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沈有鼎对《墨经》的评价是极高的。他著的《墨经的逻辑学》对《墨经》进行了完整和系统的研究。本文试从“辩”、“名”、“辞”、“说”四方面对沈有鼎关于《墨经》逻辑思想研究来探讨沈有鼎对《墨经》研究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沈有鼎对<墨经>的评价是极高的.他著的<墨经的逻辑学>对<墨经>进行了完整和系统的研究.本文试从"辩"、"名"、"辞"、"说"四方面对沈有鼎关于<墨经>逻辑思想研究来探讨沈有鼎对<墨经>研究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乔俊杰 《天中学刊》2006,21(1):97-99
《墨经》是《墨子》一书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墨经》中蕴含丰富的现代语言哲学理论。《墨经》从语言哲学的角度对推类、时空、同异等概念作了科学的分析,对语言意义范畴进行了朴素的哲学探讨。  相似文献   

4.
张仁明、王兆春和黄朵著《墨经辞典》,取精用宏,综合创新,采撷百年来《墨经》训诂考证和义理研究成果,树立《墨经》专书辞典的典范,是学术界的盛事,墨学史的里程碑,辞书界的创举,对中国语言、逻辑、哲学、科学和思想史研究,有重要学术价值;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中绝两千年的《墨经》研究,传承墨家科学人文精神,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墨经·大取》的注释是解读《墨经》全篇的一把"密钥"。对《墨经·大取》的注解、全译等,已经取得很大成果,但问题并未全部得以解决。其中句读、字词的增删、语句的错乱及研究者或大胆臆测或因循旧说等等问题,尚不同程度存在。因此,墨学研究的步伐不应该因此畏难不前,而要"不恶危难",让《墨经·大取》的训释实至名归,符合本义。  相似文献   

6.
《墨经》是墨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人研究墨家思想的重要依据,但因其版本的错讹、文字的简省、内容的深奥,后人难以读懂和使用。经过前辈学者的不断研究,《墨经》才勉强成为可以读通的著作,但在训诂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之处。本文从《墨经》中选取四条,参照诸家训释,评价其得失,并提出《墨经》训释应当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墨经》现存版本缺佚、讹误处颇多,诸家注释《墨经》者几乎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不辩字音,强为通假,随意增、删、改字,不明语境等方面。《墨经》研究应尊重原文本,尊重历史,尊重语言内在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墨经》中的疑难字,是解读《墨经》的一大障碍,虽经前贤多方求解,但仍有不少遗留问题。对《墨经》中疑难字的训释作一梳理、总结,评议历代学者对这些字训释的得失;并以这些字为例,指出《汉语大字典》的编纂疏漏,以期对今后《墨经》解读及大型字书编纂提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9.
《墨经》文字之艰涩难解世所公认,而这与其用字习惯及其与之相适应的认知心理密切相关。《墨经》六篇中存在大量的通假字、异体字、繁简字、俗字、古今字乃至自造字等,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用字景观。《墨经》用字既体现其理性、科学的一面,也反映出某些地域性、世俗性和个性化的特点。对《墨经》用字从文字学、语言学、认知心理等多方面进行审视,既能为通解经文疏解繁难,又可以发现其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10.
《墨经》中的疑难字,是解读《墨经》的一大障碍,虽经前贤多方求解.但仍有不少遗留问题拟对《墨经》中疑难字的训释作一梳理、总结,评议历代学音对这些字训释的得失,并以这些字=寿例,指出《汉语大字典》的编暴疏漏,以期对今后的《墨经》解读及大型字书编纂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魏源《诗古微》自刊印以来,学者对其考据成就多所忽视,甚至持批评否定态度,本论文对《诗古微》的考据成就、方法与缺陷等问题加以分析探讨,认为《诗古微》确有考据失实之处,但也取得了诸多精审客观的成就,其学术价值不容抹杀,同时揭示了《诗古微》考据武断的学术根源,以期对此书的考据特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明代陕西文学一度崛起,“总一方之学”“为一方之师”的提学功不可没.现钩稽相关文献资料,对英宗直至思宗朝期间的历任陕西提学在陕督学的起止时间进行初步考证,同时,简单介绍其姓名、籍贯、出身及主要著述.以在任时间先后为序,列入有文献可征者,共计65任陕西提学.此为下篇,考述嘉靖之后的历任陕西提学.  相似文献   

13.
梅山地域内的土话颇具特色。考证探索梅山土话词语,对梅山文化以及汉语方言等领域的研究有补益。  相似文献   

14.
由性理转向经史:明清之际学术的新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6、17世纪,中国大多数学仍然恪守理学道德心性的思辨体系,但有少数学却转而根据实证标准从事经史典籍中的事实性考辨。在顾炎武之前,归有光、唐顺之、钱谦益以及陈第、方以智的学术取向,都与明代的性理之学迥异。这表明,在乾嘉学派形成以前,已经有一批优秀的学在从事经学、天、小学、地理以及数学方面的实证性研究,由他们那里发轫出来的学术意识与研究方法,恰是清儒考据学重要的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5.
考据的效度是指考据过程是否有效实现考据目标。字词考据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很多是因为对考据效度没有足够的理性认识。清代是小学考据的巅峰,藉由清人的考据实践,可以看到影响考据效度的诸多因素:发疑是考据的动因,关系到考据的价值;预设的准确性影响考据的方向;取证的准确性、适切性和充足性影响考据结论是否准确、论证是否透彻;释理沟通证据和结论,可为考据结论提供可能性和可行性支持;考据结构的完整与否则会影响考据结论的可信度。今人的字词考据,可在充分吸收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高考据效度。  相似文献   

16.
浅谈计算机手段的介入对考据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据是一项对文献资料依赖性极大的活动,历来为中国传统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考据需经过搜集资料,检验、核实资料,通过归纳、演绎之法得出结论三个步骤。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手段的介入对考据的这三个环节都产生了影响,从而为传统考据学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赋予了考据学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吴国柱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3):29-35,52
周汝昌被人们称为考证派新红学的“集大成者”,但周先生的红学考证却不是真正考据学意义上的红学考证。真正的考证是视证据为生命,一切从证据出发,在实证基础上得出科学的结论。而周先生却发明了“悟性考证法”,只讲“悟性”不重“证据”,专做“证据不够的推求”,把那些属于史学范畴的实证问题,强行演化为“见仁见智”的学术是非之争。  相似文献   

18.
在电工考证的教学过程中吸收模块教学法的精华并发展成为颇具特色的"对口帮扶,人人过关"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模块化,要求每个学习者都以熟练各知识点为目标,强化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助,讲求学习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近年新发现的史料,尝试对黄乃裳<绂丞七十自叙>版本的流传与差异进行考订,对相关史料进行补充与订正,从而厘清黄乃裳生平的一些重要环节,丰富学术界对近代福建华侨史、基督教史和革命史的认识,进而讨论运用个人传记进行历史研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人类旅游活动的历史十分悠久,伴随着古代旅游活动而产生的名词数量众多、内涵丰富。本文收集了“盘缠”、“传舍”、“置邮”、“逆旅”、“康衢”、“栈道”、“油壁车”、“画舫”、“长亭短亭”等9个古代有关旅游的名词,加以考证,推究其丰富的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