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梁成 《教育》2022,(3):12-13
南通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品,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它的图案融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它的色彩、取材、构图代代相传,反映了普通百姓的精神需求.从布的形成,到染料的形成,到蓝印花布的制作过程,再到蓝印花布的图案,无不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中华文化的风土人情.将蓝印花布资源...  相似文献   

2.
蓝印花布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印染工艺品,其艺术趣味是现代印染难以达到的.本文从安溪民间蓝印花布的历史基源展开,结合图案表现和艺术特色、民俗表现价值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加深对安溪民间蓝印花布艺术价值的认识,探究其风格的本质意义.  相似文献   

3.
蓝印花布,具有悠久的历史及极高的审美价值,是自宋朝以来广泛流传于民间的一种印染艺术形式。颜色多以蓝白相间为主,图案多为花草动物等吉祥形式,如莲花及鱼代表连年有鱼,鹿代表富贵,蝙蝠代表福等。制作方法如下。一、制作原理蓝印花布的制作是利用防染印花的原  相似文献   

4.
南通传统蓝印花布曾在人们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反映着民众的朴素美和含蓄美。传统蓝印花布的色彩创新应运用现代技术精确控制多种染成色以丰富蓝印花布的色相:进一步发展深浅复色套印技术和防染技术以丰富蓝印色阶灰度变化;以靛青为主,结合其他植物染料丰富蓝印多重配色。这样才能使南通传统蓝印花布的色彩艺术更具时代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湘西人民把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溶入到蓝印花布图案中,赋予其独特的审美特色。通过从图像学的角度对凤凰印染大师刘大炮部分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并详细介绍了他制作工艺的特点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6.
顾野烽 《成才之路》2014,(16):72-73
南通的蓝印花布是劳动人民智慧和辛劳的结晶,它有着清新朴素的蓝白两色,有着传统吉祥寓意的图案构成,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蓝印花布的这一传统。在体育、艺术2+1背景下,如何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学好蓝印花布相关知识,是美术老师必须研究的课题。初中段“蓝印花布”美术乡土课程的学法研究,应该是全方位的研究,研究现状,研究可行性,研究教材设计,研究学生个性特点,研究替代材料等。要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学好知识,让教师在教与学中不断去发现,去更好地培养人才。  相似文献   

7.
阳春三月的一天,我走进了南通蓝印花布馆,不禁被眼前的情景吸引住了:在透明的玻璃墙后挂着八十多种各式各样的蓝印花布。有的蓝中缀白,有的纹理粗犷,有的娟秀细腻,尽显出独特的风韵、超然的构想……呵!家乡的民间艺术真是博大精深。掀开蓝色的门帘,这间古色古香的屋子里全都是蓝印花布的饰品。墙壁上挂着许多蓝印花布壁挂,精致、小巧,表现出南通人民聪慧勤劳的品质。屋里摆放的蓝印花布雨伞,非常雅致,给屋子添了几分生气。墙边的衣架上挂着一件件蓝印花布衣裳,厚厚的白土布,印着线条拙朴的蓝色图案,使我感到是那样的清新、自…  相似文献   

8.
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印染工艺品中的瑰宝,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南通花布是中国蓝印花布的主要代表,南通蓝印花布运用天然植物染料呈现出蓝白二色,花布上的纹样无不有着吉祥之意,被广泛的制成各种生活必需品与南通人朝夕相伴。本文以南通蓝印花布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南通蓝印花布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以南通蓝印花布的色彩纹样特征为切入口,从家居产品设计、家居服装设计两个方面剖析南通蓝印花布当前发展遇到的瓶颈,探索南通蓝印花布元素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让传统工艺南通蓝印花布通过创新性设计融入现代家居产品,使其在当代社会中能有效得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蓝印花布的传统题材、自身特质、工艺创新、国际市场等方面,对蓝印花布的艺术魅力与发展前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得出了以下结论:在新的时代潮流下,蓝印花布充分发扬其长期积淀下来的艺术成就,加以现代文明的洗礼,使之成为举世瞩目的艺术奇葩。  相似文献   

10.
南通蓝印花布是我国古老的手工印染纺织品之一,其淡雅不俗、蓝白相交的艺术形式透露出浓浓的文化底蕴。文章通过对南通蓝印花布纹样形式、纹样造型、题材、寓意和创新等方面的论述,分析了南通蓝印花布所独具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青花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其发展大多局限于陶瓷领域。本文试图从符号学的角度,重新审视青花瓷,赋予其新的理念,将青花瓷转化为"青花瓷"视觉符号,并创造性地运用到设计中,展现"青花瓷"元素的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2.
浅析明末清初福建漳州窑青花瓷异军突起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朝万历年间,漳州窑青花瓷在远离江西景德镇异军突起,究其因有四点.第一,漳州地区便捷的交通输纽和月港成为国际性的贸易港口.有利于漳州窑青花瓷的运输和出口贸易.第二,原有的技术力量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和江西景德镇人才与技术的引进,促进了漳州窑青花瓷的发展.第三,明朝政府开放海禁政策,青花瓷出口贸易从走私走向合法化.第四,国际市场对青花瓷的需求,导致漳州窑青花瓷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广东大埔发展“青花瓷”魅力空间的再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有许多不同特色的陶瓷产区,形形色色的陶瓷光环下他们有着各自的特色。探讨获得"中国青花瓷之乡"后的梅州大埔,提出其主打产品"青花瓷"的发展空间,应以"青花瓷"的优势,借"青花瓷"元素的时尚性,依托"世界客都"的文化品味,打造"青花瓷"系列品牌,进一步促进梅州陶瓷文化品牌产业化的发展,造就名副其实的具有活力和影响力的"中国青花瓷之乡"。  相似文献   

14.
We have fabricated high-efficient whit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WOLEDs) using two types of electron transport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electron mobility. The effect of the electron mobility on the device performance is discussed. In addition, to generate the desired white emission and high color rendering index, we perform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OLED, in which the functions of co-host of blue and green dopants on chromatic-stability a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find that the maximum color rendering index reaches as high as 91 at the voltage of 8 V.  相似文献   

15.
为了真实再现客家传统服饰形制,印证相关客家传统服饰文化特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从福建省客家百岁老人张秋香的日常着装特色入手,对其服装款式、色彩、图案和服饰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了其服装服饰的特点为服色崇蓝、独幅长裙、装饰性与舒适性兼具的绣花鞋;同时深入探讨了客家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即为以朴素为关、崇尚自然、传统民族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16.
湖北民间布贴艺术作为中国一种传统的艺术形态,也作为民间工艺美术中一朵美丽的奇葩,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乡土文化,传统的民间布贴艺术对现代服装的装饰语言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希望能够借用具有地域特色的湖北民间布贴艺术来为我们的服装艺术创作增砖添瓦、丰富现代的服装装饰语言,同时对于民间的乡土文化也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竹炭基功能型复合板材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竹炭为基料、热塑性白乳胶为粘接体、无纺布为增强和表面装饰材料,通过热压胶合制备竹炭复合板材。分析板材的性能指标,探讨板材制备影响因素,发现胶料含水率与板材成型难易相关,温度对力学强度影响小,双面覆无纺布能起到明显增强作用,施胶量对板材的力学、吸附性能和导电性能均有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湿含量,采用增强措施,调节胶含量,可以制备出集吸附和导电于一体的功能型复合板材。  相似文献   

18.
"青"是个表示颜色的词。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反映了植物生长过程中颜色的变化:白里透红、浅绿、深绿。同时,它又有自己的发展轨迹,顺着颜色的深浅继续发展,表示浅蓝、深蓝甚至黑色。因此它几乎能表示各种颜色。而在"白里透红"的意义上,更是引申出了不少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客家妇女服饰与青花瓷的装饰关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客家妇女服饰与青花瓷在装饰上有着共同的对装饰的装饰"部位"的精心布局,注重装饰纹样的线条美、吉祥意,色彩上又有着共性的追求蓝色调等装饰关联。开发蕴含青花瓷元素的又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客家妇女服饰,加强对外交往,促进精湛的艺术、文明的成果的共同传播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廖莎  姜航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3):85-86,107
服装材料是服装的载体,离开材料谈服装等于纸上谈兵。材质不但影响着设计的形式与结果,也是设计师手中强有力的工具和语言。它在不断的前进与变化中满足人们各异的要求,激发着设计师的创作灵感。它使设计师能在自由的天地中充分地演示关于服装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