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班级文化是指依托班级载体来反映和传播文化的现象。它是以班级为主要活动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班级物质环境、价值观念和心理倾向等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它的形态包括以教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物质文化,以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为主的班级行为文化,以班级组织与规章制度为内容的班级制度文化和以班风、学风为主要内容的班级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
班级文化建设具备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三个层次。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具有集体主义在班级空间的具体表征,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观呈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文化途径。但班级组织特质使班级文化建设缺乏内生动力,外在系统支持缺失使班级文化建设缺乏实践高地,辅导员认识不深使班级文化建设缺乏外在推力等,应以班级为中心,着力于班级文化的三个层次,构建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协同路径。  相似文献   

3.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层组织.班级文化是学生以学习和交往为主要形式的教育微观社会形态。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班级文化.在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抓好班级物质文化环境、班级制度文化环境、班级行为文化环境、班级精神文化环境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班级文化在育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实践和感悟,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阐述了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方法和措施,以此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5.
班级文化在育人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结合实践和感悟,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方面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阐述了在班级文化建设方面的方法和措施,以此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  相似文献   

6.
班级文化是班级建设的一个灵魂,也是班级健康发展的保障。班级文化体现一个班级班貌,是班级意愿,班级形象,是班级精神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和班级物质文化的高度统一体,是增加班级凝聚力的助推器。因此,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必须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宿舍文化入手,以生为本,增强学生的班级主人意识,增强辅导员的班级文化建设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钟莹 《广西教育》2010,(21):75-76
本文以就业为导向,对中职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核心价值观、主要内容,以及中职班级文化建设的途径和原则进行了理论结合实践的分析.重点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分析了中职特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8.
史延虎 《教书育人》2014,(11):70-71
正如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身的文化,一个班集体的发展同样离不开班级文化氛围的熏陶。所谓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所创造与形成的精神气候、文化氛围以及承载它们的活动形式与物质形态。班级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对学生有着巨大的影响和作用。和谐的班级文化不仅能为学生的素质提升创设良好的氛围,还能对形成一个健康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努力构建积极、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多方式进行综合治理与协调发展。班级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现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部分学校和班主任片面重视班级物质文化的建设,而对班级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做的还不够。如果说,物质文化强健了班级文化的“筋”和“骨”,那么班级的健康发展还需要充满文化气息的“气”和“神”。所以,班级文化建设应该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分别加强外显层面的物质文化、中间层面的制度文化和深层面的精神文化建设,“三方面”要并驾齐驱。  相似文献   

9.
班级是学生最重要的成长环境之一,学生的全面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班级文化,因此小学班级文化创建策略的课题研究越来越受重视.班级文化可以分为班级物质文化、班级制度文化、班级精神文化、班级活动文化四个方面,因此必须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建设.  相似文献   

10.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主要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班级风气、学习风气、人及环境和行为规范等,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班级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方面,物质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制度文化是推进班级文化建设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青 《职业技术教育》2006,27(20):89-90
班级文化在班级管理中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调控作用。根据职业学校的特点,班级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是:美化班级环境,创建物质文化;制定规章条例,创建制度文化;明确基本理念,创建精神文化;设计职业生涯,创建职业文化。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是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载体,作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班级文化,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塑造出积极向上的班级精神,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为提升在校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质,为顺利就业做好铺垫。同时应积极推动和谐校园文化的构建。在此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从理论策划和实践操作两个层面就如何进行企业化班级文化建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心理文化建设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因素,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良好班风的形成都有极大的助推作用。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班级心理文化建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主观体验、加强积极人格特质的培养,以创设积极的班级环境为目标,在观念视角层面、实践操作层面和学生个体层面,都具有重要而独特的功能。从发挥辅导员的人格魅力、开辟"微"时代班级心理文化建设新领地、开展体验式班级团体辅导活动、建立学生干部轮换制等方面探析了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加强班级心理文化建设的若干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已在全球广泛开展,一对一环境中的班级文化建设已逐渐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在对当前班级数字空间建设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构建了包含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对一班级文化建设四要素模型,并对该模型的界面设计、模块设计、在线活动设计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网络星星榜工具,并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讨了该工具对班级文化建设中班级凝聚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当下学校教育强调知识的严密、完整、系统化,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和学习的过程,忽视了学生的精神成长。陶冶是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主要手段。发挥陶冶的教育作用,须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聚焦学生精神的成长;注重真、善、美环境的创造;重视学生内心实际体验。  相似文献   

16.
2003年后,我国高校进入后合并时期。后合并时期高校校园文化难免存在排异和冲突。作为校园文化的最高层面和主体部分———校园精神文化的冲突是造成高校不能实质性融合的主要症结所在。校园精神文化和谐形象整合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综合考虑制约合并高校精神文化整合的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及地区文化、合并高校的传统和性质、员工的素质、决策者的追求等主要因素;在价值观上,坚持为教师创造机会、为学生创造价值的价值主张,在理念上,要以创新为导向,把创新作为大学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管理制度上,要建立一整套新的规章制度。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精神的存续,世界一流大学具有独特的文化品性。然而,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却陷入了大学精神式微、具象层面的制度崇拜,热衷于"运动思维"等文化困境,危及一流大学的文化根基与文化机理。要走出困境,我国大学需要文化突围:必须以关怀人类发展和增进知识为使命,重塑一流大学的文化根基;培育日益进取的竞争文化,激发一流大学的文化活力;培养冒险创新精神,激活一流大学的文化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阐述建设高校和谐校园文化,要把握住其着力点,具体说,其根本是坚持"一个引领",即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其保证是完善"两种制度",即完善领导机制及规章制度;其关键是加强"三项建设",即建设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地域文化和地方高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两个子系统,分别以不同形式发挥着文化育人的功能。地域文化和地方高校文化建设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下面临新的挑战,二者的相互交融,良性互动将为各自的创新、发展,形成特色,增强竞争力创造新的动力。地方高校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地域文化依托地方院校的人才、科研实力和大学文化的引领、服务和辐射功能得以传承、创新和弘扬。  相似文献   

20.
学校是文化阵地,理所当然应该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把文化立校兴校强校的理念贯穿于整个学校一切事务中,提升学校的品牌,建设师生成长发展的精神家园。关键在于营造学习氛围,创建学习型团队,以学习引领文化建设,创新活动载体,形成共同愿景,以有形带动无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