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作用的方法和途径江莹毛昌槛“育人为办学之本”,教书和育人都是研究生指导教师义不容辞的基本职责和神圣使命。重视和加强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把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工作落到实处,充分发挥他们教书育人的潜力,不仅是实现研究生全面培养目...  相似文献   

2.
导师教书育人工作的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 :“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为学、为人都产生着重要影响 ,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导师应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 ,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为人师表。要大力倡导并加强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工作 ,要明确地把教书育人作为遴选导师的必要条件 ,对教书育人业绩突出的导师要给予表彰。各培养单位一定要把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作为一项制度 ,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这是迄今为止对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工作的地位、作用、要求及措施的最为明确的表述。它既反映出国家对导…  相似文献   

3.
为了贯彻国家教委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1986年9月,北京钢铁学院召开研究生指导教师教书育人座谈会。与会导师就教书育人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教书育人的主要内容及途径、方法等,结合自身的实践和体会,进行了交流探讨。与会导师一致认为,教书育人工作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导师必须自觉地结合业务培养,把对研究生的思想教育作为自己的崇高职责。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跨时代人才的。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他们将来能否发挥重要作用、不负时代重任的问题。因此,导师的教书育人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研究生虽然比本科生独立性强了,但仍然较年轻,需要关怀爱护和帮助引导;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和存在的问题,需要得到解决。因而导师教书育人的工作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研究生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研究生导师对研究生为学、为人都产生着重要影响,是研究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导师应在政治思想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为人师表。要大力倡导并加强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工作,要明确地把教书育人作为遴选导师的必要条件,对教书育人业绩  相似文献   

5.
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师制(Tutorial System)起源于英国,导师(tutor)是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中指导学生学习、自修及写作论文的专门人员,tutor一词本身就含有“个别教授”之意,也作“大学导师的个别指导”“通过个别辅导方式促进学生自由发展的业务辅导人员”之意。导师制已成为英国高等教育中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措施,并为其他国家的高等教育所效仿。我国的本科生导师制,既不同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制,也不同于现有的辅导员制。他是在借鉴国外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需求而逐渐形成的,在新形势下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举措。  相似文献   

6.
一、因材施教与规范化管理研究生教育不同于本科教育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它采取的是“师傅带徒弟”式的导师制。研究生不象本科生那样按专业班级集体进行统一的专业学习,他们从一进校开始,就要在导师的指导下按照专业培养方案的总体要求和自己研究方向的需要,制订研究生个人的具体培养计划,然后,在各自导师的指导下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从事科研,参加社会实践、业务实习和教学实习,选定论文题目,确定论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导师教书育人工作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培养品学兼优高层次人才过程中,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南京大学从实际出发,在导师教书育人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面对改革、开放新形势,导师的教书育人工作必须着重在加强导师师德建设,坚持思想与业务两手抓、健全必要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研究生导师的基本职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关口,研究生导师应有更高的政治站位、历史担当和育人本领。针对目前部分研究生导师存在立德树人自觉性不强、科学性不够、有效性不高的现实问题,高校可以从“组织建设”“课程教学”“科学研究”“生活行为”四个方面出发,进一步创新和拓宽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的现实路径,从“组织领导”“能力提升”“评价激励”“选树推广”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确保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研究生对于自身的困境有一种“只缘身在此山中” 的茫然和无可奈何,那么,老师作为高校中最接近研究生学 习和生活的人群,他们对研究生“三困”问题的审视和思考, 应该可以为该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采访了南京大学的一些老师,有 的是研究生导师,有的是行政领导,还有“一线”的辅导员。 他们对研究生“三困”问题的解读,既包括他们作为学者在 学理层面的思考;同时也包括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接触实际 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的恳切并具有实际价值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试论面向新世纪导师的教书育人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书育人是导师的一项重要职责。本文从导师在研究生德育工作中的有利因素出发,探讨了当今条件下导师教书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导师教书育人工作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认为好导师大致有三种风格:逍遥派导师对研究生只“问”不“管”,注重培养学生自主科研和生活的能力,和学生保持距离,体现了传统的“师生关系”;慈父慈母型导师对研究生既“问”又“管”,注重情感育人、细节育人,构建起亲密无间的“家人关系”;良伴型导师视研究生为平等的合作者,在共同科研中培养研究生,张扬了互惠互利的“契约关系”。指出对于这三种风格,青年导师只可理性借鉴,不可盲目模仿。  相似文献   

12.
培养研究生的目的,是造就能独立承担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这个目的,应该在培养过程一开始就体现出来,在培养结束时达到。实际做起来,有一个导师与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各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导师在接受培养研究生的任务后,在责任范围内拥有全权,进行思想教育与业务指导,都应不受干涉,即导师制。对此,似乎没有争论,因为实际上就是这样做的。绝大部分研究生都很尊重导师,导师也是教书育人、爱护研究生。但是,导师的水  相似文献   

13.
运用Nvivo.11软件对“导师论导”的相关文献①进行内容分析,结果发现:导师指导行为主要表现在硬软件支持、营造氛围、学术规范教导、技能传授与思想点拨、模范榜样、任务布置和监督控制七大方面。上述导师指导行为分别与领导风格理论中的“定规行为”与“关怀行为”相契合。借鉴管理方格理论构建方式,以“定规行为”和“关怀行为”为基本维度,建构出研究生导师指导风格概念模型:贫乏型、指令型、牧师型与协作型。未来高校可积极开展基于导师指导风格概念模型的导师评价与培训工作,促进导师专业发展;在研究生招生录取时,考虑导师指导风格与学生学习风格的匹配度;在研究生培养中导师应注重因材施教,提高指导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中南工业大学民盟支部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精神文明建设,认真做好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他们认为,组织导师与博士生对话,是教书育人的好形式。一方面博士生是学生中的最高层次,是学生中的“龙头”,博士生的思想、行动和学风直接影响着该校六千多名大学生和硕士研究生。另一方面,博士生导师是学校中著名的老教授,深受博士研究生的爱戴,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稳定博士生的思想情绪,指导博士生学习,激发博士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有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学风是建立在正确的思想基础上的。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没有一个为社会主义事业献身的精神,一个研究生纵使能学到较多的知识,但他在学术上也不会有大作为。学风问题和立身处事的行为、作风是息息相通的,对研究生的学风培养和他们在政治道德方面的成长都是不可分割的。一、导师教书育人的特殊性研究生往往是慕导师之名而来投考的,崇敬导师的学问和人品,且在学习期间始终受导师的直接指导,导师的言行举止对研究生影响极为深刻。实际上不管导师有意或无  相似文献   

16.
去年十月南京大学两次召开研究生指导教师和系主任座谈会,集中讨论了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前一个时期,由于学校对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抓得不紧,组织不够落实,在校研究生曾一度出现学习纪律松弛,生活自由散漫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会议以为,要做好这项工作,先要做好导师教书育人工作,必须普遍提高导师既教书又育人的责任感。为了进一步加强和  相似文献   

17.
最近接连被揭发的学术丑闻中,几位研究生都充当了不光彩的主角——据调查,他们背着导师,将自己抄袭、剽窃的“论文”发表,并擅自署上导师的名字。他们不仅害了自己,也影响了导师和学校的声誉。尚未来得及正式进入学术界和研究领域,他们已被列入“学术黑名单”。也许有“知情人士”要为他们抱不平,认为是导师让他们做了替罪羊;但即便如此,参与了抄袭、剽窃的他们,隐瞒事实真相的责任却也是无法开脱的。  相似文献   

18.
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由来已久,它是新形势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条有效途经,它将教师纳入了学生工作队伍,是教师教书育人的实践。高校的导师不同于教师,导师的聘用要遵循“教书育人”的目标要求,实行导师制,要处理好导师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切实有效地做好研究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必须发挥导师的教书育人作用,然而,导师的教书育人能否取得满意的效果,关键在于导师的为人师表。研究生与导师自始至终有着特殊的密切的关系,导师的思想品德、个人性格、言行举止、为人处事都会给研究生造成深刻的甚至是终生的影响。实践证明,只有那些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导师才能在研究生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从而获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有新机遇,也有新挑战。在新形势下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研究生导师不能很好地尽职尽责,甚至出现违反师德师风的现象,引发了一些舆情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新时代研究生导师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方面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多种多样的表现,简单概括大致表现在这样十个方面:不能很好地坚定政治方向,不能很好地自觉爱国守法,不能很好地传播优秀文化,不能很好地潜心教书育人,不能很好地关心爱护学生,不能很好地坚持言行雅正,不能很好地遵守学术规范,不能很好地秉持公平诚信,不能很好地坚守廉洁自律,不能很好地积极奉献社会。究其原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既有制度原因也有人为原因等等,大致可以从教育行政部门、高校、研究生导师自身、研究生及其家长、社会环境等方面去寻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