教师培训,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改变农村教师生存窘境的重要举措。但是,确立"给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以生命关怀"的理念,帮助他们立足于自身的生命成长而提升专业水平,拓展生命的空间,是从根本上解决其生存困境的实践诉求。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新教师入职教育模式的弊端,影响和制约着新教师的专业成长。针对不同阶段的特征和需求,新教师入职教育应当采用分阶段、连续性、发展性的方式和策略,通过带教式校本培训、科研式校本培训和理论专题讲座式集中培训等方式,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可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餐饮企业厨工是饭店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的主力军,但他们受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数少,时间短,严重地影响了餐饮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影响了职业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餐饮企业和职业培训机构应采取相应措施,解决在职厨工职业教育问题,促进经济与人才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贯彻《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研究新时期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培养的问题,研究者对大连沙河口区幼儿园开展了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问卷调查,以获知区域一线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剖析其发展优势与不足,挖掘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探讨适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师的质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教师教育发展方面存在的差距十分明显。近年来,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国在教师教育改革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新进展:制定教师教育改革新政策,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注重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三阶段培养一体化。比较和分析三国教师教育改革的新进展,有助于我们学习和借鉴三国的教育新理念和改革措施,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9.
从专题到现场:相互衔接与呼应的培训方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职培训与教研方式直接影响着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专题培训与现场研修相互衔接与呼应的在职培训方式,是在吸纳近20多年来有影响的培训方式的成功经验并弥补其局限性的基础上,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形成。在专题培训中,教师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体验,获得对新理念和新策略的真正理解和感悟;再进入教育现场进行实际运用和创造性的使用,并伴随着现场研修;实践中的问题又将成为专题培训的内容。这是一个循环延续、不断螺旋上升的研训一体化的培训过程,一种理念与行为不断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有效地促进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由于受经济因素、观念因素、管理因素的影响,导致专业发展滞后。探索新课程背景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对策,(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奠定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2)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物质保障;(3)改变教师在职培训方式,切实保证职后专业教育的实效;(4)引导教师做反思型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