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棒球投手投球技术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4年全国棒球联赛上场一线投手为研究对象,选取两名外援及三名优秀国手为优秀组,上海队投手的五名队员为一级组.用JVC L9800高速摄像机选取100格/s的拍摄速度对投手前三局投球动作进行平面定机拍摄.用SBCAS2图像解析系统对投手投快球动作进行动作技术分析.旨在探讨我国棒球投手投球技术特点,为提高投手的投球技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一、投手技术练习方法1.1重心和平衡投手在投球动作的开始及投球的过程中要注意重心和平衡的掌握。投球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投球动作前没能使身体重心平稳就开始投球,动作启动抬腿后身体重心还没有站稳的情况下急于投球。练习方法:投球开始后撤步不要太大,不要使身体重心后倒,身体正面对接手。启动抬腿时大  相似文献   

3.
浅析垒球项目中优秀投手的技术动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探讨了垒球比赛中投手在防守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美、日传统强队投手的投球技术动作进行分析,着重分析了投球腿部伸踏技术动作与上肢屈臂技术动作,为不断改进和提高我国投手的技术动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ellie 《体育博览》2010,(9):44-44
1 挥拍动作像棒球 网球的发球动作就像棒球中的投球动作,只不过在棒球投球动作中,运动员是向前发力投球,在发球中是向上发力击球。茌练习发球时,你可以用一个网球先模拟棒球向前投掷的动作,然后再把动作改为向上投掷。多练习几次,会对初学者的技球技术入门肯很大帮助。从左图中可以发现,两个动作都是先拉开胸肌,然后转肩向前(棒球投球)或向上(网球发球)发力。  相似文献   

5.
1、投球技术分析 投手的投球姿势可以分为高手、侧手及介于两个手位问的四分之三投球。每一种投球的方式都有其优缺点,如果了解其中优点和特点之后,就可以选择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投球,对于训练两三年的业余青少年队员最好采用高压式和四分之三式投球。无论是正面投球和侧面投球技术,其动作结构都由一气呵成的连贯动作组成。  相似文献   

6.
绕环式投球是一种最普通,最容易学的投球方法。它比其它投球法(如弓式投球法),在投掷方法上更优越、更实用。这是因为绕环式投球技术简单,动作变化少的缘故。在一些地区的运动队中,投手投球有许多附加动作,如举手过于紧张,用力笨拙等。其原因是教练员在训练中用的方法不当。象这样训练,想培养出一个优秀绕环式投手是很困难的。正确的绕环式投球动作应是协调、柔和、连贯。教练员教会运动员这样,那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明确影响棒球投手投球速度的关键因素,通过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和PubMed等平台以棒球投手、投球速度、运动生物力学和鞭打动作等为关键词,检索并整理归纳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相关文献资料。通过对比国内外优秀棒球投手投球速度和专项技术能力,发现投球时投掷臂肩关节外旋角度、肩关节水平外展角度、肘关节角度、躯干前倾幅度、前腿膝关节角度等运动学指标,投掷臂各环节受力峰值、前腿受到的最大地面反作用力等动力学指标均对投球速度起关键性影响作用。教练员和棒球投手可通过改善上下肢关节角度和角速度等指标参数的大小、增强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等手段,完善投手投球技术动作,提高投球速度。  相似文献   

8.
借助三维录像系统,对我国5支棒球队中6名优秀投手进行比赛现场测试,运用运动生物力学原理与方法,对我国优秀棒球投手的投掷臂在投球过程中进行投球技术动作的测试与分析,试图揭示这一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并对受试者动作技术的合理性作出诊断与评价。  相似文献   

9.
棒球投手投球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棒球投手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成果。研究认为,目前对棒球投手的生物力学研究主要运用高速摄影、等速肌力测试、表面肌电图、三维测力台等科研手段,对影响棒球投球球速技术动作的关键因素以及优化投球动作以减少运动损伤等方面进行研究,提示我国学者对此方向可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直体特卡切夫腾越是单杠最有代表性的技术动作,运用SONY PC330高速摄影机,拍摄了江苏省体操队刘鼎赫完成该动作的成功与失败动作,运用Ariel运动分析软件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对其动作技术的各个环节进行研究讨论,找出各个动作技术环节的关键因素,以期为运动员的训练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篮球比赛以得分多的一方获胜。投篮成功才能得分。成功决定因素主要是投篮技术正确与否。应用抛体运动物理解释;与投球的高度、出手的角度、出球的速率密切相关。另外同球的旋转关系极大。 投篮精确性随着投篮距离变化。不同距离同样高度和同样距离不同高度的投球都具有不同的投球角度,不同的用力和不同的出手速率。任何投球动作,入篮角度大,出手角度和出手速率也越大。  相似文献   

12.
后摆式投球是垒球投手三种投球姿势中的一种,是掌握8字绕环投球动作的基础。它的特点是:动作幅度大、节奏强、伸踏大、出手点低、出球动作呈直线形、易控制球、可投出上升的直线球,具有一定的攻击能力。后摆式投球方法在我国曾被广泛采用,使用这种投法也曾出现过具有“快速投手”美称的李念敏和天津队的许桂香等垒球名手。她们把独特的风格、娴熟的技巧和丰富的垒球临场比赛经验融为一体,在多次重大国内外比赛中有良好的表现。但是近几年来,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近2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棒球投手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分析研究,研究认为,目前对棒球投手的生物力学研究主要运用高速摄影、等速肌力测试、肌电图、三维测力台等科研手段,从运动学、动力学、肌电学方面对影响棒球投球动作质量及投球速度的关键部位和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优化投球动作以减少运动损伤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三维高速摄影和美国艾丽尔解析软件对我国优秀太极拳运动员吴雅楠完成的腾空摆莲360°技术动作进行拍摄和数据处理分析,旨在探讨优秀太极运动员完成难度技术动作的运动学量化指标,为竞技武术太极拳科学教学训练提供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综述近3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板球投手运动员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成果。研究认为,目前,国外对板球投手运动员的生物力学研究主要运用高速摄像、等速肌力测试、表面肌电图、三维测力台等科研手段,将运动生物力学原理融入到板球运动实践中,试图通过对板球投球动作的运动生物力学与人体测量学研究,建立身体运动、投球速度和运动损伤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为降低运动损伤风险提供参考,但对如何改善投球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研究较少。  相似文献   

16.
虽然大家都了解发球的重要,也希望尽快提高,可不少人却说想提高发球太困难。其实这是认识的误区,这是因为发球练习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影响发球的主要因素有两个:抛球和挥拍动作。发球的正确挥拍动作与棒球外野手向本垒投球的那种远投动作相似。费德勒的发球挥拍动作与棒球的投球动作如出一辙。费德勒挥拍动作开始时两腿弯曲,而击球时两腿自然伸直,两脚蹬离地面,手臂与身体成为一体,自然流畅地挥拍到达击球点,所以能打出有爆发力的发球。  相似文献   

17.
上肢鞭打动作技术原理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刘卉 《体育科学》2004,24(11):30-36
鞭打动作是许多体育技术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鞭打动作技术的研究将对运动技术实践具有广泛而深入的指导意义。应用瑞典产 QUAL ISYS- MCU5 0 0红外远射测试系统 (6个镜头 )对羽毛球扣杀、排球扣球、标枪投掷、棒球投球动作过程进行测试。在一定简化的基础上建立了人体上肢 3环节 7自由度的环节链多刚体模型 ,应用多刚体动力学中的 Kane方法和红外远射测试系统所测运动学数据对上肢各环节运动的肌肉力矩进行计算 ,并应用隔离法计算上肢各环节在关节处的受力情况。通过对上肢鞭打动作技术进行运动学与动力学的综合分析 ,揭示了上肢在做鞭打动作时的空间运动规律与特征。  相似文献   

18.
棒球的基本技术棒球基本技术由接球,传球,击球和跑垒。1.接球用双手到位接球,双眼注视来球,接球时双手应有后挫缓冲动作,以避免碰撞反弹出手。2.传球要用食指,中指及拇指持球。传球和投球一样,前脚要指向目标,传出时注意甩腕,  相似文献   

19.
用两台拍摄频率为50帧/s的日产摄像机,对来自我国五省从事拉丁舞专业的12位优秀男选手完成的桑巴舞前进WALK步动作进行同步拍摄,利用美国ARIEL三维图像解析系统对动作图像进行解析。依据拍摄的视频资料和解析的相关参数,对其动作结构与特征进行评价与分析,为在教学、训练中抓住该技术动作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垒球后摆式投球教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适应国际垒球运动的发展,国家体委要求各体育院、系开设垒球课,改变目前垒球运动比赛成绩好、普及状况差的现状,为今后开展群众性垒球运动,培养青少年垒球后备力量打基础。垒球投手的投球是关键性技术,它是防守中的进攻武器。在国际大赛中,我国家队几次饮恨败于世界冠军美国队,原因就是难以突破投手快速多变的投球。由此可见,投手投球在垒球技术中的地位与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垒球投手投球技术发展的很快,投球技术的种类在后摆式的基础上已经逐渐地发展到八字绕环式、弓式、绕环式。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后摆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