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一太原市五一路小学在了解儿童、研究儿童工作方面做得很深入。在这基础上,他们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一般都做到从儿童实际出发研究问题,处理问题。现在已经取得了许多经验,并且总结出一些原则来了。把关心儿童、了解儿童提到了学校工作的第一位,是他们的特点。全体教师明白:这  相似文献   

2.
留守儿童是社会的产物,是一个弱势群体,面对他们,你了解多少,他们的生活现状和心理特点各是怎样?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样来关爱他们,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又该怎样做,才能让社会更和谐?  相似文献   

3.
2012年9月我参加了江苏省首届"引智培训班"的学习,澳大利亚的两位教授为我们介绍了她们国家的儿童学习课程框架,框架从五大原则、八大实践到五个学习目标进行阐述,通过这些阐述,我深刻感受到,他们对儿童"本体感"、"幸福感"的重视。他们相信:儿童有能力进行主动地参与式学习,而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幼儿的兴趣,追随幼儿的兴趣和不断赏识和激励孩子,使儿童成为成功的学习者和交流者,从而愿意与外部世界建立良好的联系。他们承认儿童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和对待儿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是更新幼儿教育思想,进行教育改革的重要条件。去年,我们在省内对620名公办和民办的幼儿教师做了一次不记名的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儿童观。根据调查结果,我们认为需要着重解决以下四个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5.
小学班级管理是一个艰苦细致而又复杂的系统工作,是一门教育管理的科学。实践证明,要搞好低年级班级管理,班主任教师必须具备童心、爱心、恒心,陶冶幼小心灵,融洽师生情感,使班级管理奏效。 低年级儿童年龄幼小,天真活泼,他们好动、好奇,接受力快,模仿力强。做为他们的组织者、领导者,首先必须具备童心,也就是要善于了解和掌握儿童的心理特征、爱好、兴趣、生活习惯等,想儿童之所想,乐儿童之所乐。所以,我讲课的语言尽量做到儿童化、通俗化;下课了同他们一起玩乐,讲故事,做游戏,把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不断推进的学前教育改革使学前教育工作的如下两个基本逻辑日渐明晰:儿童成长于具体的生活,他们能对生活进行自主选择,不同的具体生活成就了一个个鲜活的儿童,儿童的生活感受和经验证明儿童的发展;走近儿童,深入地了解儿童,是幼教工作读懂儿童,通过教育增进儿童幸福、促进儿童发展的基本前提。然而,很多迹象表明,在不少幼教工作的视线里,还缺乏一个个鲜活的儿童,他们在高喊“理解儿童”的口号时,往往忽略了这样一件最基本、最重要的事情——走近儿童,倾听儿童,了解儿童。  相似文献   

7.
徐志国 《家教世界》2014,(Z2):107-108
<正>儿童是谁?似乎我们每一位成人都能给出答案,答案当然也千差万别。当问到我们该如何看待儿童时,往往让我们这些自认为了解儿童的成人陷入沉思,无言以对!问题出在我们经常是看不见儿童的,我们不会去想他们所想,说他们所说,做他们所做……即便我们知道所有,我们愿意跟着吗?近年来,在很多场合总会饶有兴趣地和幼儿老师们闲聊:我们教师在儿童成长的途中扮演着什么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心理上关心这些学生,要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在班集体中建立留守儿童个人档案,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还要多和家长进行电话沟通,让他们及时掌握孩子的动向。总之,教师要多给留守儿童一些关心和爱护,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温暖。  相似文献   

9.
外来务工人员是城市飞速发展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忙碌在繁华的都市,辛酸和艰苦都掩盖在匆匆行色之中。看到城市角落里他们的身影,总会让人忍不住想起他们身后那个更让人牵挂的群体——留守儿童,想起这些孩子期望的眼神,想起这些孩子苦盼与父母团聚的心情。每一个平凡家庭的相聚与温情,对于留守儿童而言,都是难以实现的奢望,是不切实际的幻想。父母们承受着生活的重压,而这些留守儿童的身体和心灵,也在承受重重压力,特殊的经历让他们不得不提前面对人生的挑战。他们还好吗?过得怎么样?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就让我们走近他们,了解他们,关注他们吧……  相似文献   

10.
一至四年级 1、勤奋学习,注意听讲,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切作业。 2、努力劳动,参加自我服务性劳动,更多地了解劳动人民和他们的职业. 3、参加班级的有益活动、十月儿童小组的和少先队的活动。在学习和劳动中帮助同学。做一个诚实的学生。  相似文献   

11.
克里斯汀·夏洛等人在《儿童像科学家一样——儿童科学教育的建构主义方法》一书中指出:“儿童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努力建构着他们周围的世界。”艾利森·戈波尼克等人在《摇篮里的科学家》一书中这样写道:“科学家和儿童在一定程度上是有着共同的特点。新的研究表明,婴儿和幼儿比我们所认为的要知道和了解得多。他们会思考、得出结论、做出预言、寻找解释,甚至会做实验。”  相似文献   

12.
郭玉琴 《考试周刊》2013,(68):126-126
《品德与社会》课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家庭、学校、家乡(社区)、祖国、世界是他们生活的不同领域。而家乡(社区)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进行此领域课型的研究,可以引领学生在了解家乡、做家乡小主人的过程中,促进爱心、责任心及综合素养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儿童问题行为因其严重的危害性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教育中,教育者往往从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的角度来判断儿童的行为,习惯于做儿童行为是否符合规范的观察者和评判者,忽视了儿童问题行为背后的内在需要.从人本主义的角度看,儿童问题行为是儿童解决自身问题的行为,是一种追求爱的方式、对谴责的焦虑和对陪伴的渴望.要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就要倾听儿童内心的声音,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相似文献   

14.
儿童问题行为因其严重的危害性而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教育中,教育者往往从行为规范和教学要求的角度来判断儿童的行为,习惯于做儿童行为是否符合规范的观察者和评判者,忽视了儿童问题行为背后的内在需要.从人本主义的角度看,儿童问题行为是儿童解决自身问题的行为,是一种追求爱的方式、对谴责的焦虑和对陪伴的渴望.要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就要倾听儿童内心的声音,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引导他们积极向上.  相似文献   

15.
游戏是儿童在一种最好的自然状况下进行的学习。在游戏中,成人能了解孩子的兴趣和行动计划,发现需要帮助的儿童,观察他们的情绪需要,了解他们如何观察世界,如何对待自己和别人。以下的一系列提纲能帮助教师更好地观察和了解儿童的游戏,并给儿童游戏以有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一个学生写好文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一年级起就注意培养训练学生说话和写话的能力.说话是写话的基础.说话、写话又为以后的命题作文做准备.所以需要下一番功夫去训练培养说话、写话.我是先从了解儿童的语言规律入手的.我常常留心听儿童说话,学习儿童语言,使自己的教学合乎儿童的口味、兴趣;我也注意改正儿童说话中常犯的毛病,下功夫帮助他们把话说好.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可支持、合作、引导的前提条件是什么呢?就是教师要关注儿童、了解儿童。了解他们的想法、他们的需求、他们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这和瑞吉欧的教育理念——“走进儿童心灵”的儿童观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走访的方式对赤峰市星之路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教育的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主要对患儿的基本信息、家长的康复需求和教师的康复需求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本文的目的是全面了解星之路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的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为该机构设计和开发符合他们的三维虚拟训练场景做准备.  相似文献   

19.
儿童与梦想     
虽然我们每个成年人都曾有过自己的童年,有着一些关于那童年的回忆,但是那逝去的童年,犹如已旧属于另一个世界,使我们难以再度进入;那童年的面目与心灵,犹如已被蒙上层层的面纱,使我们难以再直接认清.然而,对幼儿进行教育就必须认识与理解儿童,必须去认识和理解儿童的心灵世界.对此,哲学家、人类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都已做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为我们提供了必要的了解儿童世界的知识.就连诗人和文学家,也在不断为我们揭示着儿童世界的秘密.有一句诗这样说:“我愿我能在我孩子自己的世界里,占一角清净地.”我们也有相同的期望,进入儿童的心灵世界,去认识和了解他们.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只有了解了他们的身心特点,理解了他们的行为方式,才能谅解他们的某些错误,才能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师范学生毕业后要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因此,让他们了解儿童,掌握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是非常必要的。而中师生物学教材中“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一节,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学生掌握有一定困难。笔者通过挖掘教材,应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具体做法。1利用数轴全面了解突出重点人的一生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发育直到生命终结。我把这一历程表示在数轴上,上课时边讲边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