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模式的变革与变革的模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体育学刊》2001,(1):1-4
文章以世界体育发展趋势的学术立场为出发点,以当代世界体育发展所赋予的那种不同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观念框架、范畴体系和意义网络为视角,以当代体育所提供的价值标准为理论依据,力图探索中国传统体育观念向现代体育观念的"转型"和演变,中国传统体育体制向现代体育体制的"特型"和演变的历史过程和发展机理。文章认为将传统的集中型国家行政垂直协调体制的体育发展模式,改为有宏观控制的社会自我协调体制的发展模式,是我国体育体制改革所需要达到的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2.
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体制变革走向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体育体制的改革之路将面临着发展观念的大转变,即以奥运为核心的体育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体育发展观的转变,从竞技体育强国的目标指向向着体育大国的目标指向转变,从体育利益单一主体向社会化多元化发展观的转变,从渐进式自然发展观向“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系统发展观转变。发展重心的大转移,即体育工作重心将出现以群众体育为重点的战略大转移。竞赛体制的大变革,即体育体制改革将以机制改革为核心,以竞赛体制的变革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从而构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型中国体育体制。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转型与现实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中国语境下回溯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转型,对改革开放30年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转型与现实选择进行研究.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认为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体育发展逐渐由基本没有公共服务职能,到逐步实现了“发展导向——效率优先”向“进步导向——均等共享”转型.为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不断发展,未来必须以科学发展为核心,坚持体育公共服务发展的本质是为了人的发展,在体育公共服务发展中不断进行改革创新,在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的背景下,破解我国体育公共服务发展面临的诸多困难,坚持体制创新、理念创新、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4.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区域差异特征,在结合形成差异的原因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结论为:在我国西北、西南、东北和内蒙古以及中东南地区选择适宜的发展方式:区域内建立权威的体育协调机构;区域间创建联盟机制;在全国范围内构建“一条龙”发展体制,以期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养生体育从公元前11世纪的殷代至今,经过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派生出许多流派。究其主流,都是以各种身体运动配合呼吸,达到“内外交修”的目的,其基本理论都是传统的中医理论。从文化学角度来看,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特质是统一的。中国养生体育的这种特质,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所决定的。首先,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待“自我”的态度是“家族本位、以人伦为中心”。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家族、社稷为中心,围绕着父母、兄弟等应尽的人伦道德来考虑。因此,不可能出现古希腊那样对抗激烈,甚至有生命危险的竞技体育,只能发展进行个人修身养性的养生体育。另外,老、庄的“无为而治”观,追求无思、无虚、无为,达到个体和大自然混然一体,这种复归自然的思想,对中国养生体育有极大的影响。中国传统养生体育的修炼过程,都要求“无意识”,从本质上看是“无为而治”观的一种表现,其刻意追求的是老、庄提倡的彻底复归自然。中国传统养生体育,对于未来社会,即使不考虑它防病、治病的实际效益,仅从协调人类文化环境、保持人类精神健康来看,也有巨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及其变革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为路径,研究中国竞技体育发展的起点与动力,对中国竞技体育生成的历史架构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变革的走向。研究认为,举国体制的主要架构就是围绕着竞技体育发展而生成的中国特色的体育制度,是党和国家对体育发展的政策规定和制度安排,所以中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转变应在渐进的完善中逐步改革。此外,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切实转变也需要新思路、新跨越,需要打破竞技体育"为国争光"的内在路径,对举国体制下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进行革新,重新对竞技体育的价值体系与运行体制进行调整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形成、演变与重构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是在不断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依据当时实际需要所做出的应对性选择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在形成的初期,其总体上并没有一个先验的“经验模型”。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形成、演变是一个不断探索适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的选择过程。然而,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体育发展模式只有与社会发展模式保持相对一致性,体育事业才会实现真正的发展。因此,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就不可能局限于现有体制(或模式)的简单修补,必须立足于创建一个既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实际又与我国社会改革发展方向趋同的竞技体育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进入“后竞技时代”,相应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也需要向“后竞技时代”转变。体育人才培养由重竞技转变为重人的全面发展,已经成为一种风行理念。世界发达国家由于体育事业发展迅速率先实现这种转型,其人才培养模式值得我们借鉴。文章通过与发达国家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与总结,得出“后竞技时代”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启示与思考,以期为我国体育人才培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中几个热点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本力 《体育科研》2005,26(1):79-82
结合我国体育教育思想和高校体育教育实践的发展演进过程,对我国高等体育教育思想演变、体育教育目标的变革、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观念的转变、高校“体教结合”式的“高水平运动队”体制的确立与完善、“高校体育俱乐部”和“自主性、个性化课余体育活动模式的确立等有关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文化和现代体育模式及概念对中国现代体育的形成起了决定的影响。青年会(YMCA)对中国参与远东运动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渴望新文化和价值观。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文化迎合了中国当时的历史条件的需要,现代体育具有中国传统体育无法比拟的优势,发起远东运动会和参与国际奥林匹克事务对现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现代体育首先被中国的学校所接受和引进,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体育模式首先吸引了中国的青年。现代体育有其严谨的组织模式,这正是中国传统体育模式所欠缺的,所以现代体育容易形成它的规模,而最终演变成了中国现代体育模式。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体育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商品经济迅速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今天,我国体育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是摆在体育界同仁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现代体育观念与现代经济发展的关系入手,剖析了体育与经济的密切联系,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提出中国体育要向产业化过渡,走社会化、竞技体育职业化、市场化的道路。期盼中国体育抓住机遇,尽快与国际体育接轨,早日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林。  相似文献   

12.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曹卫 《体育科学》2004,24(3):67-6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逻辑分析等方法,讨论了体育的人文性和体育教育向“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体育教育的主旋律,成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体育教育必须融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这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要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就要实现从“以物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实现“生物体育观”向“人文体育观”的转变;实现“体育人文精神”与“体育科学精神,,的有机整合;实现体育教育对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谢雪峰 《体育科学》2004,24(9):1-3,18
体育分为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的模式存在不少可质疑之处。其主要问题在于:体育的核心部分是体育活动,而将体育分为这三类缺乏核心区分要素和标准。因而就其本质而言,体育三类模式不应是体育。尤其是体育活动的划分,之前所认为的三种类型体育实质是三种不同的体育理念。目前的体育三类模式将逐渐且必然走向“大体育”的整合,因为“大体育”是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深切呼唤。是社会转型和体制转型的必然选择。也是匡正体育三分模式的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4.
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更好地推动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及特征、开发原则进行分析,阐述了“学校体育发展模式”、“小城镇体育发展模式”、“体育扶助发展模式”、“民族体育发展模式”、“民族体育旅游发展模式”,探讨了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3条运作方式,即建立体育健身网络、拓宽体育投入渠道和铸造体育硬件环境。  相似文献   

15.
前东德和前苏联在经历动荡的统一与分裂后,其中一部分体育体制被保留了下来。对比转型前后德国和俄罗斯体育的发展,可以发现,德国和俄罗斯的体育强国地位不容质疑,其体育发展模式和理念也可为我国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结合中国体育的发展,认为中国未来体育发展方向可循:借鉴转型后的德国、俄罗斯体育,建立融文化、社会功能为一体的竞技体育模式,同时向大型赛事、传统体育、整体项目全面均衡发展相倾斜;回归体育本质功能,创建全民体育,但同时不忽略竞技体育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定位与发展导向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加速转型时期,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这社会转型时期如何定位、如何发展,成为日益关注的问题。文章运用文化学相关理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文化定位、文化取向及发展导向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认为,以农业文化为背景的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向工业体育文化为背景的现代体育转型是目前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高跃  王宏江 《体育学刊》2023,(1):105-111
体育博士教育是落实国家重大体育战略、加速体育强国建设和体育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从当前博士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看,体育博士教育将出现重大转向,面临结构调整、目标调适、标准修订一系列挑战。传统体育博士教育注重科研训练,而知识生产模式的变革对体育博士教育转型方向具有重要影响。从知识生产的理论变迁可知,当前知识生产模式有着复杂的运行机理,表现出多元模式共存、多方主体参与、多种价值理念、多样动力来源等特点。从此视域出发,可对体育博士教育转型多重需求进行梳理,把握多层培养目标,进而提出体育博士教育转型发展的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体育也走向了产业化、市场化的道路。从体育项目整体的发展来看,较之西方现代体育项目繁荣于我国大中城市,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市场化发展则较为艰难。但艰难并不表示停滞不前,事实上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正在利用自身特点积极与市场经济体制接轨,并取得较好的效益。文章致力于梳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市场化发展的历程及其取得的经验与教训,进而在此基础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市场化提出相应的思考。诚望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同时也经历着从计划经济体制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过程。社会转型与体制并举的结果,最直接的体现在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上,这次转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孕育着一个新兴的阶层—中产阶层。随着社会体制的转变人们的体育健身消费理念也一定是随着社会背景的冲击而产生一定的变化,中产阶层的崛起对我国大众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现实来看,了解城市中产阶层体育健身消费理念的演进与发展对于我们全面普及群众体育是一个必要的工程。  相似文献   

20.
自西方体育从19世纪作为“强种卫国”的手段“引进”到我国以来,西方体育在我国迅速发展,特别是体育全球化的加剧,以西方体育为代表的现代体育已成为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的主要内容和手段。面对现代体育对我国国民的意识、观念以及价值观的渗透、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我国传统民族体育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