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续) 四、工程技术中心模式 工程技术中心是从事重大装备研制、工业性试验、新技术推广以及系统化、工程化、配套化开发的组织。在国外,工程技术中心是进行技术创新、实现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已建成国家级、地方部门级、大型企业(集团)级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工程院是其最高机构。  相似文献   

2.
一、从<工程技术百年颂>看中国人的创造力 2002年2月8日,<科学时报>上登出了时任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的长篇署名文章<工程技术百年颂>.文章以智者的眼光和大家风范,总览20世纪全人类的科学技术进步史,在历数100年来使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之彻底改观的一系列重大工程技术成就后,又逐项点评了由中国工程院组织的"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推选活动的结果,读后使人们既感受到20世纪全世界科技进步的澎湃狂涛,又为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景象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3.
机械学、摩擦学专家、西安交大博士生导师谢友柏是我国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我国在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终身荣誉.谢柏友教授195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内燃机制造专业,并留校在机械原理及零件教研室任教.1959年任讲师;1965年任教研室副主任;1979年任副教授;1984年任润滑理论及轴承研究室主任,同年西安交大被批准设立机械学博士点,任该点首任博士导师;1986年任教授;1988年研究室扩充为研究所,任所长迄今.曾任校学位委员会委员、学术委员会委员等职.1979年中国机械工程学术摩擦学学会成立后,谢友柏第一、二、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1992年任理事长;同时担任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他还兼任《摩擦学学报》副主编、《机械工程学报》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04,(5):F002-F002,1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1952年生于甘肃兰州,1976年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水泥工艺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并相继在南京工业大学、东北大学获得硕士、博士学位。徐德龙教授长期从事硅酸盐工程及相关学科基础理论与工程技术的研究、推广和教学工作,是我国在该领域的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相似文献   

5.
正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又添了新成员。2015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公布新增院士名单,两院共新增131名院士,60岁以下的新增院士占八成以上。至此两院院士超过1600人。作为2014年6月两院院士大会修订章程后的首次院士增选,本次增选的院士身上有哪  相似文献   

6.
今科 《今日科苑》2006,(2):16-20
大家都知道中国科学院是我国科学技术领域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国家科技发展的战略方面军。它和中国工程院一起为国家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及为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巨大的贡献。 2005年刚过去不久,据悉, 中国科学院获得了累累的科技成果。这些科技成果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在高新科技的引擎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并且让我们认识到“科技改变人类”这句话是个实实在在的真理。  相似文献   

7.
《科技广场》2003,(2):6-7
由中国工程院组织的“20世纪我国重大工程技术成就”的推荐评选活动,不久前揭晓。历时一年的这项群众性活动,参加者中有部分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有中国科协所属有关学会、协会和研究会以及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等。经过广泛的征集、筛选与评审,最后从近300个推荐项目中评选出25项,作为20世纪我国工程技术成就的杰出代表。这次评选结果给人们展现出一幅如此恢弘的盛景:从20世纪初的京张铁路、玉门油矿,到三十年代的钱塘大桥;由六十年代的大庆油田、“两弹一星”,到八十年代的杂交水稻、九十年代的高性能计…  相似文献   

8.
<正>中科院学部成立于1955年,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负责对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计划和重大科学技术决策提供咨询,对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提出研究报告,对学科发展战略和中长期目标提出建议,对重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机构的学术问题进行评议和指导。中科院院士从全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中选出,每两年增选一次。全体院士大会是学部的最高组织形式,学部主席团是院士大会闭会期间的常设领导机构,由中科院院长担任学部主席团执行主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工作于1月1日正式启动.增选名额仍为60名,与2009年一致。“院士”一直是科研人员头顶上最耀眼的光环,增选院士和标准一直以来备受关注。此次院士增选,中国工程院严格把关,强调候选人工程技术特点、关注增选院士的学术道德、关注边缘学科的候选人……以求保证院士增选工作的权威性与公平性。  相似文献   

10.
《学会》2021,(8)
正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福建研究院于2018年6月成立,是中国工程院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设立的公益性、咨询性学术研究机构,是省院共建的工程科技高端智库,在省院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工作(挂靠福建省科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名誉主席、院士周济、时任福建省省长唐登杰共同担任组长。福建研究院设学术委员会和工作机构,研究院办公室设在福建省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是国家自然科学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的综合研究中心.由我国优秀科学家的代表——学部委员组成的中国科学院各学部,是这个最高学术机构的主要体现和标志.学部委员代表着我国科技队伍的水平和声誉.多年来,许多学部委员作为我国现代科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奠基人,和全国科学家一起,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以此赢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普遍敬仰和尊重.  相似文献   

12.
6月23日上午,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在京开幕。这次两院院士大会,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团体召开的二次盛会。大会的主题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发挥国家科学技术思想库作用,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13.
2月2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璀璨,鲜花如簇。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7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并行计算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金怡濂获得200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相似文献   

14.
今年五月十日至二十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科学院第四次学部委员大会,是我国科技界一件有深远意义的大事。这次大会的重要成就,是实行了中国科学院的体制改革。参加大会的有三百三十二名学部委员。我国自然科学各学科科学家的优秀代表,庄严地行使了学部委员大会作为中国科学院最高权力机构的各项权力,第一次真正参与了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和决策。这次会议宣告:中国科学院不再是一般的行政机构,而是依靠科学家进行领导、特别是学术领导的国家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综合研究中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学院第十三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八次院士大会六月五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包括香港二十位院士和二十一位外籍院士在内的逾千位中国“两院”院士参加了大会。这次两院院士大会是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全国科技大会胜利召开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奋斗目标之后,我国科学技术界和工程技术界最高学术团体召开的盛会。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主持大会开幕式,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致开幕辞。中国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出…  相似文献   

16.
“2005中国生物质工程论坛”1月28日在京举行,这是中国工程院第35场工程科技论坛。由活跃在生物质工程技术前沿领域的两院院士为来自政界、学术界和企业界的180多位代表报告国际生物质科技发展趋势、分析我国生物质工程技术现状,商讨发展我国生物质产业的方针大计。  相似文献   

17.
《科协论坛》2016,(4):4-6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良好的学术环境是培养优秀科技人才、激发科技工作者创新活力的重要基础。近年来,我国学术环境不断改善,为推动产出重大创新成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我国支持创新的学术氛围还不够浓厚,仍然存在科学研究自律规范不足、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人》2011,(2):5-5
季国标中国工程院院士、化学纤维工程技术专家。193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1952年毕业于上海华东纺织工学院,后去德国、英国学习化纤技术。曾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等职,现为国务院国资委专家。是我国化纤工程技术、生产运行和工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奠基者、开拓者和技术带头人之一。  相似文献   

19.
瞿剑 《发明与革新》2013,(11):1+32-33
季国标,化学纤维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国资委专家。193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是我国化纤工程技术、生产运行和工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奠基者、开拓者和技术带头人之一。季国标参与主持了保定化纤厂、南京化纤厂、兰州化纤厂和仪征化纤联合厂的建设,主持拟定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我国化纤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推进机电一  相似文献   

20.
瞿剑 《发明与创新》2013,(11):1+32-33
季国标,化学纤维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国资委专家。1932年出生于江苏无锡,是我国化纤工程技术、生产运行和工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奠基者、开拓者和技术带头人之一。季国标参与主持了保定化纤厂、南京化纤厂、兰州化纤厂和仪征化纤联合厂的建设,主持拟定20世纪80年代、90年代我国化纤发展总体规划。积极推进机电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