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张东 《视听界》2004,(5):71-71
本刊讯2004年中国广播电视期刊专业委员会年会于9月1日——6日在长春举办。年会产生了新一届专委会成员。《视听界》首次被推选为常务理事单位,主编王晓明作为《视听界》代表,成为常务理事。同时被推选出的还有会长、副会长和其他五个常务理事。中国广电期刊专业委员会成员单位近五十家,包括《大众电视》、《上海电视》、《电视研究》、《南方电视学刊》、《西部电视》等面向大众和业界的期刊,这些期刊构成了中国广电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业内外拥有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类期刊提升国际竞争力的三大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致自1995年始,一种不同于《纁望》等传统期刊的新闻类期刊在中国大陆悄然兴起。它们是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广州的《新周刊》、《南风窗》,上海的《新民周刊》等。但是,相对于《读者》、《家庭》、《知音》这些文选文摘类期刊与文化生活类期刊,前述新型新闻类期刊还远非对手;相对于国外的同行,如美国的《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周刊,英国的《经济学家》,我国的上述新型新闻类期刊又还显稚嫩;甚至于相对历史悠久的文学期刊如《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上述新闻类期刊同样不能匹敌。本文所说的新闻类期…  相似文献   

3.
刘艳凤 《青年记者》2007,(18):48-48
从1995年开始,一种不同于《望》等传统期刊的新闻类期刊在国内悄然兴起,如北京的《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广州的《新周刊》、《南风窗》、上海的《新民周刊》等。但是,相对于《读者》、《知音》、《家庭》等文摘类与生活类期刊,上述新型新闻类期刊还远非其对手;甚至相对于如《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等历史悠久的文学期刊,上述新闻类期刊同样不能匹敌。到目前为此,中国几乎没有一份真正能影响主流阶层的新闻类期刊杂志。市场呼唤新闻类期刊,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新闻类期刊业发展,笔者试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国新闻类期刊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晓凌 《新闻传播》2005,(12):59-60,67
《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和《新闻周刊》这四家新闻类期刊占据目前中国新闻期刊市场的大头;《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和《新周刊》分别入选2003年中国最有影响力、最具公信为和最具成长力的杂志:[1]《三联生活周刊》、《新闻周刊》和《南风窗》列广告收入最高的周刊(除时尚类和经营管理类)前三名。  相似文献   

5.
王彦堂 《新闻世界》2010,(12):31-32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时事政治、财经、社会和军事为主要内容的新闻类期刊发展非常迅速,《中国周刊》、《国家财经周刊》等纷纷创刊,再加上原有的《中国新闻周刊》、《南风窗》、《新民周刊》、《环球》等,新闻粪期刊的竞争更加激烈。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时政类期刊作为中国期刊界的一支新军,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讶,虽然数量还不多,但影响力越来越大,其特点也越来越明显。”。与上述新闻类期刊相比,地方的新闻类期刊在信息资源等很多方面都明显不如它们,在市场竞争中难免处于下风。那么,地方的新闻类期刊怎么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东北之窗》在实践中探索出自己的一条路。  相似文献   

6.
3月30日,为庆祝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电视理论月刊《电视研究》20周岁生日而举办的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张振华,中央电视台原副台长、《电视研究》第一任主编洪民生,中央电视台副台长胡恩,中央电视台原副总编辑、《电视研究》副主编赵立凡,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秘书长王锋,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副主任王建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司李建臣处长等,以及在京部分专家、学者,广播电视期刊界的代表,济济一堂,共同探讨《电视研究》期刊乃至广播电视理论期刊的发展与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南风窗》、《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和《中国新闻周刊》这四家新闻类期刊占据了目前中国新闻期刊市场的大头,而新秀《南方人物周刊》则在创刊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发行量飙升至30万份,显露出新闻类期刊巨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新闻期刊越来越成为引人注目的媒介力量,现在,我国的新闻期刊除《南风窗》、《视点》外,基本上是周刊。比较有影响的有《瞭望》、《深圳周刊》、《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民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在目前的初步发展阶段,中国新闻周刊的优点与不成熟并存。  相似文献   

9.
去年1月,北京广播电视报社以“第二次创业”为契机,提出将《北京电视》由月刊改为周刊,并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我。多年的办报经历使我意识到,当前,中国电视业正高速发展,我们已进入一个电子媒体时代,一个巨大的市场向广播电视报业展开———为生活在大都市的北京人提供一份新型的电视周刊有着潜在的市场,谁抓住这个市场,谁就会赢得读者,取得先机。一、首要的问题是市场定位凡事总是想在前做在后,办事如此,办刊也不例外。如果说,《北京电视》周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取得了创办的成功,那么,定位的成功是电视周刊…  相似文献   

10.
当代中国新闻类周刊伴随改革开放历程的推进,与社会转型思潮的变迁同步发展。它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在90年代取得跳跃性的发展,从最初的《半月谈》、《瞭望》,到现在市场销量较稳定的《新周刊》、《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以及《新民周刊》,三十余年间,中国的新闻类期刊以西方同类先导性周刊为典范,历经深化改革不断向前推进历程中的起伏跌宕,形成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新闻期刊类型,并以兼容并蓄、心怀天下的开放性视野,在转型中国的社会发展场域中发挥稳中向好的作用。然而,游走于"时事"与"时尚"两界的定位局限,当前国内新闻类周刊总体发展格局有待提升与拓展。  相似文献   

11.
每年推出一册、共已推出五册的《世界期刊趋势》一书,是由国际期刊联盟在伦敦出版的。该书最新版《世界期刊趋势1999/2000》即将出版,其中对1999年上半段世界期刊发行数量分七类取其前五十名进行排列,主要情况如下: 在妇女类期刊中,美国以《美好住宅与庭园》(月刊,期发行760万份)、《家庭天地》(月刊,期发行500万份)、《好主妇》(月刊,期发行455万份)、《女性家庭杂志》(月刊,期发行454万份)、《麦考尔》(月刊,期发行422万份)占本类排行头五名。中国的《女友》(月刊,期发行90万份)列第二十一名。在电视指南类期刊中,美国的《电视指南》(周刊,期发行  相似文献   

12.
行业动态     
本刊四篇作品在“傲饰杯”全国广播电视期刊优稿评选中获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协会广播电视期刊专业委员会1999年度“傲饰杯”优秀稿件评选及2000年年会,6月2日至7日在泰山市举行。中央、各省市自治区的28家广播电视杂志精选的170多篇稿仲参加了评选.本刊选送的四篇作品全部获奖,其中《学者的底蕴智者的风范》获专访类一等奖,《挑战自然=挑战自我》、《你得有个家》分获通讯类、评论类二等奖;《包拯·焦点访谈·法律尊严》获评论类三等奖。本次会议必将对加强全国广播电视杂志编辑部门及杂志社之间的业务交流、促进…  相似文献   

13.
李武  刘宇 《出版科学》2012,20(3):17-24
基于期刊共被引数据,本研究利用分层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方法考察新闻传播学期刊的集群分布及彼此之间的亲疏关系。数据分析表明:(1)新闻传播学期刊首先区分为新闻传播类期刊和编辑出版类期刊两大分支。(2)在新闻传播类期刊中,《电视研究》和《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两者关系密切,但与其他期刊关系疏远。其他期刊按其亲疏关系又大致区分为两类:以学术研究为主导的研究型期刊和以实践总结为主导的行业性期刊。(3)在编辑出版类期刊中,《读书》和《中国图书评论》两者关系密切,但与其他期刊关系疏远。其他期刊按其亲疏关系又大致区分为三类:科技编辑出版类期刊、以出版为重点的出版类期刊和以编辑为重点的编辑类期刊。  相似文献   

14.
在许多期刊苦于碌碌无为的今夭,《新周刊》以时尚、新锐的姿态出现,无疑成为了一面旗帜。 "尽管时不时地显出纷乱和肤浅,但不能否认其制造和发现时尚的能力"(中华读书网)。的确,就《新周刊》"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这一定位来评判,在"生活"方面,它有比号称"中国第一周刊"的《三联生活周刊》更彻底的地方:就以"新锐"而言,诸如"砸烂电视"等专题,也有周刊期发量最大的《深圳周刊》所不能及的地方。因此,简单地忽视《新周刊》在中国期刊界的独特地位,无疑是不愿正视现实的表现;但反过来讲,正如一个人最大的优点也可能成为最大的缺点一样,离难以捉摸、往往是从一小部分人开始的时尚越近,偏离大众、脱离百姓的可能性便越高。这面旗帜飘得越高,也就有飘得目不可及的可能。在《新周刊》的卷首部分,我们经常看到由该刊组织的一篇篇读者评刊文章,的确,有一些争论,或许让我们更能弄清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我们可以先来简要回顾一下我国时政新闻类周刊的发展轨迹。1998年8月,号称我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的《新周刊》在广州问世。这个一开始只是由三九广告公司和暨南大学新闻学院合作的试验品,是在经历了两三年的风雨之后,几经更名(从《晨报》、《七天》到《新周刊》),最后才成为今天的模式,由广东省出版集团和三九企业集团合办。它起先就以《泰坦尼克号特刊》和《中国不踢球》、《改革开放20年全纪录》、《弱智的中国电视》等策划轰动一时。《新周刊》创办不久,由深圳特区报业集团主办的《深圳周刊》(曾名《深圳风采周刊》)创刊。同年,《三联…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中期以前,国内新闻时政类期刊主要有创刊于80年代初期的《半月谈》和《瞭望》杂志。1993年以后,《南风窗》(创于80年代中,90年代中以后定位于新闻时政评论)、《视点》、《三联生活周刊》、《新周刊》、《新民周刊》、《中国新闻周刊》等一大批综合新闻时政类期刊跃然出世,形成了一个新闻时政的刊群,若干年风雨历炼之后,这批刊物已各具风姿,气候大显。  相似文献   

17.
创刊于1994年的《三联生活周刊》是一本综合性时政新闻类周刊,它和邹韬奋先生在20年代创办的《生活周刊》一脉相承,并秉承了《生活周刊》传统文化的精髓,依托三联书店在人们心中的品牌优势,是一本以知识分子为对象的刊物。因此,从一开始,它便有着自身的优势,有着作为一份精英刊物的责任和使命。也因此,它一创刊,就赢得了人们的关注,受到一致好评,成为中国新闻类期刊的代表。和其他刊物相比,它有一种可贵的人文关怀,没有传统报道的严肃,相反却有中国知识阶层的睿智和个性。从栏目设置上我们就可看出一点端倪。《三联生活周刊》是综合性时政新  相似文献   

18.
(一)放眼望,中国报刊大战于今尤烈。据新闻出版署数据,国内现有报纸已近2200种,期刊8000多种;仅广东省内就有报纸126种,期刊323种。几乎每年都会有报刊中的新锐出现,再加上广播、电视的不断“改版”、扩张,互联网信息的不断入侵,激起一轮又一轮的争战。这是报刊业空前的“繁荣期”,亦是空前的“恐慌期”。作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产业结构中重要一环的新闻周刊,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加盟到了群雄逐鹿的格局中去。在目前中国报刊最发达的北京、上海、广东三地,亦形成了由《瞭望·新闻周刊》、《北京青年报·新闻周刊》、《三联生活周刊》、《新民周刊》、《羊城晚报·新闻周刊》、《深圳风采周刊》等周刊的竞争。为求生存和发展,《羊城晚报·新闻周刊》一直在顽强地找寻和调整自己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丛径  史椰森 《现代传播》2005,(3):109-110
近年来,一批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电视品牌栏目开始引起业界内外的注意。这些栏目特点鲜明,收视率高,持续周期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成为当地观众心中的品牌栏目。在2004年国家广电总局首度立项、委托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组织评选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十佳栏目奖”中,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栏目表现不凡。如黑龙江电视台的《新闻夜航》、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江苏新时空》等。透析这些品牌栏目的成长背景,开掘它们的地域文化特征,对我们研究电视品牌以及运用于实际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一、电视品牌栏目的地域文化特征电视栏目是传承中华文明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周刊类杂志,如《三联生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深圳周刊》等刊物在全国范围内日益走红。这些周刊的成功之路,为其他媒体,尤其是广播电视报类媒体提供了良好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