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史国荣 《教育》2014,(6):48
正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积极语言,这不仅是教师语言表达方式的变革,更蕴含了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即要求老师在教育态度、方法和行为方面具有积极性、建设性、激励性。不同的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情绪和发展影响截然不同:积极语言的教育方式,会使学生产生愉悦情绪,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友善、自尊和自信。反之采用漠视性、侮辱性、惩罚性的消极语言,则会令学生感到厌烦,内心抵制,产生不快情绪,消极地评价自己,缺乏自信心,个人成就感降低。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积  相似文献   

2.
教师在从事课堂教学活动时,其心理品质对课堂教学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积极的心理品质对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教师在认知、情绪和性格三方面的消极心理品质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何小红 《快乐阅读》2011,(22):106-107
学生的性格迥异,心理状态不一。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培养学生打造积极的心理习惯,采用不同的心理教育方式来引导学生消除各种消极的心理,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消除学生不健康的、消极的心理品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是每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其教育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教育方法也是灵活多变的。然而,唯有语文课堂才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主阵地,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选择适当的时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活动,这将对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提高行为的正能量必然要从提高心理品质出发,从根本上釜底抽薪,去除影响行为质量的不良品质。作为班主任必然要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我们必须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消极心理品质,并且采取恰当的措施给予积极的干预。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秋燕 《文教资料》2007,(21):136-138
文章认为,消极心理学取向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过分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削弱教育功效、教育对象与教育者之间关系对立,不利于形成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支持系统等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品质,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应兼顾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与心理问题的化解,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心理健康教育手段应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应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应建立积极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分析学生心理焦虑行为的基础上,阐述武术教学对学生心理干预的方式,通过运用武术教学来干预学生运动学习的实践。结果表明:武术教学对学生心理发展过程具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学生由消极的运动学习状态向积极的方向转变,有助于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寻父母教养方式对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采用"亲子关系诊断测验(PCRT)"和自编"小学生优势品质问卷"对天津市三所学校的410名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尚好;父母教养方式存在一定问题;父母教养方式与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亲子关系中的消极拒绝型、溺爱型与不一致型的父母教养方式是小学生多项积极心理品质的有效预测因素。因此,改善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利于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与父母教养方式关系。方法:采用积极心理品质量表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大学新生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处于中等水平。(2)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总体水平不存在性别、独生子女与否和城乡差异,某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积极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某些维度显著正相关,消极教养方式与积极心理品质的某些维度显著负相关。母亲的情感温暖能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新生积极心理品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陈杰  俸耀旭  张程 《中国德育》2013,(15):62-63
我们发现,当前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普遍消极,家长对孩子的心理发展状态不了解,学生、家长、学校三方在心理健康教育上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认知误区。由此,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和家校共育中心合作,围绕积极心理品质的六大维度开展了通过八大经典德育活动提升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1.
高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消极心理学为基础,主要关注学生心理的消极层面,把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解决作为工作重点,而忽视了学生个体发展中积极的潜能开发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心理学重点关注人的积极品质,是一种积极乐观、充满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它为高校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相似文献   

12.
研究小学生特别是搬迁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品质特征,运用有关积极心理学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实施相应的教育策略,用一种整体的观念来全面把握学生的个性发展,消除因搬迁"暴富"产生的消极心理因素,有针对性地培养搬迁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3.
心理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者按照被暗示的方式活动的过程。教育活动中的心理暗示根据其作用不同可划分为消极心理暗示和积极心理暗示。消极心理暗示会抑制学生的优势与潜力,不利于学生矫正错误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高职教师在我国高职教育事业中承担着重要任务,高职教师的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对高职学生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分析高职教师心理健康现状,阐述高职教师积极心理品质内涵及其必要性,最后探讨培养高校教师积极心理品质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有着非常特殊的作用。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与指导学生掌握音乐技能,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舒缓学生心理。音乐教育可以改良学生欲望,进而让学生逐步形成优秀、积极向上的内心品质,而这显然对学生今后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将以初中生的心理品质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中学生的大众心理健康状况,结合音乐教育的特殊性作用,阐述音乐教育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影响,希望可以找出最为合适,最为可靠的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方式。  相似文献   

16.
当代大学生课外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不同的课外文化生活方式对他们的专业学习有着不同程度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针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高本及技本学生不同的课外文化生活方式,探究课外文化生活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消极影响,并从学生及学校两方面提出人性化且具有积极意义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智力品质、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性格品质和道德品质等方面。心理品质既有智力因素,又有非智力因素。既有积极的方面,又有消极的方面。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它必须从小培养。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就是指发展每个幼儿积极的心理品质,克服消极的心理品质。人的心理品质主要是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教师作为教育者,只有自身具有较好的素质,才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课外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不同的课外文化生活方式对他们的专业学习有着不同程度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针对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高本及技本学生不同的课外文化生活方式,探究课外文化生活对学生专业学习的消极影响,并从学生及学校两方面提出人性化且具有积极意义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采用心理和谐量表(SCC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社会支持量表(SSRS)、大学生人际关系诊断量表等四个量表,在中山市四所高校500名大学生中进行分层取样调查,进行差异性分析和相关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探索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和谐在性别、年级、专业、生源类别四个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显示,在众多可能的因素中,大学生的社会支持、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人际交谈困扰是对心理和谐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故大学生心理和谐教育需要借助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激发,创新教育方式,让学生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受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主要预防和矫正学生的心理问题,忽略了学生潜能的开发。作为心理学一个重要的分支,积极心理学重点研究积极社会环境、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等,旨在发掘人们的快乐、愉悦、满意感。为了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积极心理学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够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为处在困境中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出一条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