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常说的体态语言一般包括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手势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除了与学生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互动外,体态语言的恰当运用,也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有声语言教学所不及的。本文从"眼神的妙用、面部表情的妙用、手势语的妙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2.
我们常说的体态语言一般包括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手势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除了与学生进行正常的语言交流互动外,体态语言的恰当运用,也往往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有声语言教学所不及的。本文从“眼神的妙用、面部表情的妙用、手势语的妙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相关论述。  相似文献   

3.
人们彼此之间传递信息,除了靠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还可以借助于人们的面部表情、体态动作。这种通过人们面部、体态的变化和动作来表达情感的无声的非语言信号叫做人的体态语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之间交流的总效果,有55%来自表情。而在以传递授课信息和情感信息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体态语言的使用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彭素芬 《教师》2010,(15):13-13
体态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有声语言外的目光、表情、手势及身体各部位的姿态动作、服饰等方式传递信息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美国心理学家艾伯尔·梅拉别恩曾通过无数次实验得出:课堂信息传递的总效果=7%的语言+38%的语调语速+55%的表情动作。因此,我们不可忽视体态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除运用语言进行讲解授课外,还应运用另一种无声语言——体态语言。社会学家把能够传递信息和情感的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体态,称为“体态语言”。体育教师的体态语言在体育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无不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和情感。  相似文献   

6.
游秀清 《辽宁教育》2012,(16):27-28
语言按其是否发出声音,分成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但大部分教师只注重锤炼自己的有声语言,而忽视了无声语言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体态语言是无声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体态语言是指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无声语言,它包括表情语言、手势语言和肢体语言、服饰语言、时空语言等。现代研究发现:情感表现7%来自文字,38%来自有声语言,55%来自动作和面部表情。而动作和面部表情就属于体态语言。可见体态语言在我  相似文献   

7.
浅论教师的体态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家常说,戏剧是一门艺术。我认为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而且是一门颇有学问的艺术,演员表演和教员讲课有某些相同之处,如演员表演要通过自己的语言、神态和动作来表达某些意思,以感染观众,同样,教师讲课要运用课堂语言传递信息,以期达到教育学生、传授知识的目的。教师的课堂语言除了口头语言和板书语言外,还有体态语言。所谓体态语言是借助于目光、面部表情、手势、举止等手段来表达感情、传递信息的一种沟通工具,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教学目的,而有意作出的表情、动作和姿势等的总和,也有人称之为身体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会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作用,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应当注重研究和掌握体态语言的艺术。本文探讨的体态语言艺术包括表情语言的艺术,手势语言的艺术和身姿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8.
体态语言是通过人体的动作,表情,来表达含义的符号或代码系列,是言语行为以外的用以传递信息的无声表达形式,通常用眼神、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距离、服饰等非言语形  相似文献   

9.
身体语言又称"体态语言",是指除有声语言外的眼神、表情、手势及身体各个部位的姿态动作,包括非语言性的身体信号,包括目光和面部表情,身体运动和触摸,身体姿态和外表,身体之间的空间距离等[1]。  相似文献   

10.
卢友燕 《中国教师》2014,(20):55-56
<正>体态语言是指教师运用肢体动作和面部表情向学生传达信息的一种方式,它对口头语言有补充说明的作用。从感官上而言,体态语言是教师的思维活动在动作上的体现,不仅丰富了信息传达的途径,也强化了学生的视觉体验,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从信息的接收过程来看,体态语言从以声音输入转化为以动作表情的感知输入,具有反馈信息的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曾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体育作为一门以身  相似文献   

11.
体态语言是一种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教学艺术,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美同一位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人们的信息量7%来自文字,38%来自语气.55%来自动作和面部表情。由此可见体态语言在传递信息中的重要作用。恰当优美的手势,有亲和力的面部表情,可以协助有声语言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适当的课堂情境,有些甚至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终生不能磨灭的印象。有人说知识好比种子,教师的亲切态度好比阳光,学生愉快的心情好比土壤,只有在阳光的哺育下,知识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人们对语言的学习十分重视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而对于体态语言交流的手段则不太重视。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非口头语言来传递的。可见,体态语在英语教学和实际交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一、体态语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体态语言是通过手势、表情、眼神、动作姿态、外表修饰等非语言行为来传情达  相似文献   

13.
我们都知道教学语言可分为口头和体态语言两类.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我们大多只重视口头语言的设计和发挥,而体态语言往往比较随意,其实我们可以从优雅的服装、丰富的表情、大方的姿态等方面去追求体态语言的艺术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口头、体态语言结合的1+1>2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非语言行为是指教师的动作、表情、体态等肢体语言。教师规范的动作、生动形象的手势、丰富的表情、潇洒挺拔的体态,不仅有助于教学信息的表达,而且有益于思想作风的培养。教师适当地  相似文献   

15.
徐建新 《考试周刊》2010,(52):184-184
所谓体态语言,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感情、表示态度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而构成的非语言的特定身体姿态,是语言的一种。  相似文献   

16.
教师的非语言行为是指教师的动作、表情、体态等肢体语言.教师规范的动作、生动形象的手势、丰富的表情、潇洒挺拔的体态,不仅有助于教学信息的表达,而且有益于思想作风的培养.教师适当地运用非语言手段,常常可以收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冯富林 《甘肃教育》2010,(17):26-26
一、关于体态语言 语文教师在运用有声语言进行教学的同时,也会用自己的表情、手势和姿态来补充教学,这些表情、手势就是教师在教学时的体态语言。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它分为书面语言、口头语言和体态语言。体态语言是一种以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势等传递信息的一种非语言交流。当代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多种方式并列进行的。教师在授课中伴随有声语言的比比划划、眼神表情、音容笑貌等,就是体态语言的具体体现。笔者欲从以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它分为书面语言(thewrittenlanguage),口头语言(thespokenlanguage)和体态语言(thebodylanguage)。所谓体态语言是一种以人的面部表情、手势动作、身体姿势等来传递信息的一种非语言交流,在当代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多重方式并列进行的。教师在授课中伴随有声语言的比比划划,眼神表情、音容笑貌等动作,就是体态语言的具体体现。师生彼此之间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手势,面部的每一种表情和身体的某种态势都可以传情达意。这种教师在授课时伴随的各种姿势和丰富多变的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交流的运用在整个英语教与…  相似文献   

20.
体态语言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具有直观性、可靠性和"言简意赅"的表现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表情语、头势语、手势语等体态语言进行即时评价,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