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破骨细胞(osteoclast,OC)是由单核/巨噬形成的一种多核细胞。巨噬细胞变成具有骨吸收能力的OC必须要有骨髓基质细胞/成骨细胞(osteoblast,OB)的存在,它通过分泌酸和蛋白酶溶解骨组织,从而启动骨形成、完成骨吸收。这是维持骨不断更新,功能正常和结构完整的关键。任何引起成骨细胞0C生成增多或过度活化的因素均可使0C功能亢进,骨吸收超过骨形成,最终导致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4):I0008-I0008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科学家利用皮肤细胞诱导出干细胞,然后培养出早期骨细胞前体.这种前体物质可以对断裂的骨骼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3.
缺乏运动会有许多的害处,比如肥胖等。但人们可能未必知道,缺乏运动也会对骨骼造成骨折伤害。"骨折?那不是运动才会导致的吗?不运动怎么会导致骨折呢?"你也许会这样问。其实,骨是一种具有独特结构的高密度组织,根据结构主要被分为皮质骨和松质骨两类。而在这两类中,松质骨对维持骨骼形态的作用更大。虽然松质骨仅占人类骨量的20%,但是它却构成了80%的骨表面。换句话说,松质骨是保护人类骨骼不受伤害的第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信息》2003,(24):28-28
美国研究人员成功地利用实验鼠的骨髓干细胞,初步制造出人体下颌骨关节。研究人员说,类似技术将来也许可以用于再生人体各部位的骨节,造福患者。 伊利诺伊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在12月号《牙科研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首先从鼠的骨髓中分离出成体间叶干细胞,并用特定化学物质和生长因子对干细胞进行处理,使它们分化成能形成骨骼或软骨的造骨细胞  相似文献   

5.
正"身子骨"不是简单的文学修辞,而是道出了一个人体生理的秘密:身体健康,落点在"骨"上。对于女性来说,一生都要养骨,而且有几个关键点。0~29岁:增加户外活动,多吃奶制品30岁以前,都是骨量的储备期,到35岁,骨量储备会达到自身的峰值水平。在30岁以前,骨量储备得越多,以后能"用"的骨量就越多。中国女性的"护骨"应该从0岁就开始。首先,要适当运动,增加户外活动,接受足够的日晒。因为经常锻炼有助于增加骨骼压力,促进造骨细胞形成,保护骨密度,而增加日晒,则有助于维生素D的合成,从而有利于钙的吸收。其  相似文献   

6.
《科学生活》2009,(10):34-35
人体的健康是多系统有机协调的结果,不能割离开来。骨肉相连,肌肉作为骨骼最为邻近的组织之一,是骨与骨连接的纽带,骨骼和肌肉一辈子唇齿相依,肌肉强壮则骨骼健康,肌肉劳损则骨骼遭殃。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骨质疏松症?简单地说就是骨的整体成分减少了。骨的整体成分是什么呢?它包括有骨纤维、骨细胞与矿物质。骨骼中,矿物质约占骨重量的60%,而矿物质中的主要成分是钙。所以如果发生了骨质疏松症,骨的整体成分减少了,钙的成分也必然减少。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孙良阁主任医师说,目前,检查骨质疏松的手段中,如骨密度测定、骨X线拍片检查等,均是以矿物  相似文献   

8.
涂小林教授从事骨发育、骨再生研究近 20 年,提出"骨细胞作为靶向细胞调控干细胞命运、成骨和破骨细胞分化、骨稳态"的假说,发现骨细胞重要生理功能,对 Wnt 和 Notch 信号等的研究走在世界前沿.2014 年他加入重庆医科大学,组建骨发育与再生科研团队,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研究.涂小林教授致力于了解成骨细胞发育分化机理,开发骨的合成代谢药物,以及开展 3D 打印修复骨缺损和病变组织,攻克再生医学难题.  相似文献   

9.
王健 《中国科技信息》2007,(14):179-180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及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为特征的疾病。雄激素在骨骼生长代谢、骨量维持及抗骨量丢失等方面均起到重要的作用,雄激素过量及不足均会影响骨骼系统;而雌激素亦与男性骨质疏松症密切相关。笔者认为利用性激素治疗男性骨质疏松症可明显改善骨质疏松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百科知识》2005,(1S):46-46
瑞士科学家发现,一些聚合物和陶瓷材料构成的新复合材料便于逐渐被人体吸收,于是以它为材料研制出一种像骨头一样坚硬而又有小孔的新型人造骨。用这种人造骨替代断裂的骨骼,能够让骨质细胞迅速生长,人造骨自身却随着骨质细胞的不断成熟而“溶解”,并最终给发育好的新骨骼让路。  相似文献   

11.
醋酸钙的保健及医疗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钙是人体生命之本 钙是人体生命之本,每个器官的细胞都含一定量的钙,且细胞壁内外钙离子浓度差必须保持一比一万的比例时,细胞和器官的功能才能正常,否则细胞和器官功能不正常就会生病。钙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约占体重的1.5~2%,其中99%在骨骼和牙齿中,1%呈现离子态在血液和软组织中,并通过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作用,与骨钙维持动态平衡。离子态钙虽少,却在人体各项生理作用和生物化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1/沙门氏菌融化人体骨骼沙门氏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病原菌之一,通常人们食用鸡肉时可能感染沙门氏菌,它们会逗留在肠胃区域,导致多日腹泻和胃绞痛,但有时它们会抵达人体骨骼,尤其是支持血液供应的腿骨,感染导致患有骨髓炎,"融化"骨骼,或者分解骨细胞成液体。2/布鲁氏菌缓慢地分离人体脊椎人体感染布鲁氏菌通常是通过食用软质乳酪和未杀菌牛奶,感染这种病菌的概率很低,如果人们饮用巴氏杀菌奶,感染概率极低。但不幸感染的话,一种可怕的慢性病将持续终生,最终将使你的脊椎分成两半。  相似文献   

13.
瑞士联邦综合理工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开发出一种可替代断裂骨骼的人造骨,它能够让骨质细胞迅速生长,自身却随着骨质细胞的不断成熟而“溶解”,并最终给发育好的新骨骼让路。  相似文献   

14.
动物骨骼标本,使生物课常用的一种教具。蛇骨极小,骨与骨之间连接着比较多的软骨,如用解剖法制成一般的骨骼标本十分困难。经过取材、处死、剥皮、去肉、脱脂、漂白等步骤制作,将它们制成骨骼标本,可使骨与骨之间保持自然连接,标本更加完整,也可以将骨骼制成精美饰品,具有很大的市场价值空间。  相似文献   

15.
四肢深度烧伤合并骨骼及大关节损伤,临床上不多见,由于骨骼和关节等结构的外露,组织毁损严重,治疗困难。最近我们治愈了一例右下肢火焰烧伤4%III°—IV°、右膝关节骨及软组织坏死,合并严重感染的病人,治疗经过及体会如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详细描述了中国辽西热河群部分恐爪龙类化石的骨骼与皮肤衍生物形态。本研究:1) 提供了有关辽宁恐爪龙类最详细的骨骼学信息;2)提出了羽毛演化的一个新模型;3)综合地分析了虚骨龙类的系统关系;4)分析身体不同部位的信息对复原系统发育的影响及虚骨龙类各个演化阶段身体不同部位的相对演化程度;5)讨论了虚骨龙类的演化趋向,尤其是和飞行起源相关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一种无机元素。正常人体内钙的含量为1200--1400g,约占人体重量的1.5%一2.0%,其中99%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另外1%的钙大多数呈离子状态存在于软组织、细胞外液和血液中,与骨钙保持着动态平衡。机体内的钙,一方面构成骨骼和牙齿,另一方面可参与各种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影响各个器官组织的活动。  相似文献   

18.
正全球关节炎患者人数欧洲有3900万,美国有1600万,亚洲有2亿,全球共有4亿人患关节炎。不少国家为此耗资相当大的医疗费用,如德国每年花费8亿欧元,美国每年花费33亿美元,全球每年更是消费60亿美元。因此,关节炎与骨骼健康已成为全球公众的一个大问题。连接骨骼的关节被软骨包围着。人的软骨好像天然的软垫能起保护作用。骨与骨之间留有的滑液可润滑骨骼、防止骨与骨的直接摩擦。如果软骨生长的速度赶不上摩擦的速度,  相似文献   

19.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儿科常见的慢性营养缺乏性疾病,以钙磷代跗失常和骨样组织钙化不良为特征,严重者发生骨骼畸形,神经肌肉功能受到影响,机体抵抗力低下,以致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大鼠不间断奔跑对生长期骨骼健壮性的影响。方法:将24只4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间断跑台运动组及不间断跑台运动组)。间断和不间断跑台运动组分别进行7周,每周5次,每次6 min间隔10 min的跑台运动。实验后取大鼠后肢胫骨进行骨矿含量以及三点弯曲实验,及测定大鼠骨骼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不间断跑台运动组大鼠的降血钙素、甲状旁腺激素、碱性磷酸酶、骨钙素比运动前明显降低,而脱氧吡啶啉、最大载荷、弹性载荷以及除骨灰度外的骨矿含量指标都显著增加;间断跑台运动组的弹性载荷显著高于对照组和不间断跑台运动组,而最大挠度则显著低于不间断跑台运动组。结论:不间断奔跑能够提高生长期大鼠骨骼胫骨的骨矿含量,增强大鼠骨骼的生物力学特性,提高骨骼的抗变形能力和抗断裂能力,增强大鼠骨骼的健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