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7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物权法》明确了国家、集体、私人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以及对物权的保护制度。作为确认财产、利用财产和保护财产,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的基本法律,相对于《担保法》关于担保制度的规定,《物权法》除了对我国现行担保物权制度中担保物的范围予以确定之外,还新设了一系列《担保法》中没有规定或规定不明确的担保物权,对物权担保制度作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规定。深入理解《物权法》关于物权担保制度的新规定,既有助于市场经济主体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物尽其用;又有助于银行等金融机构依法利用和实现担保物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一、名词解释:3、行政法是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它以——1.行政.2、行政关系.3、行政法.4、行为调整对象.政法律关系.5、行政主体。6、行政管理相对4、行政法的渊源就是指行政法律规范的_人.7、行政组织.8、行政职权.9、行政责任.或_.10、行政组织法.11、国家行政机关.12、中央5、我国政府缔结或参加的__中关于国家行行政机关.13、国务院.!4、地方国家行政机政管理的内容是我国行政法的渊源之一.关.15、民族自治地方国家行政机关.16、国家6、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_和__.公务员.17、职位.18、职务关系.19、职务晋7、_是行政法律关系的必…  相似文献   

3.
周民志  公彦水  司霞 《华章》2007,(10):51-52
县乡级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构是依法行政的前沿阵地,其行政中存在着不当观念和问题.《物权法》的颁布对基层政府的依法行政确立了基本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基层政府必须进一步明确执法标准和要求,重点把握界定公权适用范围;正确处理公共利益、个人利益关系;从全新的角度处理农民土地问题;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强化保护国有财产的责任;维护交易秩序.要带头学法、用法,树立全新物权观念,推动《物权法》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4.
论物权法的基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正在修改中,有关物权法的基本原则还存在分歧。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是贯穿整个物权制度的物权立法思想和适用物权规范的根本准则,我们认为应该包括:物权法定原则、一物一权原则和公示公信原则。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以下称《物权法》)在千呼万唤中出台了,这在中国立法上有着里程碑的意义。但欣喜之余却有些微遗憾,就是《物权法》没有规定居住权制度,更勿论对法定居住权进行规范。在物权社会化的世界趋势下,社会公共利益日显重要,而在建立和谐社会的世纪号角声中,弱势群体的保护应该奏出最强之音。因此,我国有必要在广义的物权立法框架中确定法定居住权制度,并使其定义、性质、法律关系的内容在法律上有所反映,从而实现法律保护弱者利益的目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物权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本质上是关于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人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依法行政,必须在行政法的范畴内确立较好的行政模式,高效行政,服务民众。而民意导向型警务模式的践行,使得其崭露头角,对行政模式必然有参考价值。建议政府决策机构和实务部门予以适当借鉴,践行民意导向型行政模式,更好地依法行政,从而控制和规范行政权,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7.
刘珊 《考试周刊》2011,(6):236-237
我国《物权法》确立了对不同主体物权予以平等保护的原则,该原则的确立不仅具有重要的私法意义.而且对于法治政府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物权平等原则通过平等保护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个人私有财产权利.划分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限,有效地限制公权力,促进政府的依法行政.以此促进法治政府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物权法》中“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权法》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确定为用益物权,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物权法》中的“用益物权”编并单独成一章居于该编之首,这充分证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重要法律地位。《物权法》第十一章“土地承包经营权”内容,就整体而言主要依据《农村土地承包法》而架构,对家庭承包取得的用益物权性质进行法律规范,与2003年3月1日生效的《农村土地承包法》相衔接,使法律规范具有一贯性。《物权法》颁布,将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制度的实施和完善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诚信原则不仅是契约法的原则,而且被赋予民法实务一般方法的价值,故被称为“民法帝王条款“.从诚信原则的法文化、诚信原则导入行政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如何将诚信原则导入行政法中等方面展开的研究表明,将这一原则引入到行政法学研究中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和约束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防止行政自由栽量权的滥用,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最终树立责任政府形象.  相似文献   

10.
2005年8月12日.北京大学教授巩献田在网上发表了一封关于《物权法(草案)》的公开信。他认为《物权法(草案)》违宪且背离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草案假借保护个人物权鼓吹私有化.却对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视而不见。巩教授认为.《物权法(草案)》的错误是原则性的.如果不进行原则性修改.全国人大无权通过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