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考原题月光饼琦君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 当中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  相似文献   

2.
月光饼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却不多,  相似文献   

3.
一、选题(一)2005年沈阳市(课改实验区)中考阅读题。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6 ̄21题。(20分)月光饼琦君①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  相似文献   

4.
月光饼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脆。月光饼面积虽大,分量并不多,所以一个人可以吃一个,我总是首先抢到大半个,坐在门槛上慢慢儿的掰开嚼。家里亲友们送来的月光饼很多,每个上面都有一张五彩画纸,印的是“嫦娥奔月”、“刘备招亲”、“西施拜月”等图画,旁边还印有说明。我把这些五彩画纸…  相似文献   

5.
月光饼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供过月亮以后,拿下来在平底锅里一烤,掰开来吃,真是又香又  相似文献   

6.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月光饼 琦君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盟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当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  相似文献   

7.
我的家乡在福建,那里的小吃很丰富,有鱼丸、芋泥、光饼……数不胜数.我就来介绍一下光饼吧. 光饼又称"征东饼",其来历有段掌故.明嘉靖四十二年,戚继光率军追歼倭寇,不想连日阴雨,军中不能举灶,戚继光便命烤制一种最简单的小饼,用麻绳串起挂在将士身上充当干粮,大大方便了作战.后来,这种小饼流人民间,不但大家食用,而且还成为祭祀神灵祖先必备的供品.因为是戚继光发明的,所以这种饼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光饼".  相似文献   

8.
阅读题精解     
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问题.(选自沈阳市2005年课改区中考语文试卷)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9.
阅读题精解     
张健 《初中生》2007,(1):38-41
例: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问题。(选自沈阳市2005年课改区中考语文试卷) 月光饼也许是我故乡特有的一种月饼。每到中秋,家家户户及商店,都用红丝带穿了一个比脸盆还大的月光饼,挂在屋檐下,廊前摆上糖果,点起香烛,和天空的一轮明月相映成趣。月光饼做得很薄,正中央上一层稀少的红糖,面上撒着密密的芝麻。  相似文献   

10.
家乡的习俗     
吴宇辰 《小火炬》2011,(12):22-23
我的家乡在福清。那儿山清水秀,人们生活美满。而家乡的习俗和小吃更是让人大开眼界、赞不绝口:清明节吃光饼、冬至吃番薯丸、春节吃海蛎饼……其中我最喜欢的当属春节时吃的海蛎饼了。海蛎饼由面粉、海蛎、胡萝卜丝、瘦肉、紫菜做成。入  相似文献   

11.
《红领巾》2008,(2):33-34
公历一年有12个月,但不少人并不知道12个月的英语名称的来历。公历起源于古罗马历法。最初古罗马历法只有10个月,后来增加了2个月,放在一年的年初,一年就变成12个月了。  相似文献   

12.
【片断一】师:年、月、日是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你都知道哪些年、月、日的知识?(学生自由汇报)师:刚才有同学说一年有12个月,我们看看是不是这样。请同学们任选一张年历,快速地数一数,一年有多少个月。师:看来,一年确实有12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呢?请同学们一边观察年历,一边在探索记录卡上把每个月的天数写下来。完成后,把你们小组的探  相似文献   

13.
一轮皓月,吐辉播明。月落月出,月盈月亏,留给人们无限遐想,寄托人们无限情思。历代文人墨客更是对月吟诵不已,写下了浩如烟海的咏月诗篇,让后人  相似文献   

14.
月亮是多情的,语言也是多情的,那么我们的课堂也须是多情的课堂。就做一个耐心的导游和热情的同伴,和孩子们一起穿越历史时空的隧道,一起品味月的悲喜哀乐,一同探索月的奥妙……让浓浓的情感如月升起,让美丽的语言如花绽放。情感课堂,让浓浓的情思与语言同构共生,必然美丽如月,快乐如月,生动如月。  相似文献   

15.
三个月亮     
我有三个月亮 一个在空中 一个在水里认一个在枕上一个缺一个圆一个方 缺在天涯 圆在故乡 方从梦中走来 安抚我的创伤 工986年4月一2日作。选自《当代台湾诗苹),湖南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世上本只有一轮月,诗人为何说有三轮月,显然,它囊括进了诗人眼中的、心里的月。 缺在天涯的月,是实在之月,是诗人最想望又最怕望之月。圆在故乡的月和言在枕边的月,是虚设之月,其实,又是最真实之月。理想之月和现实之月,互相碰撞,产生了变形变态之方月。它是诗人情深意切地思乡时,误把方形的枕头幻化而成的月亮。“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方月。只有待到方圆…  相似文献   

16.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某职校生小余进入职校学习,入学第6天即从学校所在地远赴东莞"顶岗实习",在一家电子厂流水线上一干就是7个月。第一个月拿了100元,第二、三个月各150元,第四个月200元,第五个月180元,第六个月330元,最后一个月200元,7个月总共收入1310元。那段时间,年仅17岁的她自称"学生工"。一周前,她和其他68名"学生工"一起委托律师,为那段"不明不白"的"顶岗实习"讨公道。类似小余的实习经历已屡见不鲜,常  相似文献   

17.
千里素光     
当初,究竟是谁在一抬头间看懂了月的思念,才会将一腔柔情倾吐。让明月传递;当初,又会是谁在一低眉间明了了月的温情,像千里外伊人展颜一笑的温柔。从那一刻起。思念伴月飞行。千里外,素光同。  相似文献   

18.
分析“月”的形态、光色、时空等意象特征,阐明古典诗文中“月”这一意象的多边性。人们的悲欢离合之感,生命苦短之叹,冷漠孤寂之情都借“月”这一意象出现于文本中,使得“月”这一意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极高。理解了月的意象的丰富性,以及它在特定语境中意象的具体性,对我们学习或鉴赏一些古典诗文也许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9.
六月的鲜花     
走进六月,六月是多么美好;六月的鲜花,争奇斗俏;六月的阳光,分外妖娆;六月的街道,洒满了绿荫;六月的节日,溢满了欢笑;六月是一片绿叶,生长在岁月的怀抱;六月是一首歌谣,拍打着我们的心潮;六月是一  相似文献   

20.
    
永林陈 《新作文》2013,(4):42-43,45
那年夏天,月婶的儿子出事了。她儿子在鄱湖畔玩,见到一条漂浮在湖面上的鱼,便捡来一根树枝拨。树枝差一点儿就够着了鱼。他的身子尽力往前倾,身体就失去平衡,"扑通"一声,月婶的儿子掉进湖里了。月婶的儿子在湖里乱扑腾,还喊:"救命——,救命——"一喊救命,水就往他嘴里灌,呛得他再喊不出声。月婶喊儿子吃晚饭时,儿子的尸体已浮在湖面上了。月婶的腿一软,晕倒在湖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