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滑轮是个周边有槽、能绕轴转动的小轮.一、滑轮的作用1.定滑轮的作用使用滑轮时,滑轮的轴固定不动的叫做定滑轮.如图1所示,升国旗时,在旗杆的顶端就有一个定滑轮.如图2所示,我们发现人是向下用力,而粮袋是上升的,这说明定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滑轮和滑轮组的教学中,滑轮组的应用相当重要。我根据滑轮组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对滑轮组的教学有以下几点作法。 一、首先搞清滑轮组的组成有下列两种情况: 1.在实际应用中,滑轮组有奇数个滑轮和偶数个滑轮组成。在奇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如定滑轮是奇数个,则动滑轮是偶数个;如定滑轮是偶数个,动滑轮则是奇数个。 2.在偶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不论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不是奇数个就是偶数个。无论怎样组成,只能根据实际应用,要求选用的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应该是最少。 二、关于滑轮组绕过绳子的段数。不论是奇数个滑轮还是偶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所能绕过绳子的最多段数是: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加一,而且承担重物绳子的最多段数也是滑轮组的滑轮个数加一。 三、绳子的具体绕法分下列两种情况: 1.在奇数个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中,如果定滑轮的个数少于动滑轮的个数,绳子的一端必须拴在定滑轮的钩上,绕过滑轮组绳子的段数是滑轮组的个数加一,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也是滑轮的个数加一,绳子上拉,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3.
学习有关滑轮方面的知识时,有同学对什么是定滑轮、动滑轮以及滑轮组的有关计算掌握不好,这里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 一、判定是否是定滑轮、动滑轮主要是看利用滑轮工作时,滑轮的轴是否随物体一起移动.如果物体移动时,轴并不跟随物体一起移动,则该滑轮为定滑轮;如轴与物一起移动,则该滑轮为动滑轮.  相似文献   

4.
可分解滑轮     
在滑轮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为何定滑轮相当于一个可连续转动的等臂杠杆,动滑轮相当于一个可连续转动的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的杠杆,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困难。利用此“可分解滑轮”,能使学生直观了解滑轮与杠杆之间的关系。掌握滑轮是杠杆的变形,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滑轮》是小学自然第九册中的一课。滑轮是要求学生认识的一种简单机械,其种类包括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其中,定滑轮和动滑轮各有优缺点,相比之下,滑轮组完善无缺。我在备课时,参考了人教版的《自然第九册教案》和《自然第九册教师教学用书》,其中有  相似文献   

6.
滑轮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属杠杆类简单机械.其原理并不复杂。都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或杠杆原理工作的.在解有关滑轮和滑轮组的题目时。有的同学只注意死记结论。忽略了对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因而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教学中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7.
受教材编写的影响,长期以来,"滑轮"教学重视对滑轮特点的探究,却忽略对滑轮本质的阐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从滑轮的杠杆本质出发,引导有意义学习,并依据教学自组织转变理论,设计了"滑轮"教学的基本流程:深入讲解定滑轮是等臂杠杆,指导学习动滑轮是支点可移动、用力省一半的杠杆,自主学习滑轮组如何实现既省力又改变力的方向。由此,实现"滑轮"一节的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8.
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定滑轮、动滑轮的特点,了解定滑轮、动滑轮的实质. ②能识别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滑轮是哪种滑轮. ③能应用知识正确分析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滑轮属于简单的机械,定滑轮实质上是一个等臂杠杆,使用定滑轮虽然不省力,但可以做到使用方便,动滑轮可以看成是一个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省一半力.使用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可以既省力又方便,日常生活中,常根据它们各自的特点用来提升或移动重物.但是,学生在学习中,常常对滑轮(组)的特点,缺乏全面理解,分析不透,运用不当导致错误。  相似文献   

10.
在初中物理学习中,滑轮是大家感觉比较难学的知识点,而滑轮中力的判断又是令同学们十分头痛的问题,很多同学往往喜欢抓住滑轮是动滑轮还是定滑轮去分析,然后根据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定滑轮不省力去判断,但又分不清楚要判断的力是谁受到的力。如果同学们抓住了实质,掌握了方法,就能学得轻松自如。在滑轮部分,我们可以将力的关系归纳  相似文献   

11.
滑轮属于变形杠杆类简单机械,根据滑轮在使用时轴的位置是否移动,分为定滑轮和动滑轮,它们都是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工作的.在解有关滑轮及滑轮组的问题时,一些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干扰,忽略了对具体物理问题的分析,认为定滑轮一定不省力、只是改变施力的方向,动滑轮一定省一半力,因而往往会导致错误的结论,现就滑轮及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教学“滑轮”一节时,对原有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 用幻灯明胶片剪一个与演示滑轮同样大的圆,并用红笔画出圆的直径,在圆心处钻一  相似文献   

13.
滑轮(教案)     
一、教学目的 1.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知道它们的实质,能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它们的作用. 2.认识滑轮组,会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使用滑轮组和组装滑轮组. 二、教学重点 根据滑轮组的挂线方法判断它的省力情况. 三、教学难点 根据要求设计组装滑轮组. 四、教具 弹簧秤、砝码、铁架台、单个滑轮、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三个定滑轮和三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  相似文献   

14.
一、开头引入提出问题:(l)什么是滑轮?(2)在使用滑轮时分几种形式?各是什么?后再播放教师录制的滑轮的自述录音:“我就是滑轮,我是周边有槽,能绕着装在框子里的轴转动的小轮,在我的家族里有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三名成员。在生产和生活的实际中,我们有很多用途—…·”听完录音后,利用投影的方式展示了人们在实践中应用滑轮为人类服务的实例和因不懂定滑轮作用而使用定滑轮闹出的笑话的科学漫画,使学生的视、听结合,感知表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对漫画中的“瘦子为什么被重物拉上去”似曾相识,但欲言不能,处于极切…  相似文献   

15.
陈建华 《物理教师》2005,26(12):0-32
学过滑轮和滑轮组这部分内容后,关于滑轮及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学生已形成初步概念: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因此定滑轮只能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杠杆,因此动滑轮能省一半力;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F=(1/n)G(n为承担动滑轮的绳子段数,G为重物与动滑轮的总重,不考虑摩擦、绳重等).在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特别是画滑轮组的装配图时,学生往往会受以上规律的影响,因而常常出现一些错误.下面我们围绕滑轮及滑轮组的有关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以便能更深刻地认识滑轮及滑轮组的本质,顺利解决有关滑轮、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能用滑轮、测力计、钩码等器材做简单的定滑轮、动滑轮观察、比较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通过分析和解读数据,获得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7.
阿特伍德机在高中习题中经常出现,但大多是定滑轮处于平衡态的情况,主要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学生对当滑轮处于非平衡态的题目往往无从下手,主要在于其中的加速度牵连关系难以定量确定。对非平衡态的滑轮典型题型进行分析是教师日常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滑轮,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定滑轮,用这种滑轮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另一种是动滑轮,使用它来提起重物,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没有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在教学中,这些都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只要注意减少摩擦力的影响,实验的结的果一般是比較准确的。除了实验,还可以讲些浅显的道理。两种滑轮,实际上都是杠杆的变形。定滑轮是支点在中间的一种杠杆,转軸就是支点,它的力点在滑轮的一边,离开支点的距离,等于滑轮的半径,重点在滑轮的另一边,离支点的距离也等于滑轮的半径。因为力点和重点离支点的距离相等,所以使用它不能省力。但是有改变力的方向的作用,这在許多场合下,可以使我們  相似文献   

19.
在滑轮问题中,绳的张力并没有直接作用在滑轮上。分析定滑轮和动滑轮的转动,发现绳的张力是通过转化为摩擦力矩或支承力矩间接起作用的。并且在滑轮的转动中。摩擦力矩总是在发挥着作用。  相似文献   

20.
曾晖 《中学物理》2020,(4):14-15
滑轮作为杠杆的延伸,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并对定滑轮和动滑轮工作时的特点进行实验探究后,会发现:在工作时省费力的情况分别与等臂杠杆和省力杠杆相似,引入对于定动滑轮实质的分析.杠杆模型的建立是学生理解上的一大难点,笔者利用静态与动态的双向变化,零散点与整体模型的有效结合,实现由杠杆到滑轮,滑轮到杠杆的双向分析,让学生对滑轮的实质有更好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