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中国最早对"小说"这种文体进行研究的是史学家。他们在编撰史志目录时,将小说或列入子部,或收入史部。但无论是子部还是史部,均排斥虚构,要求实录。在实录精神的影响下,从东汉时期编撰的《汉书·艺文志》到清乾嘉时期的《四库全书总目》,绝大多数目录中的小说著录均体现出浓厚的史传意识。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目录书著作,从刘向父子开始,历朝历代都有著作,为我们了解古籍的历史传承,继承优秀文化遗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亡佚者不少,但因这类书籍编撰时递相参照,故可以根据现存在而考知亡佚,又我国的目录书,从西汉经魏晋南北朝,已经发展成熟,图书分类确定,内容体例完备。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刘氏父子校理图书、编撰目录等工作与两汉经今古之争的关系,来探讨我国古代目录学是如何被当时的学术思想所影响以及它又如何反作用于当时的学术思想的。  相似文献   

4.
《唐书志传》是采用"按鉴演义"的方式编撰的,但它并非简单抄缀补辑史籍而成,实际上融入了编写者大量的创造性劳动:依《资治通鉴纲目》编年,摘录原文,同时通过剪裁史料,重新组织故事情节,并对史籍语言作润色、修饰,增强艺术感染力;在《资治通鉴纲目》叙事基础上,铺陈敷演,生发想象。以《唐书志传》为代表的这类"按鉴演义"历史小说借鉴、吸收史籍艺术营养,推动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高校单独招生语文考试复习大纲规定了复习考试的范围。其中,基础知识中的汉语知识涉及到语音、文字、词汇、语法、标点符号、修辞等六个方面,基本篇目包括56课的63篇(首),真可谓面广量大。要在单独招生考试前全面系统地复习好大纲规定的内容,就必须掌握一些方法。笔者以为可从以下8个方面入手。一、复习目录目录是书本的纲目,不少试题的编制都与目录有关。复习时可抓住人教版职高语文教材的目录或大纲上基本篇目的目录。抓住了目录,可以复习检  相似文献   

6.
由中国高教学会技术物资中心支持,《教育设备信息》编辑部主持编撰的《2002—2003年度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采购目录》即将完成各项资料收集工作,目前已开始进入紧张的整理和编撰阶段。 《2001-2002年度中国教育技术装备采购目录》自去年11月份出版以来,已广泛发往全国各高校实验室设备部门、各省市教育装备部门以及全国主要的中小学校和全国各教育设备生产销售等单位,它以丰富的内容和  相似文献   

7.
明代私家书目《百川书志》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川书志》是明代著名的私家书目,对后世有较大影响。根据现有史料,揭示其丰富的编撰思想,论述其体例类目的创新之处,对其不够科学严谨之处进行详细中肯地分析,肯定其在中国古典目录书分类探索方面的价值和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8.
曹怀礼 《教师》2014,(27):118-118
正教材目录,是教材编写者对教材内容的精炼概括和简明呈现,是教材内容的纲目,是读者的钥匙。学习好课本目录,有助于学生对三年所学进行纲领性总括性的复习,使学生在复习中处于居高临下、统揽全局的地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复习,学生已现疲态,甚至个别学生觉得已没有继续复习的必要。为了克服学生的复习疲劳,暴露学生复习中的问题,给学生以新鲜感,我特意安排了课本目录这一课。【课前准备】布置任务,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将三年六本课本的目录以表解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新千年开学的第一天,当老师们手里捧着孩子们的寒假作业——自己编撰的一本本书时,又诧异又激动。诧异的是,孩子们编撰的书不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而且有前言、有目录、有后记;激动的是,孩子们编撰的书包罗万象,天文地理、文学数学、家庭社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近一半孩子的书稿全部用微机打印出来,插图都是从因特网上下载的。一本本书,向老师们打开了一个个童稚的心扉,描述了一个个美丽的梦,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世界……   新世纪,教育应有新构思,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的假期充满色彩,成为孩子们美好的回忆呢 ?于是,几经讨…  相似文献   

10.
一、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基本线索的方法 1.利用课本目录,是使学生掌握历史基本线索的最简便方法之一。历史课本的目录是每册历史内容最概括的历史线索。在讲课文之前,引导学生系统学习目录,可使他们对这部分的历史先有个轮廓的了解。当讲完一本书,总复习时,引导学生再读一遍目录和大事年表,以利分清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但它不是第一次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学生掌握比较丰富的历史事实基础上重新去读的。这样反复阅读纲目,会使学生对历史发展线索一目了然,对重大事件的历史地位有个清晰的感觉。  相似文献   

11.
《三字经》是传统蒙学课本的扛鼎之作,历来备受世人推崇,赢得了诸多赞誉:历史影响上的"千古一奇书";囊括内容上的"袖珍小百科";历史教育上的"袖里《通鉴纲目》";蒙学地位上的"蒙学之冠"。挖掘与继承《三字经》赞语背后集萃的教育价值,可以为当代启蒙读物的编撰提供可能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考前总复习阶段,不少同学往往游弋在题海中,寻题,做题,押题,而忽视了对课本的系统复习,这实在是舍本求末之举。必须注意,历年语文高考题都是以“本”(课本)为本,以“纲”为纲的。高考中,尽管有的题不直接出自课本,但也大都源于课本。因而对课本的复习,绝不可忽视。面对内容多而杂的12本语文书,该怎样复习呢? 一、复习目录。目录是书本的纲目,通过目录,可以复习检测许多重要知识,不少试题的编制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语:对于文学史研究者而言,丰沛的资料是形成客观史识的基础。由于通俗文学研究在国内起步较晚,因此,研究目录的编纂就显得尤为重要。自孙楷第先生编撰的《中国通俗  相似文献   

14.
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研究书目情报运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科学。目录学的历史相当悠久,汉魏六朝时关于目录的编撰和研究就形成了一门学问。唐宋时期开始了比较系统的理论研究,北宋时期已为学者所用视.清代是我国目录学发展较快的一个时期,七日类型日益增多、体例更加完善.目录学作为读书门径和治学工具受到整个学术界重视。形成了以考辨真伪,是正文字为主要内容的校赚回求学派;以鉴别旧刊、别择真膺为主的版本目录学派;以“辞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重在探讨书回义例的目录学派.近…  相似文献   

15.
蔡忠平 《教学月刊》2008,(11):37-38
教材,既是教师用来教的工具,也是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媒介。如何合理、科学地编排语文教材体系,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对教材的内容要素进行合理的结构组合与序列编排,一直是语文教材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话题。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认识到教材体系对教材编写的重要意义,并指出“切实研究,以得到训练学生读写能力之纲目与次第,据以编撰教材,  相似文献   

16.
《资治通鉴纲目》是朱熹生前尚未最后定稿的一部纲目体史书,随着程朱理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导思想,《纲目》亦被后世帝王钦定为万世史法、史家准绳,成为十三世纪以来中国封建社会中影响最大的史学著作之一。本文就《纲目》宋元版本情况进行了一番梳理考证,比较了《纲目》宋元刻本的优劣,指出宋元刻本之间的相承关系,尤其是对《纲目》温陵初刻本在宋元明三代的递修情况作了细致的考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7.
《史记·太史公自序》,被历代学者当作《史记》的纲目,是读《史记》的门经。《自序》具备一部完整目录的三个必备条件,即:篇目、提要、小序。在中国目录学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术上有辩章学术的价值,在读书治学中有导读职能。《自序》对我国目录学有深远影响,它是一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录学杰作。  相似文献   

18.
在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赋作的诠注和赋集的编撰规模相当发达,赋文献已作为一独立文体为目录书著录。通过《隋书.经籍志》和《文选》等有关资料,可以考见当时的赋文献整理和研究的成就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纲目》比较全面系统厦门大学潘懋元说,对《纲目》浏览一下,“总的印象是体例、内容及重要论点均很好,比较客观、公允”。甘肃教育厅同志说,在全省高等教育卷编写工作座谈会上,大家认为《纲目》内容充实,思想性强,条理清楚,逻辑严谨,是一份写得比较全面系统的好纲目。湖北教育厅同志说,湖北一些高校讨论了《纲目》,认为它较好地反映了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成书后能达到编写的目的。北京市高教局同志说,《纲目》比较全面、具体,结构安排基本合理,内容也比较丰富,为本卷的编写工作初步奠定了基础。暨南大学同志说,《纲目》基本上反映了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全貌,是写得比较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王俭编撰的《七志》是我国第一部私家目录,按“七分法”编次。《七志》虽有类例不明、论辩不足等不足,但它的私人编目、著录今书、创立传录都是前人所无,在图书分类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