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晚年的思考     
曹禺 《全国新书目》2010,(21):46-46
《曹禺自述》由曹禺生前日记、书信、散文等连缀而成,从中读者不仅可以体会到他在创作《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剧作时的心境,还可以了解曹禺在漫长岁月中的人生经历。书中从他的童年、求学经历、创作过程、家庭生活、个人情感、友人交往等侧面展开,展示了曹禺在各个人生阶段中跌宕起伏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曹禺     
《出版参考》2008,(1):M0002-M0002
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1910年9月24日生于湖北潜江县。曹禺的生母在曹禺出世的第三天即去世。曹禺是在继母和保姆的抚育下长大的。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曹禺的生平与学术成就进行了简介,着重展示了曹禺通过利用图书馆读书、学习和创作的经历,并探寻他从读书中所悟出的治学方法。  相似文献   

4.
大树 《湖北档案》2004,(8):38-39
1933年夏,一位目光炯炯的圆脸青年将他的处女作《雷雨》交给了《学季刊》。郭沫若读了这部剧作深感震惊,盛赞这是部“难得的力作”,称作曹禺“在中国作家中应该是杰出的一个”。伴随着这部力作的问世,曹禺还与清华园的一位纯情少女演绎了一首绚丽的初恋曲。  相似文献   

5.
1972年6月14日沈从文致信身处困境中的陈蕴珍(巴金夫人萧珊),表示对巴金一家境况的关切,信中同时又介绍了自己及北方一些熟人的近况,其中提到曹禺时,他这样写道:"曹禺闻也患心脏病,住协和医院.本说拟写什么张秋香剧本,或许又过了时,就搁下了."[1]150沈从文不经意间给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曹禺曾拟写一个名叫张秋香的剧本.在曹禺目前已公开的文字里,虽尚未见到他本人的有关说法,但我认为,沈提供的信息应该是可靠的.因为书信作为私人文件,易于保存真情实况,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它常常能在琐碎的事情中透露某些公开材料中不易见到的珍贵史料.沈从文与曹禺之间相互熟悉.早在1937年,沈就曾在《大公报》上发表《伟大的收获》一文,高度评价曹禺《日出》一剧的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1960年9月曹曾就《卧薪尝胆》(后改名《胆剑篇》)一剧中的若干历史问题向沈从文请教,沈于同年9月16日曾复一长信详细介绍了战国时期吴越社会各方面的状况.1961年沈还曾致信曹禺,对《卧薪尝胆》一剧提出过修改意见.1972年沈从文与曹禺两人同居北京,或许是在某一个偶然的场合(很可能就是在协和医院,因为沈前信中曾说道,"曹禺闻也患心脏病,住协和医院"),沈曾亲耳听曹说过自己想写张秋香,当然也有可能是听其他熟人说的.但不管怎样,我觉得,沈的说法应该可信.  相似文献   

6.
吕恩 《兰台内外》2006,(6):48-48
万昭是曹禺和第一任夫人郑秀所生的女儿。近日,她向我谈起了曹禺老师70年前写《雷雨》的那段经历,也是郑秀和曹禺恋爱史中一段美好的追忆。  相似文献   

7.
纪念曹禺和任何一位戏剧大师一样,我们真正想纪念的不是这个人曾经存在,而是反思他带给后人的影响和启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曹禺的剧作如实地呈现现代人的生存心理,演绎着在他们身上发生的梦想与现实、驯顺与突围、伦理道德与个体的内在冲突。上述特征使曹禺的前期剧作从对时代的简单复制走向了对民族文化和历史的深沉思考,从而超越了历史的局限,刷新了对乱世中的国人的抒情表现。  相似文献   

9.
曹禺(1910-1996),著名剧作家。中国现代文坛有“鲁郭茅巴老曹”一说,老是老舍,曹就是曹禺。曹禺原名万家宝,字小石。祖籍湖北省潜江县,生于天津。其父曾任黎元洪总统的秘书,后常年赋闲在家。曹禺幼年丧母,原来的姨母成为继母。曹禺没上过小学,延师在家,诵经读史。曹禺小时候聪明过人,  相似文献   

10.
<正> 在湖北省潜江市市区中心东风路,有一幢四层高的现代建筑,这就是“曹禺著作陈列馆”。陈列馆分三个陈列厅,分别展出了曹禺先生的创作道路、曹禺著作的传播与影响,全国书画家为陈列馆捐赠的墨宝。包括了曹禺先生创作、  相似文献   

11.
一个人的成名离不开媒体的宣传与塑造,没有传播就没有影响。天津是曹禺出生、成长、成名的地方,曹禺在天津成名,天津报刊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曹禺在成为一个剧作家之前,有过一段时间的演员经历,曹禺回忆说":一个写戏的人如果会演戏,写起戏来就会知道演过戏的好处。"[1]这段演出实  相似文献   

12.
借由曹禺百年诞辰之机,重新登上舞台的四部人艺作品都在回归经典;而另一方面,在中国发展了近30年的实验性“先锋话剧”正在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3.
大树 《四川档案》2005,(1):16-17
1933年夏,一位目光炯炯的圆脸青年将他的处女作《雷雨》奉献给了《学季刊》。两年后,学泰斗郭沫若读了这部剧作深感震惊,盛赞这是部“难得的力作”,称作曹禺“在中国作家中应该是杰出的一个”。伴随着这部力作的问世,曹禺还与清华园的一位纯情少女演绎了一首绚丽的初恋曲。  相似文献   

14.
1985年是中央戏剧学院建院35周年,也是国立剧专50周年校庆."小疯子"朱家训拜见了自己的老师曹禺,也会见了同班同学叶子和"大疯子"凌子风.盈盈水,师生情,风风雨雨、坎坎坎坷坷50年,别时难舍相见更欢,酸甜相间更有味.朱家训走到曹禺老师身边问:"万先生,你还记得我否?"曹禺先生一愣,望了朱家训一会儿,笑着说:"你不就是第一届那个最小、最顽皮的学生小疯子朱家训吗?"此时,凌子风走来,曹禺对着他说:"您,我就不说了,著名的大导演."凌子风忙说:"哪里,哪里,您永远是我的先生,我也永远是您的学生.孙猴再闹也离不开您的手心啊."曹禺十分激动,拉着叶子、朱家训、凌子风等第一届学生说"留个影吧,50年啦,不易啊!"  相似文献   

15.
《文汇报》副刊《笔会》原主编、高级编辑徐开垒在长期的编辑创作生涯中,结识了众多的作家、艺术家以及普通作者,细心积累了大量的来往书信.其中有不少重量级名人,如巴金、叶圣陶、冰心、沈尹默、丰子恺、赵朴初、艾青、曹禺、郭绍虞、钱君匋、柯灵、唐弢等诸位先生的珍贵书信.在他的晚年,曾经四次向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以下简称为“上图”手稿馆)捐赠作家书信和自己的书稿,合计254件,其中书信达180余件.  相似文献   

16.
巴金  李致 《出版参考》2007,(6):36-36
李致是巴金的亲侄子.李致从小丧父,过继与巴金。李致称巴金为四爸(巴金在兄弟中排行第四),在信函中称巴金为爸。李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曾主持过四川省出版局的工作.担任过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现为四川省文联主席。巴金从1955年到1994年给李致的信件有300多封.除在“文革”中被“造反派”拿走和丢失的50多封.还有250多封。李致将巴金给他的200封信函汇集成书出版.书名为《巴金的内心世界》,信函全都有影印件,从中也可看到巴金的手迹.其修改的文字亦显现其中。信函的内容流露了巴金的真情心境.反映了巴金对社会的观察和他的道德观念。这本书是非常宝贵的历史材料.也是著名作家的重要文献。下面摘录巴金给李致一些信函的文字: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新闻周刊》2006,(26):79-79
话剧《北京人》描写了旧中国的一个封建大家庭从家运旺盛逐步走向衰落,直至彻底崩溃的过程。在这个封建家庭内部,曹禺着重刻画了曾家祖孙三代人之间的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18.
王仰晨与曹禺两位先生的交往,如果算上他们晚年失和的一段时间,大约有五十五年历史。这里所说的“晚年失和”,也许并非确切,下文将会谈到。据王仰晨回忆,他与曹禺相识于话剧《北京人》初版之前,那时曹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王在南方印书馆(从上海迁到重庆)的印厂任工务主任,曹曾有信与他商讨剧本的出版时间。那个剧本,好像写作于1940年,1941年由重庆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这家出版社是巴金先生主持的,王与巴金相识,大约是在同时稍晚。王曾在旧文中说到,1943年秋在桂林,巴金曾兴致勃勃地邀他去观看《日出》的上演,曹也曾多次向他盛赞巴金。4…  相似文献   

19.
从“伦理道德与个体的两难选择”这一视角出发,我们发现离我们相当遥远的故事与自我的存在处境息息相关,它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时常演绎在我们自身的文化与个人的无尽冲突中的心理现实。这使曹禺剧作获得了现代性,因为这个“过去”的故事讲的是“现在”和“未来”的“人的存在”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刘麟 《出版史料》2006,(4):97-101
巴金在文化生活出版社(简称“文生社”)担任总编辑之职时,对于新起的作家的扶植,例如主动替素不相识的作者收集在报刊上发表的作品,编印成书,常为人称道;对同辈朋友的主动关心,无论叫做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都好,例如1940年代为曹禺编辑戏剧集,也传为美谈。这类编辑工作是非常琐碎的,占用的时间着实不少,而他又事必躬亲,连撰写广告之类,都不愿委诸旁人之手,他的至诚是无可挑剔的。当年他就为《曹禺戏剧集》写过广告,知道这件事的,现在恐怕没有几个人了。我藏有一小册1945年用土纸印行的“文生社”出版的书目,其中载有这则广告的全文,特抄录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