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央视开办《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多档深度报道栏目开办以来,各地电视台的深度报道栏目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深度报道对新闻事件、社会热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深入剖析和评述,弥补了传统电视新闻"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缺陷,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做有深度、高的节目,央视和省级电视台优势明显,很多地方电视台同行都感慨,基层电视台深度报道很难做深。笔者结合多年的实践,谈地方电视台深度报道栏目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2.
谷峰 《新闻世界》2020,(2):19-2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方电视台的农业栏目随之应运而生。要留住众多的农村电视观众,就要把栏目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使农民观众在栏目中找到想要了解的致富信息、国家农业方面的政策法规等。而办成农民观众自己的栏目,内容上要充满"农味",做到"让农民说,让专家说,让政策说;打造一支心系"三农"、懂"三农"的编辑记者队伍,同时要扩大节目内涵,创新报道方式,切实提高节目质量。  相似文献   

3.
王辉 《新闻世界》2012,(7):92-93
作为电视媒体,要很好地适应市场和受众对新闻信息的需求,必须走深度报道的路子。地方电视台,在中央台和省级卫视的冲击下,结合本地特色做出独具特色的深度报道显得尤为重要,也是提高收视率的重要举措,因此,深度报道应该算得上是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现阶段,针对学界和传媒业界来说,新媒体不是极为新鲜的词语。可是,在新媒体时代下,对传统媒体的转型思考确实具有挑战性。地方电视台特别是四线、五线城市的一些电视台,缺失地域、人力、设备、资金等条件,在社会新闻栏目的报道上劣势感严重。然而,在另一个层面上进行分析,由于地域的限制,对于地方电视台而言,是资源上的优势。本文以新媒体时代地方电视台社会新闻栏目的转型为基本点,进行详细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作为地方电视台,其核心资源就是其所在地域,而新闻节目则是一个地方电视台的核心栏目和收视率大户。可是,相比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比如,信息覆盖面狭窄;技术手段简单;重宣传轻新闻;多报喜少报忧;重共性轻个性,信息八股化;报道追风式;人物模式化;地方特色  相似文献   

6.
《新闻007》是浙江省的新闻名专栏,2006年在钱江频道开播,是浙江广电集团唯一一档主打深度报道的新闻栏目。在大部分人心中,“007”是一个代名词,特工的代名词,英俊帅气、超凡能力、美人相伴的代名词。《新闻007》栏目的记者清一色是男的,并不是故意为之,而是在栏目多年的历练中,很多女记者因为深度调查的强度和辛苦,在栏目双向选择中放弃了,留下来坚守的是9个小伙。在深度调查、舆论监督的道路上。“007”代表着敏锐的目光和不屈不挠的意志。为了更接近真实、抽丝剥茧,这些记者需要熬夜蹲点,甚至觉得笨办法是最好的办法;有时需要乔装打扮,“忍辱负重”中只为看到真相。深度报道,如何才能有深度?一点心得,仅供分享。  相似文献   

7.
作为地方电视台,其核心资源就是其所在地域,而新闻节目则是一个地方电视台的核心栏目和收视率大户。可是,相比中央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地方电视台新闻节目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新闻专题节目的质量和影响力是反映地方电视台和频道节目制作实力的重要标志,地方电视台只有不断更新传播观念、改革新闻管理体制、加强记者的学习培训,才能让新闻专题节目更有深度更有市场。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视媒体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地方电视台的电视栏目在收视率、栏目包装、广告份额等方面的相对劣势日趋突显,栏目的生存与发展已经成为电视人共同关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地方电视台栏目品牌化建设途径的分析,得出了如何通过对电视栏目的包装,来促进地方电视台栏目品牌化建设的方法,提高栏目的影响力和收视率。  相似文献   

10.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继“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之后推出的一个以记者的调查采访为主要形式,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或现象进行多侧面、多角度、深层次剖析的电视深度报道节目。经过7年发展,“新闻调查”已经成为倍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栏目。在央视新闻频道开播,新闻节目不断创新的情况下,“新闻调查”的节目形态成了电视深度报道节目发展的一个重要借鉴。 运用调查方式推进深度报道 “新闻调查”的成功,就是在关注“正在发生的历史”和“新闻背后  相似文献   

11.
提到"深度报道"的概念,现在许多记者脑海中的即刻反应便是那些以"大特写、大扫描、大透视"冠名的文章或栏目.其实,这类标题的文章或栏目大多是琐碎材料的组合,"大"、"长"并非是深度报道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各地方电视台面临着中央、省市以及境内外电视媒体和各种媒介传播的重压,对地缘文化的开掘、张扬,成了各地方电视台自救的重要手段。如何找到地缘文化与栏目之间的契合点,从而打造出强势品牌栏目,将是各地方电视台进行特色经营的一个重要出路。  相似文献   

13.
电视法制节目是运用纪实的手法,对社会生活的矛盾纠纷、案件,进行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种多样。应该说,法制节目既有新闻节目的时效性,又有专题节目的深度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地方电视台开办了法制节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电视台也通过开办"巴州警界"栏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巴州警界"栏目是巴州公安局、巴州电视台联办的一档电视法制专题栏目。为了增强节  相似文献   

14.
广东电视珠江台开办的《珠江档案》,是一个以深度报道方式为主的新闻评论栏目。这个栏目主要面向广州话地区的观众,开播以来广受好评,成为珠江台收视率相当高的新闻性栏目。但是,毋庸讳言,由于《珠江档案》开办的时间尚短,经验相对欠缺,加上操作机制尚欠完备,采编制作有待优化改进。下面我们试图通过对其中一个片子———《惠来暴力抗拒缉私案》(以下简称“惠案”)的解读,对电视深度报道提出一些可操作性的浅见。一、如何避免亮点与缺陷伴生1998年8月18日,广东电视台两名记者随广东省有关方面组织的查私、缉私队伍进入粤…  相似文献   

15.
王景 《传媒观察》2012,(5):27-28
本文通过对南通电视台《城市日历》栏目在新闻取材、报道方式及栏目品牌设计等方面进行的初步探讨,论述了地方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的创新和发展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的一档大型新闻评论性栏目,其栏目定位为“社会性,故事性,调查性”,属于电视新闻深度报道。在中央电视台众多栏目中。《新闻调查》节目中记者的采访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调查者辛辣  相似文献   

17.
深度报道,是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度的东西,有人把它称为:“难度报道”。正因为难,就要靠规范的策划制度来保证。 策划就是从出点子到实施点子的过程。现在不少报社的老总发出感叹:需要更多的“点子主任”、“点子编辑”、“点子记者”。一个好点子可以办活一张报纸,一个好点子可以在读者中产生巨大效益。 《经济日报》报道之所以在全国读者中有那么大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主要一点就是精心策划栏目和精心策划深度报道,其中在一版开设的“旧闻新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新闻调查》,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具权威的深度报道节目。在它开播一段时间以后,许多地方台也出现了类似的调查类节目。我台的“记者世界”也是其中之一。研究《新闻调查》的成功经验,旨在结合实际提高自办节目的采编水平。之所以将《新闻调查》归类于深度报道,笔者认为此栏目虽属央视新闻评论部,但深度报道与评论有着明显的区别:深度报道是以讲事实为主,评论是以讲道理为主;深度报道是客观性的报道,记者的倾向性寓于报道之中。评论是代表某个部门或电视台写的,其倾向性是非常明白的;深度报道的程序是以事…  相似文献   

19.
做一名专业新闻报纸的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对专业新闻的报道,主要的报道方向在哪里?通过思考,我得出的结论是:一个记者,最重要的素质是敏锐;专业报纸的新闻,报道的主要方向应该是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中国时事》栏目,是一个新闻类综合性深度报道栏目,自1989年创办以来,不断探索得到了听众和专家的认可。其成功说明,加强深度报道,是提高国内新闻对外报道影响力的有效行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