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末,在世界舞台上具有极其重要影响的事件当属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1)经济的崩溃是剧变的基本原因;(2)政治体制的僵化,特别是对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重视不够是剧变的政治原因;(3)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政策和苏联政策的改变及戈尔巴乔夫《改革和新思维》一书的发表,是剧变的外部原因,加速了东欧剧变的进程。东欧剧变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反思:(1)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环节;(2)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立足于本国的基点上;(3)加强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4)加强各民族团结和树立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相似文献   

2.
认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就结束了,是不科学的判断。理由是:这种判断不符合冷战概念;冷战不只是针对东欧苏联;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西方大国对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并未结束。理论和事实都表明:冷战的主客体条件具备,动力尤存,冷战未熄。  相似文献   

3.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八个社会主义国家先后发生了连锁性政治剧变,放弃了各自实行了四十余年的社会主义制度。二十年后的今天,重新回顾这场影响至深至远的历史剧变,认真探究东欧社会主义大厦集体坍塌的内在根源,除需考虑到邻国事件的刺激、国内危机的累积等问题之外",苏联因素"也不容忽视。通过对从斯大林到戈尔巴乔夫历届苏联领导人对东欧政策的历史梳理中不难看出,二者间不仅密切关联,甚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战后苏联对东欧所施行的一系列政策,才为东欧最后的政治剧变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4.
高校"两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及其应对方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两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复兴需要理论创新。 20世纪 90年代初,由于苏联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经历了辉煌之后,一下子跌入了谷底。面对这种黑云压城的局势,不少人由于缺乏思想准备,对社会主义产生了动摇和困惑。“社会主义大失败”的舆论甚嚣尘上,西方政治家预言中国也会紧步东欧和苏联的后尘。面对苏联东欧剧变的严峻形势,中国共产党处变不惊,领导中国人民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的情况下,在中国大地兴起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潮,国内生产总值连年高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今天,改革…  相似文献   

5.
世纪之交,回首百年来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人们无不为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遭受的严重挫折感到痛惜,也无不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而欢欣鼓舞。从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历史巨变的比较中,我们应当得出什么结论呢?科学地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对这个问题作出正确回答,对于指导我们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苏联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曲折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政治舞台上发生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大事件,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事业遭到的空前严重的挫折。有少数同志…  相似文献   

6.
惊人的──“回归”现象毛纪庚1989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在东欧执政40多年,在苏联执政70年的共产党下台了。在上述国家中,各国宪法原来规定的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条文没有了,共产党也从国家机关、军队、公检法以及工厂、学校等基层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7.
从苏联东欧的剧变谈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联东欧剧变的过程警示着社会主义国家的共产党人,必须高度重视自身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和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8.
华沙条约组织产生于1955年美苏冷战正酣之时。它是当年苏联控制东欧、抗衡美国、推行全球称霸战略、维持超级大国地位的重要工具之一。它组织严密、队伍庞大、装备精良、威震一方。但好景不长,由于苏联国力衰微、东欧剧变,华约仅存在了36年就解体了。个中因果,值得体会  相似文献   

9.
公有制是工人阶级主人翁地位的经济基础郭国涌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之后。世界上又一次掀起了攻击和否定马列主义的高潮。我国的理论界也不能不受到一些影响。一些人认为,苏东剧变,正是说明马列主义过时了,不灵了,不应该再坚持了。我们说,非也,苏东剧变,并不是因为他...  相似文献   

10.
斯大林模式是斯大林统治苏联时期形成的一种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它对苏联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也促使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和中国照搬苏联模式,致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到严重挫折",斯大林模式"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课本第115页《苏联东欧剧变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一章的内容在许多方面存在费解的问题,这给师生阅读带来不少障碍,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现指出其中几处存在失误的内容,以商榷于同仁。第一,对东欧剧变原因的分析含混交叉,不利于学生从条理上把握其脉络。课本第117页对东欧剧变的四条原因的分析是:(1)历史原因。东欧各国共产党执政……。(2)内部原因。在经济上……脱离了群众。(3)苏联因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蜕变。(4)西方因素。西方国家……“和平演变”。课本的本意是想将东欧剧变的原因分析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殊不知,第(1)(2)(3)…  相似文献   

12.
《中学文科》2007,(3):22-27
本专题的主要内容涉及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新中国成立后的“一五”计划、十年探索、“文革”十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等。在近几年的高考中一直是命题的热点话题,同时也为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尤其是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以后,再以十月革命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是否合适?这是一个需要认真研讨和回答的问题. 这里面实际上包含着两个问题.其一,对历史划分阶段或时期的目的和标准是什么?其二,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是否意味着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世界历史进程已经不复存在,或者说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规律已经被证伪?  相似文献   

14.
1991年国际社会风云变幻: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两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联邦制国家——苏联和南斯拉夫不仅国家性质发生了改变,而且国家也分崩离析成一系列民族国家。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对苏联和南斯拉夫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对斯大林和铁托的民族思想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从他们那里找到苏联解体、南斯拉夫分裂的民族根源。  相似文献   

15.
一、苏东剧变后实行资本主义化、私有化造成经济、社会、道德大倒退(一)生产急剧下降,倒退十多年至几十年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后,大力推行资本主义化和私有化。其直接后果首先造成生产连续急剧下降,东欧几个国家近几年生产虽有恢复性的回升,但都比剧变前倒退十多年至几十年。罗马尼亚(今日报)1995年冬援引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的资料表明,尽管中东欧地区国家和波罗的海国家在整体上已基本保持了连续3年的经济增长,但是它们在1995年所取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实际水平也只相当于1989年的88%,而其经济连续6年不断下滑的独联体国家(不包括…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李润海面对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西方那些敌视社会主义的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宣传攻势,“社会主义大失败”的舆论甚嚣尘上。革命队伍中也有不少人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困惑甚至动摇。人们问:社会主义还有没有希望?马克思主义还灵不灵?苏联东...  相似文献   

17.
从哲学的角度,联系党的历史、现状和肩负的历史使命,阐明我们党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重要性。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以及苏联、东欧剧变的启示等方面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一切依赖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宏毅哈萨克斯坦社会党主席叶尔蒂斯巴耶夫在1992年4月率领社会党代表团访华时说,中国共产党拯救了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威望。今天,当我学习党的五中全会精神时,更感到这位朋友的谈话是何等的中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相似文献   

19.
周葳 《中学历史教学》2007,(1):61-64,80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苏俄建立之初,列宁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做出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斯大林在领导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该模式曾经取得重大成就,但也存在严重的问题。二战后,东欧和亚洲的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但在发展过程中,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也日益显露,严重阻碍了苏联及其它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虽有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仍未从根本上改变旧体制;戈尔巴乔夫的后期改革则逐渐偏离社会主义方向,直至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国在改革开放中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0.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关口的重大事件,新中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深受苏联影响,苏联解体引发中国思想政治的全方位反思。一直以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存在着诸多弊病,当这些积累的弊病和外部渗透加剧的时候,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最终结束了作为主权实体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