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紧扣“冬”字串学三诗──《冬夜杂咏》自学指导简介江苏王熙南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选编了陈毅同吉的《冬夜杂咏》,咏的是青松、红梅、秋菊。以在教这一课,都是一首一首地讲。这次,我利用这三首诗的结构特点,紧扣“冬”字,以“冬景”“冬物”、“品格”为线索将三...  相似文献   

2.
《读山海经》十三首是陶渊明重要的组诗。自从鲁迅先生把组诗中的“精卫衔微木”誉为“金刚怒目”式的作品,人们便常把它与《咏二疏》、《咏三良》、《咏荆轲》等作品并尊为表现诗人“不屈的意志”的咏怀诗。如有一部文学史认为:“‘猛志固常在’,说明诗人心中永远燃烧着一股不熄的火。”一部影响广泛的陶渊明论著亦指出:“陶渊明‘火气’十足的作品,还有《读山海经)组诗(十三首),……诗中借神仙荒怪之论,发其悲愤不平之  相似文献   

3.
《西游杂咏》是叶付主席一九五六年十一月视察甘肃时写的光辉诗篇.这组七绝共六首,曾发表于一九五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玉门《石油工人报》.今年八月初,新华社又向全国转播.今天,正当我们紧跟英明领袖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进行新长征时,重读叶帅的这组好诗,倍感亲切.它激励着我们九亿中国人民掀起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高潮.《西游杂咏》的《甘肃》,是这组诗的首篇.诗人以饱满的革命激情讴歌了建国初期,勤劳勇敢的甘肃人民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所取得的社会主义革命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集中有《咏贫士七首》,这是陶公在自己的美学理论引导写的一组诗,今从三方面看其美学观。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一生写了一百二十多首诗,其中《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读山海经》十三首、《拟古》七首、《咏贫士》九首等则是以若干首联缀而成的。这种组诗值得注意。为表现同一主题,作者有意安排若干诗组,彼此关联,严密结构,前后照应,不落窠臼。在反映社会生活上,  相似文献   

6.
清代著名史学家王鸣盛的组诗《练祁杂咏》六十首,内容极为丰富,艺术成就也较高。组诗为世人展现了绚丽多姿的江南风光和生活画面,诗人的博学、对异族统治的不满和隐逸情怀在组诗里都有所体现。组诗也侧面反映了清代文网并非总是那么严酷。因王鸣盛诗名常被学名所掩,故该组诗后人关注较少,有必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一) 陶渊明《咏贫士》七首,是一组主题相同的诗,除一、二两首纯属自咏外,其它五首分别歌颂了古代六个“贫士”,即阮公、荣叟、黔娄、袁安、张仲尉、黄子廉。了解上述诸“贫士”的事迹,就可以看出作者写这一组诗的目的。作者歌颂的这六个“贫士”,除阮公事迹不明外,其余五人在有关古籍中均有所记载。荣叟,即荣启期,据《列子·天瑞篇》记载:孔子游于泰山,见到荣启期行乎郕之野,鹿裘带索,鼓琴而歌。当孔子问到他感到快乐的事有哪些,荣作了具体回答;最后荣说:“贫  相似文献   

8.
边关峰色翠芙蓉,万古隄防笑祖龙,守德由来胜守险,金汤礼义是堤封.这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出塞杂咏》组诗中一首咏长城的诗.首句写山景,“翠”作鲜明解,意思是边关山峰的景色宛如明艳照人的芙蓉.次句写长城,“限”同堤,“祖龙” 即秦始皇,这句说秦始皇把长城作为堤防以保秦朝江山万古不竭真是可笑.三、四句议论为全诗宗旨,“守德”指实施德政,怀柔运方;“守险”指构筑险关,扼守边陲;“堤封”指国家四境之内的边防;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对兄弟民族怀柔安抚从来胜过守险对抗,用礼义构筑的“长城”才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相似文献   

9.
这篇讲读课文选自陈毅同志《冬夜杂咏》二十七首中的前三首,写于1960年冬,正是我国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时期。作者以借物抒情的手法,通过赞美青松、红梅、秋菊,歌颂我国人民坚强不屈的英雄气概和战胜困难的雄心壮志。为了让学生了解作者这一写作意图,更好地理解诗意,教学时必须讲清时代背景。而在教学方法上可根据这三首诗的主题、结构有较多相似之处的特点,重点示范教读一首,让学  相似文献   

10.
光绪三年申报馆排印的《痴说四种》,收录了蒋如洵的《红楼梦杂咏》凡二百三十八首。近日,浙江临海发现线装《吟红集》一部,系《红楼梦杂咏》的手抄本,然卷首所附十二篇序及十七人三十一首题词,为《红楼梦杂咏》所无,收诗数量亦比其多十二首,且部分诗句有异文,具有一定的版本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冬夜杂咏》(小语六年制第9册)是陈毅同志于1960年12月写的。作者借物抒情,借物喻人,通过写青松、红梅、秋菊傲霜斗雪的性格,歌颂了经受严峻考验的不屈不挠的中国人民。如何指导学生学好这篇课文,发展他们的思维,培养语感?根据这篇  相似文献   

12.
高中语文(人教版)第六册《香菱学诗》一文节选自《红楼梦》第48回,文中有香菱两首写得“不好”的咏月诗。文末,作者写她又“忽于梦中得了八句”,这便是到第49回出现的第三首“好”的咏月诗。这三首诗都咏月,又都是七律,但写得有优劣差等,细细玩味,别有一番意趣。下面试作比较鉴赏。  相似文献   

13.
骏马神宇轩昂,禀性忠勇.自战国奇士郭隗以千里马喻英才以来,文人骚客咏马者多矣,然而最讨我喜欢的还是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起先是因为好奇,想看看这骑驴背囊觅句的“鬼才”如何写马.后来读得多了,才觉得这组诗一无所谓鬼气,二无所谓晦涩,有的倒是追求功业的向上精神和针砭时弊的忧患意识;且单就规模而言,它几乎占了贺诗现存总量的十分之一,在古人咏马诗中亦不多见;尤其在构思和寄托上又  相似文献   

14.
现行人教社编的高级中学《语文》第五册选入了陶渊明的两首诗——《归田园居》和《饮酒》。《归田园居》一组共五首,这里所选是第一首。这组诗写出彭泽令归隐之初,抒发农耕的欣喜。《饮酒》一组共十首,这里所选是第五首。这组诗写于归隐后的十二年,诗中透出对时势和身世的感慨。作为中国的高中生,借此一窥古诗海中“隐逸诗”、“田园诗”祖师的风采是很有必要的。但文中的一幅插图令人遗憾。图欲画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人形象。只见诗  相似文献   

15.
林徽因一生共写了七首诗,其中《那一晚》、《仍然》、《深夜里听到乐声》、《情愿》是为徐志摩作“组诗”;《别丢掉》、《雨后天》、《忆》则是为金岳霖写的情诗。这些诗是诗人情感历程的真实写照,而非虚构的意象对象。  相似文献   

16.
苏教版第3册第18课《青松》选自陈毅同志的《冬夜杂咏》。诗人以高度形象凝炼的语言,描绘了在大雪重压下青松毫不畏惧、依然苍翠挺拔的英姿,赞颂了其坚强高洁的品格。这首诗形象鲜明,内涵丰富,早已广为传诵,现选入低年级教材,无疑将使儿童受益终身,但对低年级儿童来说,理解诗中“挺且直”、“高洁”等字词,特别是理解这首诗所表现的时代精神及丰富的人文内涵,还是有一定乃至很大难度的。根据大纲关于“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的思想,以及对低年级学生“每学年背诵30篇以上优秀诗文”、“大致了解内容”的要…  相似文献   

17.
李贺(公元790年—816年),唐代中期一位颇有成就的诗人,他早熟又早逝,一生只作过九品小官,27岁便郁郁而死。李贺所写《马诗》共二十三首,这组诗大都是通过咏马,赞马,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小学语文第十二册所选自《马》是组诗的第五首。对这首诗,清人姚文燮评曰:“边气未靖,奇才未伸,不禁雄心跃跃。”方举世也说:“大漠沙似雪’,此言  相似文献   

18.
哄小儿     
《哄小儿》是1979至1980年全国中青年诗人优秀新诗评奖活动中获奖作品《故园六咏》中的一咏。作者流沙河,1957年因诗作《草木篇》被批而一举成了全国知名的“右派”。“文化大革命”中他被押送回老家——四川金堂县,一面挨批斗,一面拉大锯锯木头以养家糊口。《故园六咏》就是反映他在故乡这一段时期的生活的组诗。  相似文献   

19.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汉无名氏作(其中有八首《玉台新咏》题为汉枚乘作,后人多疑其不确)。非一时一人所为,一般认为大都出于东汉末年。南朝梁萧统合为一组,收入《文选》,题  相似文献   

20.
鲁迅先生《教授杂咏》四首,是一组出色的讽刺诗。四首各咏一人一事,上面所引的是第二首,系讽刺赵景深误译英文中的银河为“牛奶路”,由此显示赵所提出的“宁顺而不信”的翻译主张之可笑。《鲁迅全集》十卷本、《集外集》注释本对读者知之已稔的“牛奶路”作了注释,却对索解为难的“马郎妇”不加注释。我曾撰文试释(详下),但未能确解。现在,打算先论诸家旧说之失,再述已见,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