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珊 《中学教学参考》2009,(18):143-143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虽说如此,但教师的心灵摆在阳光下也未必是灿烂的,也会有阴影的那一面。  相似文献   

2.
李珊 《中学文科》2009,(18):143-143
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虽说如此,但教师的心灵摆在阳光下也未必是灿烂的,也会有阴影的那一面。  相似文献   

3.
<正>俗话说:人无完人,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更是如此。我想如果将学生优秀的一面看作是阳光的话,那么他不足的一面、他们的缺点就是阳光下的阴影,而这一面恰巧是被学生刻意隐藏起来的角落。作为老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足,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完善自己。一、练就慧眼,用爱来引导学生正视自身的缺点中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认为:教育不能没有感情,没有爱的教育,就是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感情,没有  相似文献   

4.
阳光与阴影     
传说中的上古时期,天地一片混沌,盘古一斧劈开天地,诞生了日月,世界便有了光。有了光,自然也就有了影,自此,黑白便开始分明。阳光与阴影是一对相生又相克的矛盾体。阳光热烈、明亮、通透地洒下来,于是阴影展现出羞愧的轮廓。阴影怯懦、森然、鬼祟地藏在物体背后,巧妙地避开阳光的审视与灼烧。阳光与阴影的界线明晰而深刻。很多时候,选择阳光还是阴影,会成为人生重要的课题。选择站在阳光下,便选择了顶天立地的姿态,更选择了一份沉甸甸的担当与承受。"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相似文献   

5.
"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21世纪人才的四大支柱,也是学校教育的责任和主题。而学生能否正常发展和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人的心理品质中有阳光、向上的一面,也有阴暗、消沉的一面。问题学生之所以有"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其心理因素中阴暗、消沉的一面多于阳光、向上的一面,他们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别人存有戒心,对学习没有上进心。当这些心理长时间沉淀下来,得不到及时的转化,得不到阳光的"滋润",就形成了"问题",  相似文献   

6.
今天读了《一堂阅读课》,我感到这是洋溢着人性和理性的课堂,是荡漾着孩子们生命灵性和个性的课堂,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沃土与乐园。它的突出之点在于:一、凸现人文教育,培植美好人性语文教育首先应凸现其人文性,学生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来启迪心智,陶冶情操,塑造品格,丰富人文素养,夯实人性根基,培植美好人性。我们知道,人性中有美好的一面,也难免有丑陋的一面,“把脸一直向着阳光就见不到阴影。”这节阅读课老师总是在尽力发掘、召唤和培植美好的人性,而并不去纠缠人性中丑陋的一面。比如老师引导学生评价后妈,先让学生认识到辛黛瑞拉的后妈“…  相似文献   

7.
教师在与幼儿互动的时时刻刻都会通过其日常评价给予幼儿即时的言语和非言语的反馈.这些反馈有时像阳光照耀着幼儿的发展,激发他们的探究动机,增强他们的自信,塑造他们的个性;有时则像阴霾笼罩着幼儿发展的天空,压抑着他们的天性、潜力,甚至使其自卑而沮丧,留下挥之不去的阴影.正如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  相似文献   

8.
对话理念支持下的新课程教学和语文教学的对话性,需要"把提问的权利还给学生",其发展的最高层次在于让学生自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学生的内在差异,其提问也存在较大差异,对于直指要害、切合教学预想、与多数人不谋而合的提问,教师因为有较充分的预料和准备,处理起来游刃有余.但面对学生的"奇谈怪论",不少教师就会感到无所适从,有时一面加以倡导,一面又下意识地限制、回避,或者干脆"顺其自然"、"跟着感觉走",导致"学生提问"与后续教学的异化,学生质疑能力反而"缩水".  相似文献   

9.
过滤阳光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阳光下.阳光给了我们温暖和力量,给了我们追求理想的动力和勇气.但是,"阳光"有时也需要过滤.  相似文献   

10.
阳光     
<正>"阳光"从来都是具有多重意义的一个词。它在物理学里,是一段光谱;在天文学里,是来自太阳系遥远光年之外恒星的光芒。它日夜无休,照耀在每个角落。也正因为此,它常常成为"希望""快乐""温暖"的代名词。它被写进歌词,被写进小说、诗歌、散文,它是驱走阴霾的光明使者,是黑暗的对立面,它让食人怪变成石头,也灼伤小人鱼的皮肤。因为有阳光,所以也有了阴影,当我们颂赞阳光时,总是绕不开凸显出阳光的黑暗和阴影,接受和面对这样的黑暗,在黑暗  相似文献   

11.
我们都喜欢阳光,阳光是世界万物的生命之源,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朝气和蓬勃;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愉悦和舒畅;有阳光的地方,就会有魅力的希望。教师用自己无穷的乐观、全部的爱心、温暖的语言、睿智的幽默培育着学生。他们每一个人不都是一缕阳光吗?做一个阳光老师,永不在学生心中留下阴影、病痛,带给学生健康和快乐的阳光。陶行知说:"教育能造文化,则能造人;能  相似文献   

12.
我喜欢站在山顶上,看整个城市匍匐在我脚下,用所有人的悲喜去感动高高的苍穹,看阳光笔直洒下来,镂穿我的灵魂。从小,我就喜欢从各种角度去看待事物,有时能看出大海波澜的一面,有时能看出鲜花斑斓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说到管理,人们常常以为就是管、管住、管好,而忽视"不管".其实"不管"也可视为管理的一面,管与"不管"是管理的一体两面.作为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也要关注与重视"不管",并且有时要学会"不管".  相似文献   

14.
[文题]一位外国摄影家说:"生活中的一切无非是光和影,当你看到一束光线从窗户射进,你要立即想到其阴影,两者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位中国诗人说:"有人在阳光下/低着头只看见阴影/有人在阴影里/往往看见全是阳光。"看来,"光和影"跟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而不同的人对此的认识也不尽相同。你对此是怎么认识的?有什么富于个性的体验?请以"光和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正>①"背对太阳而立,为的是不让别人看见自己的阴影。"正常情况下,每个人总是想把美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就如同孔雀开屏为的是绽放美丽。但是展示美好的一面就必然隐藏不好的一面,就必须学会包装,而这个包装常常以"斯文"为标签。斯文者,修养也,文质彬彬。装者,刻意修饰,精心打扮。②底气不足、内心发虚、  相似文献   

16.
正语文课堂历来是最能让学生开心活跃的。可初中阶段学生有时往往会弱化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有时语文课一片沉寂,缺少了青少年本该有的"阳光"。如何重拾学生语文课的热情,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是中学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一、吸引学生注意力,为语文教学奠基初中生正值青春年华,他们对许许多多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和热情,有时甚至往往会被本不属于他们的"美好"所迷惑,上课走神想其他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事。如果教师上课不能吸引  相似文献   

17.
"阳光教育"是一种教育目的."师范教育"是为了培养各级各类教师,"职业教育"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将来更好地从事某种职业,而"阳光教育"则是为了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阳光学生"而进行的教育. 阳光是光明、公正、温暖、热情、自信、生机、力量的象征."阳光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这些品质的人.  相似文献   

18.
谢梦瑶 《广西教育》2014,(25):58-58
正现在的学生承受着很多压力,例如,来自学校、家长和社会的压力,导致有的学生出现自卑、焦虑等不健康的心理,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教师如何将爱和关怀更好地传达给学生,让师爱的"阳光"照亮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使学生能够茁壮成长呢?结合班级管理实际,笔者进行了"阳光教育"的实践探索。一、展示"微笑的阳光教师"形象印度诗人泰戈尔说:"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当你微笑时,世界爱上了你。"微笑是教师最动人的表情。笔者是一个爱笑的人,常常在课堂上和学生们开玩笑,有时还会自嘲一下自己的小失误。在和学生会心一笑间,笔者能够感受到  相似文献   

19.
我校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地处城郊结合部,90%是农民工子女.根据学生来源情况,结合学校文化发展的历史,切实深化素质教育指导意见.以"阳光德育"理念为指导,创建"阳光体育"学校,努力实现阳光管理,创建阳光文化,营造阳光氛围.实施"阳光体育"工程,努力打造"自信、和谐、幸福"校园,旨在使学生成为"自信、阳光向上"的孩子,使学校成为充满阳光与快乐的幸福家园.现就我校三年来开展活动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贯彻"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全面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现就农村小学如何因地制宜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谈一点浅显的看法.一、让学生主动地走向操场1.提高学生对阳光体育的思想认识.开展阳光体育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身心健康是一个人成才的物质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即使学问再高,本领再强,也谈不上有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