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于中国古代是否有“报纸”这一文献类型,学术界历来说法不一。史学界基本上持否定态度。而报学界则认为“邸报”就是我国古代的报纸,它又名“邸抄”、“条报”、“杂报”、“朝报”、“状报”、“录报”、“塘报”、“驿报”等等,道光以后称为“京报”,因而“一部中国古代报纸史基本上就是一部邸报史。对“邸报”产生的时间,报学界有的人认为产生于先秦或两汉,有的人认为产生于唐代,目前后一种说法占上风。如梁家禄在《中国新闻业史》中称:“最早的报纸是距今一千二百余年出版的《开元杂报》”;郑如斯和萧东发在《中国书史》中也称:“‘邸报’  相似文献   

2.
《开元杂报》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人孙樵《读开元杂报》一文被新闻史学界认为是有关中国古代报纸的最早记载,因此《开元杂报》也就由此成为中国最早的古代报纸,中国古代报纸的历史上限也因此上溯到唐玄宗开元年间,即公元713—741年。但笔者不揣浅陋,认为《读开元杂报》一文不是信史,而是文学体类,历史上是否有《开元杂报》尚在不可知之数。 《读开元杂报》见孙樵所著的《经纬集》一书,全文仅五百余字,却是中国新闻史研究弥足珍贵的史料。全文如下:  相似文献   

3.
略论《万历邸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历邸钞》一书,系台湾国立中央图书馆按原抄件影印出版(1968年版),因它抄录于邸报,故曰“邸钞”;又因其邸报出于明朝万历年间,故统称为“万历邸钞”。书中邸钞的消息报道始于万历元年正月,止于万历四十五年六月。万历皇帝总共在位48年,也就是说仅差三年就可得到万历一朝的全部邸钞。据粗略统计,万历邸钞总共有45.27万  相似文献   

4.
我国最早的报纸是邸报。邸报也被称作“邸钞”、“阁钞”、“朝报”、“杂报”、“条报”、“除目”、“状”、“状报”、“报状”或“京报”。邸报由“邸吏”负责传发 ,因此得名。唐朝时已经有了邸报。此后宋、元、明、清各朝均发行邸报。唐朝邸报由各地派驻京城的邸务留后使负责传发 ,唐末人孙可之《经纬集》中有记述《开元杂报》的材料 ,是关于邸报的较详细的记载。唐代宗大历十二年 ( 777) ,邸务留后使改称进奏院管辖 ,每日、每五日、每十日或一月发邸报一次。元朝由通政院、明朝由通政司负责发行邸报 ,清初邸报由内阁发布。邸报的读者…  相似文献   

5.
2005年5月以来,出版了三本“正说”清朝后妃的书:章凯先生的《正说清朝十二妃》(新世界出版社), 李景屏、谷敏教授的《正说清朝十二后妃》(农村读物出版社),博尔济吉特卓力克图先生等的《正说清朝十二后妃》(金城出版社)。以上三书我是从网上知道的,没有看:而现在摆在我书桌上的,是徐广源先生撰著的《正说清朝十二后妃》,书刚到手,墨香散溢, 急促翻阅,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来函照登     
贵刊2005年第7期刊发了王彦章先生文章《谬误百出的 “正说”》,对我社出版的《正说清朝三百年》一书提出了批 评,认为“是一部谬误百出、错字满篇的著作”。 我社对此批评高度重视,就王彦章先生文所指出的问题 核对了原书,我社新出《正说清朝三百年》中确有一些差错, 但王文中所指出的许多“谬误”与我社书不符。我们怀疑,王 文所依据的《正说清朝三百年》一书,很有可能是盗版书。  相似文献   

7.
教学答疑     
一、学员周宝昌提出:《新闻知识》今年第三期第十四页左边倒数第七行起写道:“孙可之称为‘开元杂报”的‘数十幅书’,即唐太宗开元年间(公无七一三——七三八年)所发部的评报”。据史教,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用的年号是“贞观”,“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用的年号之一,请能澄清。答:周宝昌同志提出的问题是对的。据查,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公元六二七——六四九年),所用年号“贞观”。唐玄宗李隆基在位四十六年(公元七一二——七五五年),先后用过“先天”、“开  相似文献   

8.
史料辨析     
有几个问题,各家说法不一,给学习和研究中国新闻历史带来了困难,本文对此从史料角度略作辨析:一、今天真有“开元杂报”吗?论述这个问题时,人们经常要引用孙毓修的《中国雕版源流考》,说什么:“湖北江陵有个杨姓,家中藏有七张开元杂报,页十三行,行十五字,字大如钱,有边界线拦,而无中缝,犹唐人写本款式,作蝴蝶装,墨印漫漶,不甚可辨”。对于这段引文,姚福申同志在《有关邸报几个问题的探  相似文献   

9.
在大学设立编辑学专业已有十多年时间了。十多年来,出版了不少编辑学教材,而1996年8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司有和同志编著的《科技编辑学通论》(以下简称《通论》)是其中较好的一本,值得推荐。 我觉得,《通论》作为大学编辑学专业教材其新颖、独到之处及优于其他某些教材处很多,最突出的有以下四条: 一、体系特征明显 《通论》全书共分6章,依次为“绪论”、“编辑过程论”、“装帧艺术论”、“载体特征论”、“编辑管理论”、“编者素养论”,课程知识体系脉络清晰,涵盖内容全面完整。 《通论》的后记说:“六年多来,我一直在思考,在书、报、刊乃至非纸出版物的编辑工作中有着共同的规律,可以建立共同的理论体系。如同普通物理学、普通生物学一样,这个理论体系应该称之谓“普通编辑学”。本书就是这一构想的尝试。” 为此,《通论》对知识体系进行了较大的调整,把不属于“通”的各类图书、期刊、报纸的编辑知识大量压缩,只在“载体特征论”中介绍《通论》中没有讲到的独有的内容。《通论》改变了过去用图书编辑过程来讲“编辑过程论”的方式,而总是从书、报、刊等全部出版物的共同的内容来讲编辑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报纸起始于何时,一直是新闻史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汉朝说,认为早在西汉时期就有具备原始形态报纸性质的“邸报”的出现,根据是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所封立的各个郡国在京城都设有“通奏报”的“邸”.但因无足凭证的古籍记载,所以至今不能肯定.普遍认可的是唐朝说,认为中国原始形态的报纸始见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根据是唐人孙樵所著《经纬集》中的《读开元杂报》,这是关于中国古代报纸的最早记载.最近笔者偶尔临池,发现宋朝拓印的《淳化阁帖》的“历代帝王法帖”中,有关于中国古代报纸“状”和“状报”的较早记载.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胡文彬著中国书店2005年1月出版近十多年来,胡文彬先生先后出版了《酒香茶浓说红楼》、《冷眼看红楼》以及《红楼长短论》等7种红学著作,不仅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而且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胡先生再集中时间和精力,完成《红楼梦与中国文化论稿》一书的写作,实现了“十年间埋于心底的夙愿!”这样的治学方法和过程不禁令人想起鲁迅先生的《古小说钩沉》、《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之于《中国小说史略》。  相似文献   

12.
杭州日报老报人卢贤松的专著《报海奋蹄五十年》一书最近出版。该书系卢贤松为庆祝杭州日报创刊50周年而出的新闻作品专集。主要内容有“乔石同志教我写新闻”、“五随周恩来总理采访  相似文献   

13.
唐朝开元年间,在长安出版的《邸报》的一种《开元杂报》,是第一份用纸印刷的报纸。投递这种报纸的机构,当时叫邮驿,投递人员为唐朝兵部军卒,腰束革带,带上悬铃,骑着快马邮传,听到铃声,行人都远避路旁。 1638年(崇祯十一年)以后,由于普遍采用活字排版印刷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报纸的发行量增大,  相似文献   

14.
《书底挂号》是上海书业公所1906年春成立后,根据同年制定的书业公所章程,各书局将各自的书底“报明公所登册”而形成的类似今日版权登记之类的簿册。根据上海市档案馆现存书业公所《书底挂号》,有57家书局在书业公所登记了自己的书底。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出版市场的一些情况。下表根据《书底挂号》中各书局登记的书目略加分类而编制:新旧学书籍数量对比一览表(见右表)将其汇总,大致有如下表:不难看出,当时出版物中传统书籍占了绝大部分。它们中有经学史学书籍,如纬文阁的《十三经注疏》、《朱子近思录》,广明书局的《四五经新义》等;也…  相似文献   

15.
《蒙古律书》及其后来的《蒙古律例》为清朝实施于其所辖蒙古地区的区域性法律文献。据载 ,第一部《蒙古律书》颁布于崇德八年 ( 1 6 43年 ) ,其后历朝予以增修 ,最后一次则是嘉庆二十年 ( 1 81 5年 )。该书汉文题名虽有“律书”“律例”之别 ,而蒙古文、满文题名却无 ,因之可将二者视为一部法律文献不同时期的版本。康熙六年 ( 1 6 6 7年 )《蒙古律书》封面以蒙文题写《康熙六年增订旧律书》,为康熙六年九月初二日理藩院题准在崇德八年《蒙古律书》的基础上进行的增修本 ,刊发于八旗外蒙古、众苏鲁克沁 (牧场 )、外藩蒙古地区。因其流传甚…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前我国中文期刊的空间分布及其解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近代中文期刊是创刊于广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月刊,时间在1833年,到1838年停刊,1838年广州又出版过一份《各国消息》,月刊,也是传教士办的,不久即停.鸦片战争以后,宁波被辟为五个通商口埠之一,1854年,传教士在此创办了《中外新闻》,最初为半月刊,以后改为月刊.三年以后,即1857年,上海出现了月刊《六合丛谈》,这是近代上海最早的中文期刊.从此时开始,期刊就在上海落户生根,虽然发展相当缓慢,但持续绵延,直到三十多年以后,在维新运动时期突然蓬勃发展.据1898年12月22日出版的《广学会年报》(第十一次),到了1895年春,上海有中文期刊五种.这份年报是这样说的:“至于杂志期刊,我们在1895年2月找到的只有八份,而且都与传教工作有关.其中五份是在上海出版的,其他三份是在北京、南京和福州出版的.”(《出版史料》1992年第1期第57页)根据这一资料,笔者把它编成表1如下:当时全国的中文期刊只有八种,真是少得可怜,“而且都与传教工作有关”,即全部是  相似文献   

17.
报海趣闻     
世界上最早的报纸中外新闻学学者公认世界上最早的报纸是我国古代的邸报。在我国一些古代文献中,邸报也被称为邸钞、邸抄、阁钞、朝报、杂报、条报、钞报、状报、状、报状、除目、进奏院状、宫门钞、辕门钞、塘报、京报等。邸报是我国古代封建宫廷发行的官报。邸报的内容大致有:皇帝的起居言行和上谕、朝旨、诏书、法令,皇室动态,封建官吏的升黜,任免、赏罚、褒奖、贬斥等方面的消息,各级官吏的章奏疏表,偶尔也登载一些社会轶闻。邸报的读者最初是各级官吏,以后扩大到一般的文人墨客。据新闻史学者研究,我国邸报的出现不晚于唐朝唐…  相似文献   

18.
彭鹏  刘冰 《军事记者》2006,(9):22-23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在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有一颗“红星”在征途中闪闪发光。它指示前进方向,激励斗争勇气,传播胜利捷报,颂扬英雄壮举;它内容丰富、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这就是长征途中坚持出版的红军机关报《红星》报。《红星》报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机关报,1931年12月11日在江西瑞金创刊。它在中央苏区时期发行量曾达117万份,是发行量仅次于《红色中华报》的中央级报刊之一。1933年8月,邓小平开始担任《红星》报主编,但随着革命形势的转变,1934年10月10日黄昏,邓小平口袋里装着《红星》报“编辑部”,跟随突围…  相似文献   

19.
改革与探索中华书局出版的《正说清朝十二帝》这本学术性较强的历史书如今很流行。可以说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构建了“历史的新形象”。那些原本以为历史索然无味的人,在读完该书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原来历史也可以如此迷人。《正说清朝十二帝》(2004年9月底上市)在短短  相似文献   

20.
余昌祥 《传媒》2002,(8):7-8
《报纸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两个《暂行规定》,分别是1990年和1988年出台的,是新闻出版署1987年成立后制定颁布的第一批规章。当时的报纸司、期刊司在没有任何参照的情况下,制定了这两个比较全面、系统地规范报刊出版活动的行政规章,是具有开创性的。这两个《暂行规定》的制定,使报刊出版活动有了基本遵循和依据,奠定了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对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