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小娟 《物理教师》2005,26(10):40-40
有一次坐长途汽车回家,随便与邻坐的旅客闲聊,一听口音是乡亲,他问我是干什么职业的,我说,我是中学物理教师,他马上说他也读过高中,但总是对于牛顿第三定律有所怀疑,我问他怀疑的理由是什么,他说:“牛顿第三定律说,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我认为这句话有点不符合实际,我是一个厨师,如果有一筐鸡蛋,我可以在筐里任意拿一个蛋把所有的蛋都打破,你信不信?如果两个蛋的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为什么两个蛋不同时破?用一个蛋为什么能够把一筐蛋打破?”我说:“你不是魔术师吧?”他说:“你不相信,下车后我马上试给你看。”  相似文献   

2.
下午是高三两节语文连堂。第一节课,学生潘因看小说而被“抓获”。下课时,懒得下楼,我把小说连同教案放在讲台上,径自到走廊上稍事休息。待上第二节课时,小说却不翼而飞。我立即问:“哪位同学拿走了小说?”教室里无人应答。我又问当事人潘:“你知道吗?”周围同学哄笑。潘怯生生站起来,回答得很干脆:“不知道。” 我不禁恼火:都高三了,竟还在演这样的戏!但理智又使我立刻冷静下来:别发火;你越火,他可能越不想承认,或越不敢承认。 于是,我和颜悦色:“哪位同学想急于看这本书而急于拿走,这我可以理解。但务请在你认为恰当…  相似文献   

3.
子需 《大学时代》2006,(6):I0007-I0007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  相似文献   

4.
《中华现代教育》2007,(4):62-62
寓言一:绿洲里的老先生 一个青年来到绿洲碰到一位老先生,年轻人便问:“这里如何?”老人家反问说:“你的家乡如何?”年轻人回答:“糟透了!我很讨厌。”老人家接着说:“那你快走,这里同你的家乡一样糟。”后来又来了另一个青年问同样的问题,老人家也同样反问,年轻人回答说:“我的家乡很好,我很想念家乡的人、花、事物……”老人家便说:“这里也是同样的好。”旁听者觉得诧异。  相似文献   

5.
你洗脚了吗     
小萌和小彤是一对双胞胎。一天晚上小哥俩临睡前,妈妈问:“你们洗脚了吗?”小萌说:“妈妈,我洗完了。”妈妈又问:“小彤你洗脚了吗?”小彤支支吾吾地说:“妈,我也洗了。”妈妈问:“我怎么没看见你打洗脚水啊?”小彤怪不好意思地说:“妈,我是干洗的。”  相似文献   

6.
一天早上,国王出来散步,遇上了一名乞丐。他问乞丐:“你想要什么?”乞丐大笑说:“你这样问我,好像你能满足我的愿望似的!”国王感到被冒犯了。他说:“我当然可以满足你的愿望。是什么?告诉我。”  相似文献   

7.
秋秋,高三年级女生,进入咨询室时忸怩不安,非要我关上门,把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方敢落座。 “老师,我能不能用纸笔跟你交流?”她眼睛低垂,小声问我:  相似文献   

8.
一天早上,国王出来散步,遇上了一名乞丐。他问乞丐:“你想要什么?”乞丐大笑说:“你这样问我,好像你能满足我的愿望似的!”国王感到被冒犯了。他说:“我当然可以满足你的愿望。是什么?告诉我。”  相似文献   

9.
某天,一远方友人打电话问我:“如何才能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你有没有在核心期刊工作的朋友?”我问他:“写了好文章要发表?”他说:“还没写,因为现在开始在中小学评正高级职称了,就琢磨着我也要在核心期刊上发个文章,为冲击‘正高’做准备,你要帮我。”  相似文献   

10.
雅敏 《教学随笔》2014,(1):93-96
古希腊寓言家伊索,一天遇到一个行人向他问路。行人:“我到城里需走多长时间?”伊索:“你走哇。”行人:“我是得走,我是问走到城里需多长时间。”伊索:“你走哇!你走哇!”行人想,这人真可恶,于是就气愤地走了。片刻,伊索向他喊:“两小时——”行人问:“为何刚才不告诉我呢?”伊索:“不知你走得快慢,怎么知道需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11.
QQ乐翻天     
《中学生电脑》2009,(11):32-33
成绩 键盘的姑姑来到他家做客,见到键盘,对他说:“键盘,我想送一件礼物给你,让你高兴高兴!”“太谢谢了!姑姑。”键盘回答。“不过,给你礼物之前,我要问问你的考试成绩如何?”  相似文献   

12.
佚名 《师道》2003,(3):53
大学公选课上,老师和同学对爱情这一话题进行了探讨,不同年级的学生有不同的看法。问:“作为一名大学生,你们想不想谈恋爱?”大一:“该出手时才出手。大二:“众里寻她千百度。大三:“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大四:“我等到花儿也谢了。问:“你们选择对象的标准是什么?”大一:“相貌、财富、学识……一个都不能少。”大二:“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大三:“互相尊重……和平共处。”大四:“处处要小心,慎防节外生枝。”问:“你们对爱情的态度是怎样的?”大一:“爱情存永远,一个永流传。”大二:“我不要你的承诺不…  相似文献   

13.
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是R射线的发现者。一天深夜,他走进实验室,看见一个学生仍然在做试验,便问:“这么晚了,你还在做什么?”那位学生回答道:“我正在工作。”卢瑟福又问:“那你白天做什么呢?”学生说:“我白天也工作。”卢瑟福又问:“早晨你也在工作吗?”学生肯定地回答:“我从早到晚都没有离开实验室。”学生满以为会得到老师的夸奖,谁知,卢瑟福又问:“这样一来,你用什么时间来反思呢?”  相似文献   

14.
据说,宋朝的范仲淹幼年不幸,却从小就懂得立志。有一次,一个算命先生来到了他们村里,看到范仲淹从旁边路过,就问他:“我帮你看看未来,如何?”范仲淹说:“你帮我看看,我将来能不能当宰相?”  相似文献   

15.
许祥 《成才之路》2010,(18):72-72
开学初我在班级作了“我心中的大学梦“的调查:班级45名学生中95%为本二以上院校。调查学生你自己的弱点是什么时?80%的学生说是没有恒心。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如何解决学生的主观愿望需求与学生客观实际学习水平问的矛盾,让学生持之以恒地努力学习?如何让学生在高三这一年中始终燃烧奋斗的激情,实现自己的理想昵?  相似文献   

16.
有一次,一所大学请我去演讲,我问了所有在场的大学生一个问题:“作为中国人,你有自豪感吗?”大家一致回答:“有!”我接着问:“那到底是什么让你产生这种自豪感呢?”有人说是长江、黄河、  相似文献   

17.
一次考试结束,笔者问一名未及格学生是否分析过考差原因,他回答说:“原因在于你没教好。”笔者大吃一惊.心中有些不快,又问:“同样是我教的,为什么有同学分数考120多分呢?”他又笑答说:“这正是我说你没教好的原因,因为你不能让每个学生都学好。”笔者仔细一想,这话确实也有道理,是啊,教学的目的何在?不就是教会学生学习吗?可现实中的教育似乎仅在于教给学生知识本身而非学习方法,在于分化“好”与“差”两个极端?关注中等以上学生如何考上好大学,而忽视了“差生”如何转化,这是传统教育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老母鸡。”黄鼠狼带着一份礼物,哼着歌去给老母鸡拜年。“丁冬,丁冬丁冬”门铃响了。“谁呀?”老母鸡问。“我呀!”黄鼠狼回答。“你是谁呀?”老母鸡问。黄鼠狼回答:“我是黄鼠狼呀!”老母鸡问:“你来干嘛呀?”  相似文献   

19.
哈哈哈     
幼儿园里,老师问:“张臻你几岁了?”张臻歪歪头转转眼珠想了想说:“我三岁了!”老师问:“那明年几岁呀?”张臻:“两岁。”老师接着问:“后年呢?”张臻:“后年一岁。”他好像发觉了不对劲,用双手摸着头不好意思地小声地说。老师问:“张臻你属什么?”张臻:“我属猴!”  相似文献   

20.
在许多正规和非正规的场合,无论是面对大学的学生,还是新闻记者。每当有人问我:“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家是谁?”我便回答:“张抗抗。”问:“对你影响最大的作品是什么?”我回答:“《分界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