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短视频成为当下最流行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短视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制作需要加强创新思考,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将短视频与电视民生新闻有机结合,不断提高电视民生新闻内容质量,才能促进电视民生新闻实现更好的发展。本文对短视频时代电视民生新闻制作创新进行了思考,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倡导民生视角、表达百姓话语、体现民生关怀的民生新闻,曾经是电视新闻创新的代名词,媒体提高影响力和收视率的重要利器。随之而来的观众和业界对电视民生新闻同质化、琐碎化、表象化、低俗化的批评也越来越强烈。电视民生新闻亟待转型和提升已成为业界的共识。笔者认为,强化社会责任意识,提升民生新闻的品质,提高引导水平是电视民生新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黎宇文 《新闻世界》2009,(10):101-102
本文将“绿色收视率”理念引入到电视民生新闻的转型,提出通过培养“绿色”电视民生新闻生态环境,挖掘“绿色”电视民生新闻素材,创新“绿色”电视民生新闻报道模式,建立“绿色”电视民生新闻综合评价体系来促进电视民生新闻的价值提升。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电视新闻飞速发展,在各类的新闻报道方面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在此之中,电视民生新闻也随之发展起来.电视民生新闻作为反映民生的重要途径,对于广大的人民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电视民生新闻的记者也因此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电视民生新闻质量的好坏,所以,想要电视民生新闻能够更好的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就必须要提高电视民生记者的素质.本文将电视民生记者分为三类,分别叙述电视民生新闻摄像记者,电视民生新闻出镜记者和电视民生新闻文字记者应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电视民生新闻因具独特优势,自推出以来深受百姓青睐。但作为舆论导向新闻类节目,需随社会不断进步,跳出现有框架,继续寻求创新,丰富人们精神食粮。本文针对民生新闻短板表现探讨创新手段,旨在提高民生新闻品质。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的发展对传统媒体形成巨大的冲击,针对这种情形我国不断加大对传统媒体改革的倡导,使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优势助力下获得更好发展,并更好地发挥社会职能。电视媒体作为传统媒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观众信任,特别是民生节目为群众提供了更可靠的与自身息息相关的信息。但是新媒体打破了传统媒体的信息结构,新媒体的信息获取更便捷、更及时,使电视民生节目难以满足群众的信息获取需求。针对这种情况传统媒体需要尝试与新媒体融合,加强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的创新,提升人们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关注。本文主要对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内容进行分析,明确电视民生新闻编辑需要具备的能力以及当前民生新闻编辑现状,并探究融媒体下电视民生新闻编辑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7.
金炜林 《东南传播》2020,(12):28-29
近年来,在新媒体的冲击和影响下,电视民生新闻收视份额逐年下降,广告创收市场日渐萎缩。面对节目时效性先天不足、与受众交互性弱、受众被新媒体瓜分与蚕食等现象,电视民生新闻该何去何从?本文以福建电视台民生新闻《帮帮团》为研究个例,在探索改变传统理念、移动直播提高时效、网台联动、强化服务帮忙意识等方面,打开一条适合电视民生新闻融合创新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让电视时政新闻变得鲜活,促进了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发展。本文主要对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电视时政新闻民生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视受众的日益多元化,电视民生新闻正面·临发展瓶颈,其节目同质化、内容庸俗化、形式模式化等弱点目渐突出。如何实现创新和突围?本文着重阐述了电视民生新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正确理解其概念和定位,以及坚持关爱民生理念等方面入手,阐析提升民生新闻的品位的必要性,提出具体举措,以期提高此类新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0.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在科技领域的不断探索与创新,多种科技手段迅速发展起来,其中,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尤为突出。近几年来,我国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国人民的信息生活以及精神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新媒体的相关技术手段在与电视民生新闻相互结合的情况下,我国的新闻传播模式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及创新。并且我国的电视民生新闻在与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之后,电视民生新闻的质量程度以及收视率有了很大的改观以及进步。在多媒体电子技术的支持下,较以往的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模式相比,我国电视民生新闻播报内容无论是从信息量、互动性、实时性、技术性,还是从传播方式以及信息的搜集方式来看,都有了质的变化。本文结合笔者相关行业知识、浏览诸多电视民生新闻方面的资料,并对相关人员进行访问以及详细的市场调研,针对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这一主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1.
民生新闻主要是指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新闻事件,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密切的关联.在如今的社会环境下,融媒体技术得到了良好的发展,这给电视民生新闻带来挑战的同时也面临新的机遇.在融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要抓住这一机遇,在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上进行突破创新,实现和融媒体技术的良好融合,进而使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 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相似文献   

12.
高杨 《记者摇篮》2012,(7):43-44
民生新闻,向来是都市各类媒体的新闻主战场。随着这两年微博的兴起,都市民生新闻无疑迎来了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从去年春节期间的微博打拐到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通过微博征集民意,微博在反映民众呼声、表达民众诉求、揭露民生问题等方面的影响效力越来越大。在微博时代,电视民生新闻该如何自守与创新?一、微博时代——电视民生新闻的本质电视民生新闻的主体是老百姓,因此,民生新闻是  相似文献   

13.
在新媒体时代下,传播模式的发展逐渐步入多元化轨道,这对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电视民生新闻要想在新媒体时代下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创新,改进传统电视民生新闻在形态、内容、方式等方面的不足。本文就主要对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自媒体的出现不但极大地推动了媒体行业的进步,也在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本文分析了自媒体时代下电视民生新闻的特点及现阶段电视民生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动电视民生新闻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短视频这一新型传播形式,具有播放效率高、收视成本低、互动性强的诸多优势.伴随短视频风口的出现,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遇到时代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为了进一步解析电视民生新闻在短视频风口下的创新发展之路,本文总结了短视频新闻传播特点,同时提出相应的创新发展策略.希望进一步发挥电视媒体品牌优势,在短视频风口下重塑民生新闻的媒体公信力和影响力,支持电视民生新闻走出全新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提升电视民生新闻品质四大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各家电视台都把打造民生新闻栏目看成提高新闻报道影响力和收视份额的一条重要途径.但随之而来的是观众和业界对电视民生新闻同质低俗的批评也越来越强烈.电视民生新闻亟待转型与提升,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栏目形态从单一化到多样化 创新栏目形态是根除民生新闻同构同质"沉痼"的一个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的策划与报道也应紧随时代发展步伐,积极寻求创新与转型路径。为了进一步巩固电视民生新闻的竞争优势,凸显出民生新闻的服务价值,则要对策划与报道工作展开研究,主动拥抱大数据技术,以民生为导向,生产出符合百姓需求的民生新闻内容,从而扩大电视民生新闻影响力,巩固电视台公信力。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大数据背景下的民生新闻策划与报道展开深入分析,以期为打开民生新闻报道宣传新格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民生新闻风行各地,突破传统观念,创新采访方式,给中国电视新闻带来了崭新的气象。然而。兴盛的背后却存在诸多片面而不成熟的发展误区。不容忽视的是,由于一些电视媒体盲目追求收视率和经济效益,民生新闻未来发展瓶颈突出。笔者在梳理电视民生新闻发展遇到的问题的基础上,试探讨基层电视台电视民生新闻理性发展的趋势和路子。  相似文献   

19.
赵红勋 《新闻世界》2011,(1):113-114
电视民生新闻记者作为电视台传播信息的窗口,他们的素质关系到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质量。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要想在媒体竞争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提高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的素质。本文把电视民生新闻记者细分为电视民生新闻文字记者、摄像记者和出镜记者,并对他们所应具备的素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公共新闻和电视民生新闻虽然都是新闻节目,但在定义上却稍有不同,电视民生新闻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大多电视台将公共新闻的概念穿插其中,这种做法更有利于提高电视民生新闻的视角,而民生新闻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社会背景和国家政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符合大众口味,所以,必须要关注民生新闻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