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析事明理》专栏创办两年来,在基层官兵中已经拥有相当大的“读者群”,日益受到基层干部战士喜爱。许多干部战士把《析事明理》专栏的文章剪贴在笔记本上,甚至一期不丢。基层官兵之所以喜欢看《析事明理》,是因为该栏目事儿摄取得新鲜,道理讲得明白,并逐步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一、通过分析那些似是而非的事,帮助读者明白一个准确无误的理。1996年6月19目的《析事明理》中的事说的是,某团二连副班长王志伟军政素质过硬,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士兵,人党却卡了“壳”。原因是介绍人找他谈话时,他一再谦让:“我…  相似文献   

2.
浙江省乐清日报社建立新的用稿制度,规定报社内部人员的稿件一律采用电脑稿。稿件由编委办分类并遮盖作者姓名(通讯员的稿件也是如此),然后在每日下午的谈版会上定稿。由于稿件上没有出现作者姓名,有效地排除了“关系稿”、“人情稿”,以新闻价值高低、稿件质量优劣来评判和取舍稿件,真正体现了用稿“看文不看人”的原则。我认为这种做法好。与此相反,时下有的新闻单位“看人不看文”的现象还比较严重,稿件取舍往往看文章作者的身份和地位而定,这可以说是一些新闻单位的通病,也是多少年都想治而难治的顽症。正因为“看人不看文”…  相似文献   

3.
与一些通讯员交谈,他们常常叹息说:“写稿如登山,用稿象上天。编辑心好狠,红笔一勾(稿件)撂一边!”这句话,道出通讯员写稿难、上稿更难的苦衷,反映出一种“怨编辑”的心理状态。孰不知编辑也有难言之苦,他们天天面对一大堆来稿,颇为忧虑地说道:“好稿难见面,优稿更少见,天天登文山,能选几篇编?!”形象地语言,也道出了一种“编辑怨”的思想。“怨编辑”与“编辑怨”是久存新闻界而今又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态心理,如不认真对待,“怨编辑”者将会丧失信心,弃文戒笔;“编辑怨”者将会不认  相似文献   

4.
业余通讯员都有些什么任务,有的并不十分明确。业余通讯员主要有三大任务:一是提供稿件,二是反映情况,三是进行评报。一、提供稿件向新闻单位提供稿件,这是业余通讯员的首要任务。根据各新闻单位调查,目前各报社、电台的来稿和用槁,业余新闻人员写的稿件占大头。《人民日报》1995年12月29日公布~组数字,说读者来信版全年用稿454篇,业余来稿353篇,占77%。《解放军报》曾做过一次刊搞统计,记者用稿占11%,业余通讯员用稿占89%。陕西省峻山县共有业余通讯员520名,每年向新闻单位写稿1000o多篇,被采用的有7000多篇。沈阳军区某…  相似文献   

5.
我曾经做过一个统计,笔者所在的企业报每期容量有两万字,为周二刊,每月要出八、九期,其中用稿总数的80%都是由通讯员提供的。因此,编好用好通讯员的来稿对企业报来说意义重大。从企业报的编者来说,当然欢迎有深刻内涵、行文简明、思路清晰的来稿,但是由于受企业本身条件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这样的好稿是不多的。这就要求企业报的  相似文献   

6.
析透一件事明白一个理评解放军报︵析事明理︾专栏程来节1995年1月,解放军报的《析事明理》专栏随军报的扩版同读者见面,至今,它已经走过两年多的历程。专栏的每期稿件都是由一篇鲜活的新闻故事和专栏编辑配的一则言论组合而成。真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虽然《析...  相似文献   

7.
问:“编辑同志,我给你们寄去的稿子,不见音讯。听说通讯员的来稿没看,就装进大麻袋里了。”答:“编辑部确实有大麻袋,专装没有被采用的稿件。但是,对通讯员的来稿,编辑同志还是认真过目,精心挑选的。如发现新闻性强的好稿,就及时向版面推荐。”问:“请你说说不被采用的稿件的毛病在哪里?”答:“没有被采用的来稿,应该结合具体稿件来分析。离开稿评稿,不好说清楚。但就我接触到的通讯员来稿,一般有‘四种病’,即‘单字号’,‘全字号’,‘通字号’,‘老字号’。“所说‘单字号’,就是品种单一。大多是消息、通讯,很少看到速写、特写、来信、小言论等多种形式的新闻来稿。老吃过油肉,还能不腻味吗?饭桌上需要花样,版面上也需要多品种的稿件。“所说‘全字号’,就是大而全的一般化稿件。一  相似文献   

8.
日前,和几位同行(编辑)谈论通讯员来稿情况,大家谈得最多的是,有时一天就收到报道员寄给他们本人的稿件达10余篇,来稿大都附言:“领导要求此稿见报,请一定关照”,“长时间没见报压力大,请照顾用一下”,等等。而仔细看,则发现多数稿件没写好或没新闻价值。大家想编好稿,自然不顾通讯员附言多么漂亮和令人同情,对不能编发的,只能是望洋兴叹爱莫能助。长时间不见报的报道员上稿心切,特别是某阶段开展诸如营区正规化建设试点、“四个教育”试点等在本单位是“重大活动”时,领导给报道人员下达报道任务,报道员不得不向编辑“求…  相似文献   

9.
抓问题讲了不少个年头,但总有讲不完的话题,足以说明问题新闻所占有的位置,它是一个生命力极强的新闻品种,诸多的新闻行家对此有过不少论述或论著。本文仅就军报来稿、看稿、编稿中遇到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通讯员参考。抓问题不是揭露问题编辑都希望编好稿。不少通讯员经常打电话给编辑要题目、催稿子,编辑大都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多抓些带问题的报道。一提起抓问题,不少通讯员又颇感为难:你们编辑记者跟我们不一样,到一个单位写好写歹无顾虑,我们常年处在一个单位,揭露自家的短处,恐怕领导就难通过,自己也很难站住脚。其…  相似文献   

10.
周学泽 《青年记者》2007,(24):46-47
目前,大众日报观点版新闻时评稿件来源主要有两部分:一是社会通讯员来稿,一是编辑部评论员写稿,二者大概维持8:2的用稿比例——社会来稿占版面用稿的大头。  相似文献   

11.
笔者近日以通讯员身份,参加某县级报举行的97年上半年度优秀通讯员总结会,发现一些获奖作者台上虽笑脸领奖,台下却怨言颇多。一打听,原来这家报纸日常的新闻用稿手心手背有区别,记者稿质量平平能上版面,而通讯员来稿写得再好也往往只能拾遗补缺。难怪,时下通讯员们常有写稿难,用稿更难的感叹,也难怪,一些地方报纸版面呆板,业余作者群不断萎缩。 群众办报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为报纸的积极参与者,通讯员既是报纸基层信息的重要传递者,更是报纸各个版面的重要撰稿人。充分发挥通讯员作用,不断拓宽报纸的信息面和信息量,不少报纸植根群众办得红红  相似文献   

12.
稿件上报越来越难,是业余通讯员们的普遍反映。仁者说,这里原因有二。一是大部分通讯员未系统学习过新闻知识,功底差,新闻意识不强,难以写出有份量、有深度的好新闻。二是时下的报社人才济济,“正规军”队伍日渐扩大,似乎不再需要“民兵”参战。被人们喻以“民兵”的业余通讯员的稿件受冷落,就是很正常的事。对于第一种见解,笔者只能赞成一半,另一半却难以苟同,举例就可说明。通讯员中的佼佼者也大有人在,因为上稿难,有人不甘就此罢休,于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顺应着社会  相似文献   

13.
读者们可能早就注意到了,军报三版刊登的加框新闻,大都是一事一报式的新闻,即一篇报道只报道一件新闻事实,这种新闻写起来好写,编起来好编,安排版面也决当,可谓是一路开“绿灯”。见报后读者也喜欢看。为什么这种新闻如此受欢迎?首先,它符合新闻的定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其次,它篇幅短小,一事一报,一般不会超过800字;第三,它通篇都用事实说话。可是,从自然来稿情况看,这种新闻却很少见到,有些新闻虽然见报了,也是编者从众多事例中挑选出来的。一事一报写新闻,只要能把事情讲清楚就行。可为什么这样好写…  相似文献   

14.
陈让德 《新闻界》2001,(3):59-59
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新闻媒体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特别是党报实行岗位计分制后,调动了编辑记者的写稿积极性,报纸的面貌大有改观。但是,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如不少编辑、记者为了多挣工分,不愿修改通讯员稿件,甚至出现不用通讯员来稿,用了不开稿酬。有的编辑说,部主任、编辑都要挣工分,哪有时间改通讯员来稿,改通讯员稿件划不来;有的还说,市场经济,记者的稿件都用不完,不考虑通讯员上稿,这样挫伤了通讯员写稿的积极性。 这些表现与我们党历来贯彻落实"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不相适应。众所周知,在当前新闻改革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通讯员上稿难几乎成为媒体的通病。许多媒体在激烈竞争中为做大做强,过多地重视记力量,有意无意地使通讯员的地位被削弱,作用被淡化;有的媒体在加大内部改革,实施稿分考核制后,出现了重记稿件轻通讯员稿件的倾向,使通讯员来稿逐渐变得可有可无,报纸与通讯员的感情也渐渐疏远了。  相似文献   

16.
报纸要闻版来稿包括记者稿件和通讯员稿件,从上稿率看,记者稿件通常高于通讯员稿件。任何有责任心的编辑无不希望报纸版面能够出彩儿,作为经营报纸门户版面的要闻版编辑更是如此。然而,除了一些来自时政性的会议、工作报道任务的压力之外,要闻版编辑还时常受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惑,这种困惑可以说是直接来自稿中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编辑工作实践,概括来稿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编辑对通讯凤的大量来稿有个筛选问题;在一稿不多投的情况下,通讯员把稿件投给哪家报刊,也有个筛选问题。 一般来说,通讯员钟情的因素主要有这样几点:一是喜欢把稿件投给能及时给通讯员寄样报样刊或剪稿的报刊。这是因为,95%以上的通讯员都制作了“被采用稿件剪贴本”,这是通讯员的写作成果。一旦遇有日后调动单位、重新安排工作或评定专业技术职务是用得着的。二是喜欢把稿件投向稿费发放及时的报刊。稿费是通讯员劳动成果的价值体现,这是对通讯员劳动成果的尊重。再说,如今寄稿件要贴邮票,信封信纸要自己购买,写篇稿子费用也不少。稿费发放及时,可以贴补再投入。三是喜欢把稿件投给编辑处理稿件相对较快的报刊。编辑部不压稿,做到好稿优先上,这自然是通讯员的共同愿望。四是喜欢把稿子投给通联工作好的报刊。通联部门能与通讯员广泛联系,广交朋友,能经常就通讯员写作方面的问题给予指导,对通讯员提出的适当要求,能尽可能给予满足。这些都能增强通讯员给报刊投稿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8.
鲁泽 《新闻窗》2005,(6):51-51
现今各类报纸不仅要闻版重视策划,各专版专刊和副刊也都重视策划了,这样做对提高报纸的思想性和可读性大有好处。但是因此编辑更忙、时间更紧了,因而就自觉不自觉地轻待了大量驻站记者、通讯员的来稿。诚然,编辑致力搞策划后,较之以往来什么稿编什么稿,按料做菜式的编排方式,其工作量和付出的精力都要大得多,而来稿大多数很难与新策划的版面直接对上口,难于按原貌编发。但编辑在落实策划版面方案时若抛开正常来稿不顾,完全重起炉灶组稿,不仅花费时间和精力,还势必出现两种情况:一是正常来稿大多不用,时间长了,会挫伤部分驻站记者、通讯员和写稿人的积极性,从而使来稿数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9.
梁衡 《新闻窗》2005,(2):26-26
某次评奖中有这样一件事:一篇记者与通讯员联合署名的稿件获奖。事后通讯员很有意见。原来此稿是通讯员所写,寄报社,发表时记者作了一些改动,就添上了自己的名字。此类事在平时也时有发生。这里有道德问题,也有记者的志向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今年元月,宝鸡县人民广播电台,给全县47名骨干通讯员,每人赠订了一份《新闻知识》杂志。半年来,宝鸡县人民广播电台收到通讯员的来稿相当于去年10个月的来稿量,47名骨干通讯员的用稿数,占全台用稿数的六分之一多,在上级新闻单位的用稿数也比往年明显增多。8月7日,宝鸡县人民广播电台召开学习《新闻知识》座谈会,参加的骨干通讯员达30人,还有7位同志寄来了书面材料。会上,大家竞相发言,畅谈各自的学习体会和收获。她是我的良师益友宝鸡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杜聿鸿说:我这个部长,不是抄手掌柜。我一年能在市以上新闻单位用稿100多篇,而且是从1985年以来,数量一年比一年多,质量一年比一年高。我为啥要说从1985年以来呢?以前,我是位军人,从没写过新闻报道。1985年在地方人武部分管宣传报道工作,上级分配的报道任务老完不成。这事就那么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