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S.555和P.3738残卷录有<李峤杂咏诗注>,这是迄今发现敦煌唐人诗集的唯一注本,殊为可贵.笔者拟通过将敦煌本与庆大本、明铜活字本、<全唐诗>本相比较,从而对李峤<杂咏诗>的版本源流试作探讨,以此看唐代五言律诗的逐步定型、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早期禅宗从菩提达摩起,传法宗奉刘宋译四卷本<楞伽经>.大约从公元8世纪下半叶开始,禅宗北宗出现改用唐译七卷本<楞伽经>的新动向.随着普寂与北宗禅风西旋沙州,敦煌楞伽经变的绘制也使用唐译七卷本<楞伽经>.本文利用敦煌资料,对此转变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敦煌写本S.6825<老子想尔注>中涉及的练形"伪伎"、谶纬学说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敦煌变文校注>的基础上,对<双恩记>重新作了一番董理,补充和订正了<敦煌变文校注>的-些内容.在整理过程中,我们比较注意把<双恩记>中的材料与其它变文联系起来,并用佛典的相关内容作主要旁证.  相似文献   

5.
吴蕴慧 《家教指南》2004,(5):106-107
本文对<敦煌变文校注>中的一些校勘和注释提出了一些商榷.  相似文献   

6.
敦煌《诗经》残卷的文献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敦煌<诗经>写卷与传世本相校,在文字、章句、卷数诸方面都有不同.本文综合前人之说,通过大量具体的例证,证明敦煌写卷或能发古义之沉潜,或能正今本之讹脱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7.
<墨子>、<庄子>、<韩非子>作为战国不同时期非儒家的代表著作,它们说诗、引诗反映了非儒家的诗学思想,以及<诗>被接受的状况.战国时期非儒家对<诗>基本上保持了抨击的姿态,且越来越强烈,这种态度从反面也说明了<诗>在战国时期的影响越来越深广,这是儒家<诗>经学化演进轨迹另一形式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菩提,原名提曰品,1931年生,河南青县人,著有<知风草>、<火车想开>、<菩提自选集>、<新诗评选>等.台湾<七十年代诗选>曾介绍菩提说:"他的诗看似冥想,实则并非冥想,看似晦涩,实则并非晦涩."<二妞在春天>就是这样一首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9.
支那 《家教指南》2004,(4):57-62
本文从文献整理的角度对<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所录的部分写本原文作了校补.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诗本义》对《诗序》的批评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以敏锐的眼光和大胆的疑古精神,发现了<诗序>本身存在的自相抵牾等问题,否定了传统的子夏序<诗>的说法,发宋人疑<序>之端,打破了汉代以来<诗经>研究的日趋僵化局面,对后世的<诗经>研究影响深远.但由于自身和时代局限,欧阳修对<诗序>又颇多回护之辞,这一矛盾也是造成<诗本义>在后世名声不彰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对《论衡》中的意志类助动词在穷尽性数量统计的基础上做了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语法特点:三者都可以单独作谓语、前面受副词修饰;“欲”还能构成所字结构、作谓语时后面接小句。语义上,用义素分析法对比其意义上的区别和联系:用义素分析“欲”[+将然][+主观][+愿望][-配合],“愿”[+将然][+主观][+愿望][+配合],“欲”和“愿”仅在[-配合][+配合]这一义素上是对立的。  相似文献   

12.
《盐铁论》包含有大夫与贤良文学关于为官哲学的辩论,反映了西汉中期政治中兴利活动导致的官本位哲学,以及西汉士人以儒学为基础的廉政思想。  相似文献   

13.
从中论命题发展趋势、中论的作文结构和中论的答题技巧三个方面论述了中论的写作。  相似文献   

14.
目前对《典论·论文》写作时间的论述 ,或轻易否定史料 ,或随便改动史料 ,或以严氏之误立论 ,因此都不能令人信服。比较《典论·论文》与《与吴质书》在内容上的联系 ,可以推知《典论·论文》作于建安二十三年二月三日之后不久。  相似文献   

15.
王夫之撰<读通鉴论>是中国古代史学史上一部史论价值极高的著作,堪称中国古代史学史上的奇葩.无论史论方法,还是史学思想,王夫之<读通鉴论>都别具慧眼.王氏运用辩证发展眼光,提出理势合一的历史进化观,并在前人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国家兴亡之论,统贯全局,用联系发展的眼光探讨朝代兴亡之理,是其超越前人之处.  相似文献   

16.
东晋高僧僧肇,师从鸠摩罗什,吸取中观学派“有无双遣,不落两边”的论辩艺术,将其与先前接受的儒学、玄学影响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独特的论辩风格。《肇论》在语言风格方面,受当时流行的骈俪文体的影响,但与其重在释理的特点有关,因而又不为文体所束缚,将深邃的佛理用自然朴实的语言阐述清楚,是在中印文化交融下结出的“论”体“奇葩”。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对它的解读格外引人注目,其中重要的一面即是方法.本文认为用文本解读文本的方法来解读《论语》,即用孔子的话来解释孔子,更能维护古典文本中孔子思想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是从《论语》的命名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关于《论语》的命名,迄今为止有不同的几种说法,本文把这几种不同的说法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并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见解。  相似文献   

19.
毛氏在优秀的叙事作品中寻找艺术上的共同结构模式,主要扣住的是叙事作品的艺术建构方面,与作者的叙事目标尤其是其中的艺术方面紧密相联.也就是说,毛氏是从手段上来理解叙事结构的,这种理解弥补了西方叙事学漠视美的缺陷.  相似文献   

20.
《唱论》中的歌之格调释义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乐论要籍《唱论》,详细地描述了关于元代之前的歌唱实践方法,由于其中演唱知识比重很大,造成了一定的解读困难。文章将《唱论》关于歌之格调的一段文字解读为演唱中的协调、规矩,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