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倒立"汉代称"倒植",东晋时称为"逆行",唐代称"掷倒",宋代称"倒立",明清时称"竖蜻蜓"、"拿大鼎".在研究考察敦煌遗存的体育史迹过程中,发现在莫高窟西魏至宋的有些洞窑的壁画中,绘有形态各异的"倒立"图像[1].关于倒立很少见于史籍记载,而《旧唐书·音乐志》载有波罗门艺人在长安表演后倒立技艺.因此,人们一般认为"倒立"是由西域传人中国的技艺之一.  相似文献   

2.
敦煌壁画"倒立"图像考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敦煌壁画中倒立图像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倒立的演变历史,分析倒立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以及与体育融合的过程.这为我们研究倒立的本体发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二指禅功是以单臂食指和中指支撑身体,使人体成倒立状的一种技法。1983年6月《武林》杂志首次披露了海灯法师的二指禅技法,一时震惊全国,被称为鲜为人知的“神功”。有些权威人士也称“挟此技者,近百年无第二人”。对此,人们看法不一,有对此技高度赞扬者,也有半信半疑者。中国到底有没有二指禅功法? 1993年6月27日,在湖北武当山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武当拳功理功法研讨会”上,来自湖北安陆的27岁青年蒋  相似文献   

4.
练好核心     
《健与美》2020,(5):114-116
对于瑜伽爱好者来说,“收紧核心”经常被提及。核心力量弱不仅无法完成倒立体式,连平板支撑都做不好。本期推荐一套超级实用的瑜伽序列,有效加强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5.
<正>反腰,古代杂技之一,又称竖蜻蜓、拗腰伎、掷倒伎、折腰、筋斗、握软腰、翻跟头等。表演时,演出者向后倒立、翻腰,手足至地,口衔取地上物品,然后缓缓挺身站立。反腰等柔技早在汉代百戏中就已存在。1969年济南无影山出土的“汉代彩绘乐舞杂技陶俑”中就有“倒竖鼎”等柔技表演。在“汉代彩绘乐舞杂技陶俑”(见图1)中有4名身着紧身衣表演反腰的男子,其中两人昂首屈体倒立,一人仰身后翻作翻筋斗状,另一人伏地,双足由身后前屈,  相似文献   

6.
刘瑛  邢岩 《中华武术》2006,(12):54-55
中国传统武术训练中,有许多训练手段,各门各派也各有其自家门派的训练手段,真可渭丰富多彩,因其门派所练要求不同,所以训练手段也大不相同,但总归无外乎有“功法训练”“套路练习”“拆招喂手”等四大类,而对于这四大类之训练顺序和侧重,各有不同,有的门派以“功法”为主,有的以“套路”为主,而我认为,无论什么门派以什么类别人手训练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要对于“功法”“理论”“套路”“拆招喂手”等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和见解,因为传统武术训练中,“功法”训练乏昧,“理论”学习之深奥难懂,“套路”学习单调重复和“拆招喂手”很苦。现代人,是少有人将它系统的学练下去的。而如果传授者在训练中正确分析和研究,将不会失去传统武术的精华。  相似文献   

7.
健身气功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调查法、专家访问法等对“倒立健身气功”的概念、原理进行了扼要介绍,分析了“人体倒立健身气功”的特点,详细讲解了“倒立健身气功”的功法特效,并结合实例阐述了坚持健身气功锻炼的优点和意义.旨在指导人们从事科学的健身实践,促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新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非常崇拜古印度宗教健身术瑜伽,声称练习瑜伽能强身健体,消除工作中的紧张。他是在妻子斯维特兰娜劝说下开始练习瑜伽的。去年梅德韦杰夫在瑜伽练习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今年3月份他在接受采访时甚至夸耀说:"我甚至已经能够倒立了"。  相似文献   

9.
中老年轻松健身瑜伽是一种动作简单,方法易学,功效显著的基础功法,是练习其它瑜伽的基本功夫。其最大的特点是:此功法能够轻松学会!能够轻松地练好!练过倍感轻松!及其适合于中老年朋友入门时练习。经常练习此套瑜伽,对人体内外系统都有补养和强壮的作用,使肢体得到伸展,能促进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各内部器官的正常运作。能收到健壮身体,美塑身型,愉悦心情,延年益寿的作用。现将其练习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王传敏 《武当》2010,(7):38-39
推手是武术技艺的特殊表现形式。所谓推手,就是在双人腕臂接触的状况下所进行的力量和攻防技术的全面体验。大家熟知,推手是太极拳的重要功法,大成拳的“七妙法门”中亦有推手功法,咏春拳的“黏手”即为类似双人推手的练习。推手通常以腕部为触点,随着单臂或双臂的缠绕来感知对方的招法状况,并以此做出相应的攻防策略。  相似文献   

11.
论瑜伽及其心理生理功能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瑜伽注重身心合一,是一种明显存在生理、心理交互影响的运动,通过体位法、呼吸训练及意识冥想等,改善健康水平,同时对神经系统、内分泌、消化、心肺与免疫等诸多系统均有积极效用。瑜伽与我国的“气功”在功理、功法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已被国内外许多项目的运动员作为心理调节的重要手段,而且效果显著,并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一、倒立在体操中的重要性在竞技体操的八个项目中,哪一个项目都少不了倒立动作。评分规则中也明文规定:“吊环一套动作,至少包括两个手倒立。其中一个是慢起倒立,一个是由悬垂、倒悬垂或支撑开始的摆动成倒立。”双杠自选动作中少了后空翻成倒立、前摆转体倒立、前摆360°倒立、后上倒立、大回环倒立等,就赶不上潮流。自由体操中没有倒立,也要扣分。单杠最基本动作大回环就离不了倒立,如此等等。就体操项目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鞍马可能出现环上或马头的托马斯全旋做成经倒立的托马斯,经手倒立后空翻下。  相似文献   

13.
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一支奇葩,渊源流长数千年,考其名称之来源,曾经几许之变迁:《路史》、《尚书》中称“大舞”,《诗》中称“拳勇”,《春秋》称“武艺”,战国时称“技击”、汉代称“技巧”,明清时称“技艺”,也称技勇,民初时  相似文献   

14.
地趟拳     
少林寺中有观音堂、罗汉堂和达摩堂,地趟举出自少林寺观音堂。明代《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有载:“山东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皆今之有名者。”其三十二势中有“抢背、打滚、卧牛倒”等多处有关“滚、跌、摔”法 的记载。 北平(今北京)恒大枪精通地越拳功法,更擅长大枪。因此,江湖人送给他绰号“恒大枪”,是北平武林界八大名人之一,博有名声。恒师门下有两徒,大徒山东大汉霸斗牛,身高力大,质朴勤劳;二徒河北苏广泰,精明强干,富有心计。当两人在武功上有一定成就时,师父将两人叫到面前说:你俩出外走走,访…  相似文献   

15.
瑜伽冥想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印度传说,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瑜伽术流传于喜玛拉雅山区。而瑜伽这个词源于梵语(Y oga),意为连结、联系之意,是为了达到冥想而集中意识的方法。《石氏奥义书》认为,瑜伽是“坚定地控制心和各种器官的活动”。《瑜伽经》也说:“瑜伽是控制心识的活动。”由于各宗、各派、各乘、各部的要求和形式不同,瑜伽名目繁多,其中共同的有严持戒律、调息炼气、凝神冥想等。《瑜伽经》提出瑜伽有“八支行法”即八个部分:禁戒、持戒、坐势、调息、制感、持摄、静虑、三昧。佛教中有许多经典,或涉论瑜伽,或专研瑜伽,使瑜伽成为佛教修炼方法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中医养生理论与瑜伽的基础理论进行比较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分别从瑜伽的"形"、"气"、"意"分析修炼瑜伽的养生价值;以中医理论中的"阴阳"、"经络"、"精气神"等学说作指导,在创编功法和锻炼中让中医的传统文化在瑜伽养生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手倒立是技巧运动的一个基本动作,但在中学体操教学中是一个比较难的教材,我在教学中尝试着把“手倒立”倒过来教,发现效果较好。一、正立法要学倒立,先练正立。学生要想从教师的讲解、示范中建立初步的本体感觉,就要从立正开始。教师让学生立正后,强化立正的动作要领:挺胸、收腹,头正、肩平,体会倒立时必须具备的本体感觉。在立正基础上,让学生两臂上举与肩同宽,掌心向上,从上向下同时给两手一定的力,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顶肩的感觉。二、勾挂法利用双杠或肋木,勾挂成倒立。体会头向下时的感觉。让学生坐在双杠的一根杠上,双脚…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在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中创造展现各类身体技巧形式的身体文化,其中汉画因以图像的形式、多样的表达,形象而准确记录了汉代人不同类型的形体技巧,成为学界研究汉代体育历史中身体运动文化的重要参考。以汉画像石、画像砖、墓葬壁画为代表的汉画中,所呈现的形体技巧主要分为倒立形体技巧、柔术形体技巧和连倒形体技巧三大类型,而每一类型都有着体现各自特点的不同技艺形式。通过不同类型形体技巧汉画图像的解读与分析,使我们对汉代人的身体文化意义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而汉画所反映的汉代人对身体文化观念的独有表达,实际就是汉代运动技能的精湛呈现、形体美学的东方规训以及娱乐观念的独特表达,同时也是汉代人通过形体技巧形式展示出对身体文化的认识观。  相似文献   

19.
运用实验法和数据统计法等,研究太极拳、健身气功及瑜伽这3大传统健身功法锻炼对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结论:太极拳、健身气功和瑜伽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均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尤其以太极拳针对动态性平衡,而瑜伽针对静态性平衡的效果更为明显。建议:继续大力推广太极拳、健身气功和瑜伽之类的传统健身功法项目。同时,建立适合每位老年人自身需要的运动处方,并且酌情选择一至两项其它适宜的运动作为辅助项目来提高老年人的力量及协调性,以促进平衡能力的维持和改善。  相似文献   

20.
1990年9月,我受印度释达瑜伽总部的邀请,有幸以武术、气功工作者身份赴印进行6个多月的学术交流。这次出访,我在瑜伽圣主古鲁玛义的亲自指导下,学习了瑜伽内外功法;深入考察调查了印度释达瑜伽总部以及孟买,新德里等八大城市的瑜伽分会和香港瑜伽分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