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身运动处方对大学生网瘾干预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对石家庄学院大学生进行调查,选取32名网络成瘾的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喜欢羽毛球运动的16人为实验组,剩余16人为对照组.实验组实施为期8周的运动处方干预,在运动处方干预前后同时对研究对象运用心理症状诊断量表监测其心理状况.结果表明:实验组运动处方干预后网络成瘾测评数值和心理症状诊断各因子得分都大幅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可见,体育运动对于促进大学生网络成瘾者戒除网瘾、获得健康心理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网络成瘾大学生进行8周体育运动干预,探讨体育运动干预对网络成瘾进行矫正的效果。方法:通过对长春市5所高等学校的5 0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量,按照不同年级、性别、专业、网络成瘾程度、心理健康程度比例从被试者中筛选出69名网络成瘾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35人)和对照组(34人),通过对实验组进行8周体育运动干预,对照组在同一时间内静坐,再通过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体育运动干预前、后测量,对测量的得分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结果:大学生中网络成瘾的比例占到了36%,并且网络成瘾者在年级、性别、专业等比例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体育锻炼对网络成瘾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P<0.01),对轻度、中度、重度网络成瘾者都具有较好的矫正效果;体育锻炼对网络成瘾者心理健康矫正具有较好的疗效(P<0.01),但是对于中度、重度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P>0.05)。结论:通过8周的体育运动干预对网络成瘾者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网络成瘾的程度加深治疗效果随之下降,提示心理健康品质属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疾病,对其进行治疗应该辅以其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丰富多彩的网络资源给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便利,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成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分析体育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可行性,探讨家庭体育和学校体育对网络成瘾的干预作用,提出了体育运动对网瘾干预的对策,旨在预防网瘾的形成和帮助网络成瘾大学生改善乃至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4.
目的:剖析大学生手机成瘾综合征症状,探究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综合征的干预效应。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1100名大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与手机成瘾量表测试;通过将270名大学生手机成瘾者分成8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开展持续8周的运动干预实验;运用数理统计与分析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1)大学生手机成瘾检出率为46.1%,头疼和孤独感是手机成瘾综合征中最普遍的症状;(2)运动干预对大学生手机成瘾综合征有显著的改善作用(P<0.001);(3)8个项目运动干预对改善大学生手机成瘾综合征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对各组别进行横向比较时发现乒乓球实验组的综合干预效果最好。结论:运动干预能显著改善大学生手机综合征,乒乓球、羽毛球综合干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育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效果。方法:对24例网络成瘾青少年按照症状程度进行配对并随机分入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被试采取体育干预(户外拓展、远足旅行与一定量专项练习等)。结果:(1)体育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有较好的效果;(2)体育干预在不同基线水平上的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状有不同的效果,对轻-中度网络成瘾被试的效果好于重度网络成瘾被试;(3)体育干预对重度青少年网络成瘾被试干预效果有个体间差异,可能与被试个体有心理和精神疾病以及服用药物有关。  相似文献   

6.
针对诱发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因素和特征,根据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程度,构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社区体育三维一体的体育运动模式,开展以学校体育为主、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为辅的体育活动干预大学生网络成瘾,旨在预防网瘾的形成和帮助网络成瘾大学生改善乃至戒除网瘾。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一公共卫生问题正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对体育运动与网络成瘾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探讨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为完善我国儿童青少年网络成瘾防治体系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可以通过改善个体心理健康、调节个体行为表现、改善个体大脑结构和调控激素分泌来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症状发挥作用,其中运动强度、时间、方式是影响运动干预网络成瘾效果的重要调节变量。体育运动能够有效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网络成瘾,但体育运动的强度、时间,以及对网络成瘾发挥作用的生理学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我国未来相关研究应严密实验设计,完善研究方法;增加纵向追踪研究比例;结合生物科技,深入探讨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生理学机制;量化研究结果,增强研究科学性。  相似文献   

8.
根据文献资料对网络成瘾的定义和成因进行了概述,并对体育运动的功能特点以及运动干预成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拓展体育运动与其它学科相结合防治网络成瘾综合效应的研究,通过运用体育运动、心理疏导、社会支持、医疗保健和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方法减少或消除网络成瘾现象,应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体育运动的功能进行深入分析,论证曩体育运动对预防和治疗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作用,并提出了在具体实施时应遵循自愿原财、循序渐进原则、持之以恒原则,以及初期监督、合理的运动处方等实际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机制进行分析,认为大学生网络成瘾是由生理—心理—环境共同交互、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体育锻炼在网络成瘾机制的各个层面上都有其干预的途径,应加强对网络成瘾机制及干预手段的多元化的研究,以期为大学生网络成瘾找到有效的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1.
运用体育运动处方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综合模式对大学生社交焦虑进行心理干预.干预治疗10周后,与对照组的社交焦虑个体相比,实验组大学生的交往焦虑、社交回避、社交苦恼和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均有显著改善.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处方与团体心理辅导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对治疗大学生社交焦虑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2.
赵青峰  袁春华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2):170-171,169
目的:探讨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视力变化的干预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每周不少于三次的体育运动,每次运动不少于一个小时,对照组不进行体育运动,一年后比较视力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近视青少年的视力改善、视力下降均好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视力正常青少年的视力下降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体育运动可...  相似文献   

13.
在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网络成瘾的调查与干预等实证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存在网络成瘾的测量工具不完善、调查方法有待改进、干预措施缺乏实效等问题。由此提出完善科学有效的测量工具,注重防治网络成瘾的有效措施,并突出体育运动、心理辅导与健康教育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网络成瘾机制、原因及其运动干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梳理.当前对网络成瘾的概念界定还不成熟;对成瘾机制的研究还处在一般的描述水平;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人群;理论与实证研究都证明了运动干预网络成瘾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未来研究将进一步深入探究网络成瘾产生机制及其原因;运动干预对象应扩展到青少年儿童及成人网络成瘾群体中;实证研究方向将趋向于针对网络成瘾原因选取运动干预方案.本文意在锻炼心理学领域为网络成瘾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本家 《精武》2012,(18):10-10,12
为了探究运动锻炼对大学生罔苍依赖的影响效果,对具有网络依赖倾向大学生进行运动处方实验。实验后结果表明:具有轻度网蓐倾向癌状实验组较对照组在强迫性上同、戒断反应等因子分值上差异显著(p〈0.01),时间管理、成瘾耐受性和人际与健康因子分值上差异较为显著(p〈0.05);具有重度网络依赖矗状实验组较对照姐无显著差异,运动处方对大学生网巷依赖倾向的改善具有较为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网络成瘾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络成瘾不仅给社会、学校、家庭造成了危害,也成为青少年健康的新"杀手",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身心健康工作刻不容缓,它关系着教育的健康发展。采用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试图找出网络成瘾、心理状态与体育活动之间的关联,并制定合理有效运动计划。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对可以对网瘾青少年学生自我控制进行有效干预;体育运动尤其是球类运动可以有效的改善青少年学生生理和心理状况,缓解青少年对网络的依赖程度,进而帮助青少年摆脱网络成瘾困扰。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方法,依据行为改变理论,了解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现状,探索在手机成瘾研究领域中,为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提供体育锻炼干预的解释机制。随机选取600名大学生对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现状,女生比男生更为明显、大一、大二比大三的同学更具有手机成瘾倾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城与乡学生之间没有差异;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体育活动参与呈负相关。结论: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现状从人口学变量分析,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存在差异;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与体育活动参与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太极拳练习对医学生抑郁症状倾向的治疗效果,为我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方案.方法:运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在徐州医科大学大1和大2年级1836名大学生中筛查出具有抑郁倾向的5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将选出的学生分成3组: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实验组进行太极拳练习和太极拳拳理的学习,对有抑郁倾向的学生进行干预实验研究;对照组1只学习和练习拳架不学习拳理;对照组2不做任何干预手段.结果:实验组抑郁症得分前测和后测具有显著性差异,对照组1也具有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的效果要优于对照组1.实验组、对照组1、对照组2三组干预后的SDS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经事后多重比较,实验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的后测得分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1的效果;实验组和对照组1事后测得分也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太极拳练习并配合太极拳拳理的学习能有效改善医学生抑郁症倾向,并且比单纯的太极拳拳架的练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旨在鼓励大学生以大众体育活动形式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减少智能手机成瘾的情况,提高大学生的休闲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分析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对大众体育参与度、参与频率、休闲满意度及生活满意度产生的影响。研究以使用智能手机的6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通过SPSS和协方差结构模型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会对大众体育的参与意图和参与频率产生消极影响;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现象对休闲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均产生消极影响;大学生大众体育的参与程度、参与频率对休闲满意度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休闲满意度对生活满意度产生正向的积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使用智能手机成瘾对参与大众体育起到制约作用,对休闲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产生消极影响,而大学生参与大众体育运动则是能够提高和满足休闲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的正向性业余活动。因此,研究结果将有助于预防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现象,通过积极参与大众体育运动来增强大学生身体健康和幸福指数,进而为大众体育的活性化及促进终生体育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干预效果,为学校及相关教育管理部门开展运动与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方法:以选修健康教育课的大学生作为教学实验组,随机选取未参加本课程学习的教学班作为对照组,运用课堂教学、个别咨询和制订运动处方对实验组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干预,干预前后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其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报告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实验组大学男生有规律地参加体育锻炼和参加课外锻炼≥3次/周的人数增加明显,大学女生体育锻炼时间>30min/次和每次锻炼中等强度以上的行为较干预前均有极大改善.干预后,实验组每月体育健身消费在201-300元之间的大学生,其消费水平由干预前的9.4%上升到24.6%,比对照组高1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9,P<0.05).68.8%的实验组大学生自己能够应急处理运动损伤,比对照组高26.8%.结论:健康教育能有效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行为习惯,提高其体育健身消费水平及常见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