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3 毫秒
1.
张建国 《地理教育》2015,(Z2):31-32
《初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倡将乡土地理作为综合性学习载体,学生可通过收集身边资料,运用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进行以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实践活动。乡土地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同时,新课标倡导改变地理学习方式,围绕家乡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开展地理调查,提出合理建议。开展乡土地理课外活动,可以让学生真实了解到家乡的地理状况,激发和培养创造意识和毅力,在实地考察中,学生提高了地理观察力,丰富了地理知识,懂得如何协调家乡的人地关系,并在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地理问题过程中,提高地理学习兴趣。从实际情况看,不少从事地理专业的人员都在中学时代参加过地理课外活动,都喜欢地理课程,课外活动对学生今后专业方向的选择起着很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事业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适应性强、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创造型人才需要多学科、多渠道共同培养,而乡土地理课外活动是地理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提高创造力较为有效的途径。在此,笔就如何在乡土地理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在乡情,国情教育,课外活动和培养学生能力等方面阐述了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进而说明乡土地理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本让学生了解家乡秀美的山川河流,丰富的物产资源,经济建设的辉煌成就,笔在地理教学中进行一系列地理课外活动尝试,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提高了成绩。  相似文献   

5.
乡土素材是地理教学中重要的课程资源,合理地开发和运用乡土素材,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且能让学生了解家乡,从而产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与价值观。那么如何在地理课堂中运用好乡土素材,让地理教学体现地方特色呢?  相似文献   

6.
教学中,我体会到地理学科上好乡土地理课,积极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不仅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自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家乡的感情,近年来,我校地理教研组,配合教学,区别个同年级,重视乡土地理知识的讲解,有计划地开展了一些活动,效果较好.一、上好乡土地理课.上乡土地理课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探索改造自然环境的途径,丰富学生的地理知识,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和热爱祖国的情操.我校的地理教师都注意收集有关乡土地理的资料,经过分析研究共同编写“乡土教材”,每学期一般用2一3课时讲解《固原乡土地理》.主要内容有这样几方面:(一)概述(固原行政图):地理位置和经纬位置;人口和人口密度;民族与民族结构;辖管乡镇和面积:固原的历史延革.(二)复  相似文献   

7.
结合乡土地理知识进行高中地理教学的体会朱迪臣乡土地理,是现行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地理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安排在初中讲授。旨在向学生进行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再重提一些乡土地理知识也还是很有必要的。现行高中...  相似文献   

8.
乡土地理是指本乡本土的地理。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乡土地理,让学生认识家乡的地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环保意识,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相似文献   

9.
严海鹰 《中学文科》2007,(11):114-114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各地应结合本地实际,利用当地条件,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掌握获取乡土地理的方法和途径。明确地提出把乡土地理纳入到中国地理的教学内容中,这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的情感,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学习研究乡土灾害地理为家乡防灾减灾出力,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但目前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不注重与乡土灾害地理知识的结合,导致乡土灾害知识得不到重视和普及。怎样在中学地理教学中更好地与乡土灾害地理知识相结合起来,给学生展现地理知识的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这门课程的兴趣?为此做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1.
立足于云南的地理区位优势,笔者以泰国未来汉语教师——泰国留学生为调查对象,将其汉语语体能力视为汉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特定交际领域中的具体表现,并从汉语语体能力标准、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对其汉语语体能力培养措施进行研究,这对于开创具有地域优势和本土化特色的国际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应当紧密联系当地实际,把地理知识与当地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高校扩招后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地方高校大学生由于受当地社会发展情况的制约,自主创业之路比较艰难。结合地方院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分析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因素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4.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关注着自身的健康,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体质健康。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未来社会的竞争将是人才素质的全面竞争,没有健康的体魄就无法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高强度的竞争,也无法圆满的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使命。本次调查以红河学院非体育专业学生为示例,因为红河学院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是滇南唯一的一所大学,而学生的结构除由少数民族学生外,还有来自全国26个省市的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构成群体,对其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5.
自然生态在我国地方政府行政文化的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自然生态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分布和自然灾害的发生会对各地方政府的行政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地方政府行政文化也对自然生态具有反作用。只有在依赖自然生态的基础上,积极通过地方政府的行政文化来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才能真正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西藏林周县基础教育的实地调查,发现中学生入学率很高,但巩固率很低,这与学生家长对学校的认识、寺院对学生的影响及学生的汉语能力有关.为此,应提高农牧民和学龄儿童对现代科学知识的掌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开阔学生的视野,解决好大学毕业生就业,让学生树立信心,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17.
欧天虹 《柳州师专学报》2014,(2):150-152,149
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开发和利用乡土资源展开教学,以达到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积累作文素材、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以广西为例,乡土资源包括地理和旅游资源,当地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民族文化、经济和主导产业资源等。  相似文献   

18.
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一种开放式的、跟市场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并完成项目的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真正形成"产、学、研"一体的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教育模式。工作室制教学模式对于真正达成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是行之有效的。同时,还需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各项基础条件,做好充分的调研论证,保障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9.
Research on ine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 (HE) is often dominated by class-based assumptions about traditional and non-traditional students. This binary distinction emphasising students’ socio-economic status tends to oversimply the complexity of educational inequality, neglecting crucial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perception of social position. Therefore,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standing of inequalities in HE with new data on the meaning of locality, using evidence from comparative studies of institutions. Locality is interpreted as an inclusive concept capturing place identity as well as local attachments based on language, cultur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92 participants in three distinctly different HE institutions, which were deliberately selected according to their socio-economic, 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status. This mixed methods research confirms the importance of different types of belonging at institutional, local and national levels, and their different effects on student groups. The study captures to what extent geographical mobility is associated with social class, by examining students’ sense of belonging and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locality in universities across Wales. It challenges the notion of disadvantaged background, and poses a critical question about cultural and geographical familiarity. This study therefore enriches the current debates about the impact of social inequality alongside social class on students’ belonging, success and retention in HE.  相似文献   

20.
莫勋  吴继寿 《贺州学院学报》2012,28(1):114-116,122
一直以来,地方高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基层单位培养和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地方高校在基层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同样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例如如何把握区域特征和基层单位的实际需求、部分学生的基层适应力和行动力不强、部分学生的精神素养与现实要求有差距等.针对这些问题,文章将以贺州学院为例对基层人才培养的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