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基本要求的总体看法。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2.
一、科学发展观对高校办学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 ,推进改革和发展。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理解和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把握三个要点 :一 ,以人为本是核心 ;二 ,促…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是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是一种全新的科学发展观.究竟什么样的发展观才是科学的呢,抑或说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呢?为了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很有必要从哲学的高度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4.
用科学教育发展观指导地方高校特色办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方高校特色办学定位的指导思想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地方高校特色办学定位的根本指导思想。科学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体现,是关于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与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有什么样的特色定位。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5.
统一思想,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全面理解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进一步明确了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要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6.
郭林 《新高考》2004,(6):50-52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
温家宝总理指出:“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的重大影响。”这说明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对现行的高校后勤事业健康发展也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影响。通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武装全体党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中,是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保障。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高校党组织和党员能否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先进性,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命运。因此,高校党组织必须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出发,高度重…  相似文献   

9.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全省教育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升华,是全面贯彻和推进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并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我们要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省教育科研工作,并使之贯穿于教育科研工作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发展观是从哲学角度对于发展的诠释,是人们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以及相应的发展战略,从而也就会对社会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和决定性的影响。国际上关于发展问题的研究兴起  相似文献   

11.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各个领域.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具有创新意义的、科学的发展观,是对邓小平同志"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策略和发展目标。作为学校,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贯彻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方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以人为本,这个“人”就是教师和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均衡发展,促进每一个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要关注教师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是要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树立科学教育发展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科学教育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体现,是关于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与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有什么样的教育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教育的发展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展观是我们认识世界、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社会实践产生重大影响。纵观二百多年来红学研究所走过的曲折道路,我认为红学研究也应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红学,既然是一门社会科学,就必须在发展中  相似文献   

15.
发展观来源于发展的实践,并随着发展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为了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对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艰辛探索,形成了由"一"到"多"、由"点"到"面",内涵不断丰富的发展观。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以实现"工业化"为目标的发展观,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发展观,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发展观,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四个建设"协调发展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校长,要办好学校,就要认真学习和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内涵,结合学校的实际,推进优质基础教育的建设与发展。一、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学校前进的同时,学生成长进步,教师成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 ,也为当今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发展铺垫了坚实的基石 ,尤其是我国古代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浑然一体 ,构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古代政治哲学体系。考察分析和精心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渊源 ,力求做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 ,对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 ,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一、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要素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有什么样的发展观 ,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 ,就会对发展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一个重大创新和突破,就是提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贯彻“五个统筹”,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新的发展观,体现了中央对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和科学把握,体现了在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上的不断探索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新成果,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教育战线把学习贯彻活动引向深入,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教育发展观,深化对科学教育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深刻内涵、基本要求和指导意义的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做到统筹兼顾,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教育发展观是关系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不仅包括要发展教育,而且包括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述了人们对发展概念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有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发展道路。能否树立以及如何贯彻科学的发展观,事关高等学校的兴衰。在当前高等学校规模快速膨胀的情况下,我们更应当以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理性思考,调整发展战略,提高领导水平和能力,强化高校的内涵发展,走协调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