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大刀写成“大儿”大使馆竟写成“大便馆”7岁的张博(化名)在幼儿园的时候,能说会唱,特别招老师喜欢,都说他将来上了学,肯定差不了。可上学后的张博却与在幼儿园时判若两人,抄错数字、看漏题是家常便饭。上小学二年级了,老师教过的字总也记不准,偏旁部首老弄颠倒,大刀写成“大儿”,大使馆到了他的笔下变成了“大便馆”。这可把爸爸妈妈急坏了,莫非孩子的智商出了问题?父母赶紧带他来到了北京中小学生心理教育咨询中心,把孩子的“不正常”告诉给该中心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刘翔平教授。教授听完介绍后,第一个要求就…  相似文献   

2.
一个作家的写作生涯,也像小溪似的,沿着流水向上游走,走啊,走啊,就会发现他也写过作文。我上小学时,就没少写作文。在小学一、二年级时写的是联句,比如老师写个“我”字,我就接着写“要吃糖”或“要买糖儿”。上改良私塾(私塾是私人教书,一般是学古文。“改良私塾”是学课本),学三、四年级课程时,我们基本上学写的是日记。我写的日记是豆腐账,从早晨起床一直写到晚上睡觉,能写一两千字。老师也不批评,还表扬我写得多。那时,老师也偶尔出一些作文题目让我们写。小学五年级后,我对作文特别感兴趣,尤其是记叙文、描写文。哪…  相似文献   

3.
智商超爱因斯坦印度一位名叫阿克里特·贾斯瓦尔,年仅12岁的小男孩目前正在印度旁遮普大学攻读理学士的学位。据报道,这位12岁的男孩不仅会说4种语言,并且在7岁时就替一名小女孩进行了一项复杂的外科手术。美国专家对他进行的智力测试显示,他的智商比爱因斯坦还要高一些。7岁就能行医问诊阿克里特生于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努普尔村。据悉,阿克里特出生仅10个月,就开始说话和走路。5岁就开始阅读英语莎士比亚剧本,并恳求到当地的医院中看医生做手术。由于经常看医生做手术,阿克里特7岁时就无师自通,成了一名“外科医生”。7岁那年,他为家乡努普尔…  相似文献   

4.
快乐的童年,满满的收获 1913年3月26日,爱多士出生在多瑙河畔的布达佩斯.从小,他就有神童之称,3岁时他已能解算3位数的乘法,4岁时独自发现了负数,17岁时开始发表数学论文.爱多士的父母是帕兹马尼大学数学系的同学,父亲婚后在一所中学里任教.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的父亲所能教给儿子的自然是有关整数性质的数论知识,尤其,那些被称作是“原子”的素数.  相似文献   

5.
儿子从小喜欢“恶作剧”,太过分时,我会施用“家法”——拧他大腿。据说这样特别疼,目的让他长记性。 可是,儿子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在我过生日时送了礼物——一盒麻花。这着实给我敲响了警钟 我儿子10岁以前,在家里经常搞恶作剧,三天一小出,五天一大出,真让我头疼。 小学一年级时,一个星期天,已是九点了,儿子赖在床上不起,还非要我陪他“醒觉”。我没有理睬他。出去买早点回来,儿子见我就说:“妈,快来看,我尿床了。”“什么?尿床?”我简直不敢相信,因为我每晚11点钟叫醒他一次,他没有尿过床。可儿子掀开被子让我…  相似文献   

6.
从一年级到现在,教过我的老师有好几位。最让我难忘的是五年级时的语文老师——谢老师。谢老师三十多岁,个子不高,戴着一副眼镜。他是一位“与众不同”的老师。他“与众不同”在什么地方呢?听我说两件事后你就明白了。  相似文献   

7.
测定儿童智力的传统方法是使用智力测验。智力水平的高低用智商(IQ)表示。传统的智力测验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心理年龄/实足年龄×100。例如,一个10岁的儿童能顺利地通过测表中10岁年龄组的试题(但不能通过11岁年龄组的题目),那么他的心理年龄就等于10岁。运用以上公式(IQ=10/10×100),便可求得他的智商为100。另一名10岁儿童能成功地通过13岁年龄组的试题,则他的心理年龄为13岁,所求得的智商是130。通常,把智商在90~110之间(平均数为100)的人称为“中等智力”的正常人,这  相似文献   

8.
超级记忆     
九岁的尤异是非常小学未来实验班的学生。这个班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不是按照岁数的大小来划分年级,而是把年龄不同却各有特长的孩子集中在一起。在这个班里,有的孩子仅仅七岁就已经开始学习中学的课程,有的甚至更为突出,不满十岁就准备报考研究生了。不过,尤异的与众不同并非很早就显示出来。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他常常因为上课不专心、学习成绩差而受到老师的批评和同学的鄙视。记得有一次,老师曾经把他的妈妈叫到学校,忧心忡忡地建议说:“您应该带尤异去看看医生,检查一下他的智商是不是有什么问题。”有的同学则当面叫他“弱智”、“大傻”什…  相似文献   

9.
2004年2月,81岁的英国著名漫画家诺曼·戴威尔与世长辞了。戴威尔1923年3月3日出生在英国默西塞德郡的伯肯黑德,他保留下来的最早的作品是一张他10岁时画的铅笔自画像,上面还有老师用红墨水批写的“V(真好)”。  相似文献   

10.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少年天才叫威廉·詹姆士·宾德,他父亲在他一出生时就采用各种手段开发他的智力,他在3岁时就能用母语自由阅读和书写;4岁时写出了3篇500字左右的文章;6岁时又写成了一篇解剖学的论文;他上小学时,上午9点入学被编入一年级,到中午12点他母亲去接他时,已经是3年级了.  相似文献   

11.
我的两个小孙子都在小学读书,一个在三年级,一个在二年级。一天中午,别的孩子都放学回家了,惟独不见上二年级的孙子出来。怎么回事呢?他爸爸到学校去找,原来他正在老师办公室接受班主任的批评呢!经过了解,事情是这样的:他的一个同学不断地偷拿他的铅笔,他回家就跟他妈妈说了此事。他妈妈顺嘴就说了一句:“再拿,你就打他!”果然,这天这个学生又偷拿他的铅笔时,他就把那个同学给打了。老师批评他,他就说:“是我妈妈叫我打他的。”老师听完这话,非常生气:“你父母哪能这样教育孩子呀?。去把你妈妈叫来,我要好好跟她谈谈。…  相似文献   

12.
至今难以忘怀小学四年级时的一堂作文、日记讲评课,也许它是我一生的重要转折点。我清晰地记得,由于战乱,我们三个年级的学生挤在一座幽暗的祠堂里,小到七八岁,大到十六七岁的孩子混坐一堂,听那位严厉的老师讲课。他举起我的作文本时,我的心就像在喉咙口跳动一样,仿佛停止了呼吸。他脸上毫无表情地一连读了我五篇作文,然后望着大家说:“你们觉得这文章咋样啊?”由于揣不透老师的用意,课堂上一时鸦雀无声。他点了一位高年级好学生的名字让他说。他说:“文章写得通顺,可没一点意思。”“为啥呀?”老师追问。“他净写梦。”课堂…  相似文献   

13.
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升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穿戴干净,长得也漂亮,不像农家子弟即使大冬天也敞着怀,鼻子下常常挂着鼻涕;他们还能给老师捎一些在地方上买不到的东西,自然就比农家子弟“得宠”。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他那时很自卑。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说话,老师在后面…  相似文献   

14.
听一年级的数学课。做练习时,我旁边的一个孩子怎么也不会做,老师显然没注意到他。我俯下身子轻声教他。旁边的孩子马上对我说:“老师,不用教他,他是弱智!”“老师,你教他他也不会,他数学只能考10分!”再看这孩子,竟是一脸的漠然。我的心,被深深刺痛了。每个孩子,都是怀着好好学习的真诚愿望进入学校的。可是,为什么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之后,学习,就成为某些孩子的苦恼?就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把分数当作惩罚的武器来对待那些学习困难的孩子!“30分”、“10分”,对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就等于宣判了他在班级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15岁的马万强就读于成都三中初三,是学校小有名气的“发明家”,短短3年时间,他已经有近10项发明获得国家专利。为了解决倒洗脚水这个“难题”,上小学六年级时,他就萌发了发明一种“懒人洗脚椅”的想法,既能帮人洗脚,又能帮人倒洗脚水。经过构思、改良,洗脚椅终于出炉。按动进水开关自动进水,自动加热,还有臭氧杀菌功能,按动排水开关可以  相似文献   

16.
研究以小学四年级(10岁),初中二年级(13岁),高中二年级(16岁)的学生为被试,测试了个体智商、简单反应时、感知活动中复杂反应时、短时记忆活动中复杂反应时.并考察了它们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各个加工任务过程中的反应时与智商密切相关。(2)不同任务过程中反应时与智商的关系有各自特点。首先简单反应时与智商的相关系数较复杂反应时与智商的相关系数小;其次,感知过程中的复杂反应时与智商的相关系数较短时记忆过程中复杂反应时与智商的相关系数小。(3)中小学生的反应时与智商的相关性具有一定的年龄特征,随年龄的增长,反应时与与智商的相关程度逐渐减小,变化情况呈先快后慢趋势。  相似文献   

17.
罗洗河6岁学棋,10岁进国家少年围棋队。1989年定为初段,1999年升为八段,2002年升为九段。6岁时,罗洗河师从罗建文七段。罗老说,小时候的罗洗河就不安分,没少挨打。但调皮贪玩的他棋却并没有落下。心理学教授曾对罗洗河做过智力测试,结果他的智商高达164。教授当时建议:“这孩子这么高的智商,下棋是可惜了。将来适合去做科学家。”但罗洗河说:“天赋这东西都是虚的。天赋看不见摸不着,棋还得实实在在地下。”当年在国家少年队里,10岁的罗洗河是年龄最小的一个,因为他长得胖乎乎的,个人生活又有点凌乱,因而人称“小猪”。三星杯夺冠后大家又开…  相似文献   

18.
一个作家的写作生涯,也像小溪流似的。沿着流水向上游走去,走啊,走啊,就会发现他也写过作文,在黑格、蓝格本上写的作文。我上小学、初中时,就没少写作文。今天,我已经白了双鬓,合上眼回想当年作文的情景,仍有一种进入童话境界的很美又很神秘的感觉。那毕竟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小学一、二年级是联句。老师写个“我”字,我就接着写:“要吃糖”,“要买糖人儿”。上改良私塾(私塾是私人教书,一般是学古文。改良私塾是学课本。)学三、四年级课程时,是写日记。我写的日记是豆腐账,从早晨起床一直写到晚上睡觉,能写一两千字。老师也不批评,还表扬…  相似文献   

19.
小强.男,今年5岁.是幼儿园里的“调皮大王”。他和小朋友玩游戏,总是输了就破坏游戏,时间一长,小朋友都不愿意和他玩了。他在集中游戏时注意力分散,小动作多,影响其他的孩子。老师多次和他谈话,他当面承认错误,可转身又犯了老毛病。家长曾带小强多方求医检查,结果发现小强的智商是正常的,并且排除了多动症。  相似文献   

20.
课余时,同学们会谈论这样的话题:某某同学聪明,智商高,边玩边学,成绩也挺好;某某同学真“弱智”,连那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出来,一到期末就扯全班的平均分。那么,智商的作用真的那样神奇吗?是不是有了“超智商”,成了“神童”,就能解决学习中的所有问题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心理学上,智商IQ(intelligence quotient)是指智力商数,它最初是用个体的心理年龄除以实际年龄,再乘100所得的数值。一般而言,大多数人的智力水平都属于中等程度(100分左右)。智商特别高的(140分以上)和特别低的(70分以下)只占人群的极少部分,两者相加也不足千分之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