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该文是文献[5]的续篇,由于文献[1]之2.5论证指出:当代极限论没有给Berkeley悖论留下任何有关0/0一类悖论生成余地或隙缝.(文献[1]P26),文献[5]在确认潜无限(poi)与实无限(aci)在ZFC框架内是无中介矛盾对立面(p,]p)前提下,论证结论是当代极限论所留给Berkeleyn悖论有关0/0一类悖论的,远不止一个隙缝,而是一个大窟窿.但文献[1]之2.5与2.6还有诸多针U对文献[2]之6.7.3的质疑,本文旨在质疑文献[1]对文献[2]的每一条质疑,结论是文献[1]针对文献[2]之任何一条相关的质疑都是没有根据的.并在逻辑数学层面上对文献[1]中所谓“双相无限”概念略作评论.  相似文献   

2.
分数化为小数,只有两种可能,要么化为有限小数,要么化为无限循环小数.反过来,有限小数都可以化为分数(这点同学们很容易做到),无限循环小数也都可以化为分数.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局部渐近锥(local cone approximation),K-方向导数、K-次微分的概念,在[6]的基础上定义了K-(F,α,ρ,d)-B凸、K-(F,α,ρ,d)-B拟凸、K-(F,α,ρ,d)-B伪凸函数,进而研究涉及这些广义凸函数的一类半无限规划的最优性条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数学"无限观"有两种,"实无限"和"潜无限",它涉及到数学基础和数学哲学.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应当向中学生普及一些数学基础和数学哲学中的有关知识,破除数学确定性的神性观念,重建数学批判性的人文观点.这样也许会使中学生更能深刻理解"无限"一词的博大内涵.  相似文献   

5.
利用群作用给出了一经线性(无限)群在无限幂群上的作用,利用这一作用定义了无限幂群的正则表示和相应的矩阵表示。  相似文献   

6.
张伟平对文[2]中提及的关于可得无限与不可得无限的层次区分概念存在十分严重的错误理解.这种错误的理解会在数学教学中引起混乱.要正确解读康托(Cantor)(其实是由多宾斯基(Dubinsky)命名)的所谓可得与不可得无限的本来含义,不应忽略近现代数学、逻辑,尤其是集合论的发展及其对数学研究对象描述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福建教育》2010,(3):64-64
为了感谢读者朋友的支持,也为了密切编读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把您的需要及时传达到我们手中,把我们的服务送到您的心坎上,我刊隆重推出“真情无限”有奖征答活动,真诚地欢迎您的参与。您只要仔细阅读本期刊物,认真完成“真情无限”有奖征答题,并于本月底前将答案寄给我们,就有希望成为幸运读者(每月随机抽取若干名),获得我们送出的精美礼品一份,  相似文献   

8.
无限自古至今是一个引起争议的哲学概念,本文先阐释亚里士多德对无限进行研究时所面临的问题,然后分析亚里士多德对无限的认识,我们会发现亚氏认为没有现实的无限存在,它只可能是潜在的存在,甚至连对它的认识都不可能。  相似文献   

9.
无限是数学上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也是哲学上最重要的范畴之一。数学史上的三次危机都是由于对无限本身的矛盾认识而引起的:空间概念的发展也经历了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现代数学基础的三大学派的无穷观也各不相同。总之,人们对“无限”的认识也是一个无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作为列有限的无限矩阵的特殊类型—Toeplitz型上三角无限矩阵的的运算及运算性质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Toeplitz型上三角无限矩阵可逆的充要条件及求逆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所有与“无穷”相关的人类科学中的数学内容,尽管形式不同但根基相同.当我们沿着与“科学认知”、“数学哲学”、“无穷”相关的系列研究思路,探究与“无穷”相关的数量理论的基础,以四种明显的“无穷”缺陷实例揭示现有经典数量体系基础中所存在的“科学性缺失”缺陷.结果表明:(1)悬而未决的“三大无穷悖论家族”作为一个综合症状群从三个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揭示了现有经典数量体系基础中所存在的“科学性缺失”缺陷,这种缺陷决定了我们人类一直无法从“本体—形式”的角度认真对“无穷小、无穷大、变量……”这类与“无穷”相关的数量内容进行系统、科学的定性、定量研究与认知;自古以来,那种“绕过基础理论中的缺陷、仅针对表面问题”的工作思路是错误的.这些是导致与“无穷数”相关的许多数学内容中错误与逻辑矛盾的真正根源.(2)应当在前人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摆脱现有经典无穷观基础中所存在的错误工作思路与内容的不良影响,开展“无污染”数学基础研究,扩充数系,弥补与“无穷”相关的各领域(如数学分析、集合论、极限论……)基础理论中的缺陷,开拓全新的“理论无穷—应用无穷”及“无穷数分析”研究,为人类科学中的“数量理论”奠定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不定方程4x^2-py^2=1的一个注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连分数理论证明了不定方程4x^2-py^2=1(p=19,31,43,59,67,71)分别有最小正整数解(x,y)=(85,39);(x,y)=(760,273);(x,y)=(1741,531);(x,y)=(530,69);(x,y)=(24421,5967);(x,y)=(1740,413)从而获得不定方程4x^2-py^2=1(p=19,31,43,59,67,71)的全部正整数解.  相似文献   

13.
运用Mawhin连续性定理,研究一类高阶非线性微分方程(φp(x(t)-cx(t-r)(m)(m))+∑i=1mfi(x)(i-1)(t x(i)(t)+g(t,x(t))=e(t),获得了其周期解存在性新的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4.
根据YIN和WANG的方法,结合Fichera-Oleinik理论,研究奇异扩散方程:φ( u)/t =div(ραu p-2u),(x,t)∈QT =Ωx(0,T),其中Ω是RN 中的有界区域,边界Ω充分光滑,ρ(x)=dist(x,Ω), p 〉1,α〉0,φ满足:φ∈C2,且存在δ〉0使得φ′(s)〉δ〉0.证明了α≥p -1时,不需要任何边值条件,方程最多有一个满足初值条件的解;而0〈α〈 p -1时,方程存在唯一满足初边值条件弱解.  相似文献   

15.
随着网络的普及,实时通讯软件已成为人们对外联系、沟通的重要管道,然而facebook在2004年成立,以极短的时间席卷全球,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站。本研究尝试以创新扩散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俾利找出影响使用者在沟通上从实时通讯软件转移至facebook的影响因子。本研究透过网络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以路径分析验证本研究所提出之假设,扣除无效问卷后,有效样本数为200份,并以路径分析进行假说的验证,结果显示创新特质中的相对优势、兼容性、可试用性以及计划行为因素中的态度、主观规范对使用者的转换意图有正向之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强单调映象原理和临界点理论讨论2m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1)^m·u^(2m)(t)=f(t,u(t)),t∈[0.1] u^(2i)(0)=u^(2i)(1)=0 (i=0,1…,m-1),其中f:[0,1]xR^1→R^1连续,得到其解的存在性和多重性.  相似文献   

17.
感叹句是用于表达各种情感的一类句式。传统语法所认为的感叹句仅是全部感叹句的一部分。在对实际语料分析的基础上,汉语中感叹句被重新分类为:由程度副词"多么"等引导的感叹句;感叹词"啊"等提示的感叹句;独词或短语类感叹句;句末带语气助词"呀"等的感叹句。除第四种外,每一类在英语中都能找到对应的句式,因为英语中没有用于句末的语气助词。此外,通过对两种语言各类感叹句所占比例的分析,可以发现:对于感叹句的使用,汉语较之英语更为频繁。  相似文献   

18.
以台湾一所小学的课程与教学发展为例,透过行动后的反思,重新思考校本课程的发展与教师教学知识成长之间的关系。透过这一个案了解老师如何从一个生手教师变成专家教师。这个研究资料的搜集,最主要是透过参与者观察、教师课程设计档案以及教师教学档案的深度分析。研究发现,透过行动中反思以及行动后反思,教师的课程与教学的对话,对于教师教学知识的改变有深刻的影响;教师之间的教学观摩对于教学知识的改变也有显著的效果;家长及学生的意见对老师的教学知识也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