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是说“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本人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徐龙超 《小学生》2011,(4):55-5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突破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我能秉承这一理念,以关注学生发展为宗旨,积极探索与实践。在此,本人结合小学数学新授课教学略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几点粗浅做法。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勤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本文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本文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  相似文献   

7.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造性学力的重要的学习活动,中小学实施研究性学习,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革命,是一场学与教的革命。它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学力的生长点,也是教师施教的创新点。因此,教师应掌握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并努力成为指导研究性学习的专家。  相似文献   

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本人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强调,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必须从改变学生和教师的思维方式开始。笔者在教改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12.
最新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本人长期从事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颁布后,一直在积极探索初一数学与小学数学教法上的衔接,以及学生学法上的变革,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谈谈笔者的两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我在教改实验中,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叶瑾 《宁夏教育》2003,(5):13-1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使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这次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学生的学习方式一般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刚走上工作岗位,由于经验的欠缺,学习的不足,我头脑中的教学模式是讲讲讲再讲,考考考再考.随着年龄的增长,经验的增加,特别是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熏陶,我逐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于是在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下面就"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教学为例,谈谈我的教学转变.  相似文献   

17.
新课改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纲要》突破了以往教师从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和创造性知识学习,  相似文献   

18.
林久利 《教育》2012,(24):39
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而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因此,在教改实验中,笔者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多方面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课程指导纲要突破了以往历次教学改革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因此,在传统学式的基础上,转变并构建新型学习方式,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生态学力论     
20世纪的学力研究教训表明,21世纪的学力研究视点需要三个转移,一是从以"教"为中心转移到以"学"为中心,二是从静态的抽象分析转移到动态的生态考察,三是从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的研究转移到学习者的终身学习上来。文章从"学"的角度来重新讨论"学力"问题,以生态学、终身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系统论为指导,论述了学力构成的五大要素及其发展形态,提出了生态学力观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