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委婉语是各种文化中都存在的一种表达形式。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委婉语。委婉语从独特的角度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本文从委婉语的语义特征方面探讨英汉委婉语的文化内涵,揭示英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委婉语反映的不同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2.
李茸 《英语广场》2023,(6):20-23
委婉语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存在于不同文化中,是人们了解不同文化的媒介。本文试从委婉语的文化内涵出发,结合委婉语的起源、分类及功能,对中英委婉语的翻译进行深入对比分析,从而提供切实有效的委婉语翻译策略,以期消除跨文化交际中的委婉语表达和交流的障碍,促进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和繁荣。  相似文献   

3.
禁忌语和委婉语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禁忌语和委婉语,但由于产生于不同的文化,英在表现形式上有同也有异.本文从禁忌语和委婉语、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的趋同性及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的差异等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揭示英汉禁忌语和委婉语的文化差异,旨在了解并消除语言文化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英汉委婉语的历史轨迹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最早的委婉语是对神祗的婉称。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英汉委婉语经历了时代的变迁、文化的洗涤。到20世纪的今天,英汉委婉语层出不穷,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英汉委婉语产生和变化不但体现了英汉民族各自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蕴含了英汉民族不同的文化心理和价值观念,还表现了一种发展趋势--英语职业委婉语在原有的基础上更新、发展,而汉语职业委婉语和性爱委婉语则随着英、美文化的涉入而产生,并在英美文化对汉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与反冲击的斗争中逐步丰富、发展。  相似文献   

5.
委婉语反映的是使用者的文化心理,所以在委婉语的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到文化心理要素。根据委婉语使用者的文化心理,本文探讨了委婉语英汉互译过程中的常用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语言实例对英汉委婉语产生的文化意蕴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英汉委婉语产生与宗教信仰迷信思想和礼貌、避俗、文雅有关;由于英汉委婉语产生的文化意蕴不同,委婉语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可分为礼貌功能、掩饰功能、文雅功能和褒扬功能。  相似文献   

7.
委婉语在汉语及英语中的使用是一种典型的而且普遍的文化现象。死亡委婉语作为委婉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言学领域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死亡委婉语的使用折射出了不同文化下的死亡文化的差异,本文旨在通过对死亡委婉语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死亡的深层次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8.
方晓  齐丽梅 《考试周刊》2008,(47):57-58
文化与语言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积淀的产物,任何一种文化、任何一个社会中都存在着语言禁忌,都有一些东西人们避免直接涉及,而使用大量的委婉语。英语委婉语是特定文化的折射。委婉语折射了社会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了解英语文化就应该了解委婉语在不同交际语境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李娜 《商洛学院学报》2006,20(3):112-115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要从深层次理解英汉委婉语的异同,就必须从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通过对英汉委婉语产生的主要心理基础——禁忌,礼貌,慰藉等以及文化传统、文化价值观等的对比分析后发现,英汉委婉语的形成既有相同的社会文化心理,也有不同的社会文化心理。由此可见,英汉委婉语是基于社会文化心理而产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的差异是英汉委婉语差异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汉语委婉语始于西周,现代应用也相当广泛.委婉语是把自己和别人忌讳的语言换一种说法,含蓄动听地表达出来.委婉语有避讳、雅化、礼貌等语用功能.汉语委婉语有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这是与西方委婉语的最大区别.汉语委婉语使交际更加顺利和谐,使语言和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11.
宋晓靓 《考试周刊》2013,(16):20-21
本文主要从委婉语的角度切入,对比分析中美文化的不同,从而使人们可以有效地避免在跨文化交流中犯些不必要的禁忌。本文的切入点是委婉语,所以在文中引用大量的中英委婉语论证观点。委婉语可以是文化的一面镜子,它可以充分映射出宗教、社会、礼仪等。人们了解了委婉语和使用委婉语可以对各国文化更加深入了解,拓宽自己的知识面,从而在与各种人交流的时候不至于造成尴尬的局面。对委婉语的研究还只是冰山一角,人们对非英语国家的委婉语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需要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12.
浅析英汉委婉语的比较与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旨在从英汉委婉语的比较来探讨委婉语的翻译问题.委婉语及其翻译可以从委婉语的定义、功能、英汉委婉语的比较等方面做一探讨.这一切都对了解不同语言中委婉语的文化内涵,更好更准确地翻译委婉语有极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会产生不同的委婉语。委婉语从独特的角度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英汉委婉语有相似之处更有相异之处。通过对荚汉委婉语产生的原因和表现手法的对比分析来揭示英汉文化的差异及其委婉语反映的不同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4.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普遍存在而又十分复杂的一种语言现象。委婉语属于社会文化现象,是文明社会的产物。委婉语不仅属于修辞学范畴,还是其他学科如社会语言学、心理学、哲学等的研究对象。委婉语深深植根于一个民族的社会土壤之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社会结构、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价值取向和风俗习惯等因素。委婉语是特定社会和文化的一面忠实的镜子,反映了形形色色的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心理状态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传统。委婉语的生成、发展、转换乃至衰亡都与时代精神息息相关。委婉语的存在体现了意境和社会文化对语言使用的影响和制约,也体现了不同民族对交际方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有关委婉语的研究已趋向成熟,但这些研究通常都是从语义学、修辞学、文体学等角度对委婉语进行宽泛地研究,对新时期委婉语的研究则很少。委婉语的产生和使用与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时期人们的社会心理与文化不尽相同,委婉语会随着时代大背景的变化而变化,产生新的特质。将顺应论应用于新时期委婉语的研究,并从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动态顺应三个方面分析新时期委婉语,旨在引导人们更正确、巧妙地使用委婉语,避免交际中的尴尬和沟通失败,从而使交际更加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的产生、流传与社会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如今,随着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委婉语得到空前的发展和繁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鲜明的人类语言文化乃至社会文化的特色。委婉语不仅是各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它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二者密不可分。各种文化都拥有自己的委婉语,同时各国家、各民族社会文化的差异也反映到委婉语的使用上,使之各具鲜明的特色。没有委婉语的语言就不是完美的交流工具(Robert Butchfield)。委婉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正如D.J.Evright(1985)所说,“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摩擦而停止,人间将充满怨恨。…  相似文献   

17.
有关委婉语的研究已趋向成熟,但这些研究通常都是从语义学、修辞学、文体学等角度对委婉语进行宽泛地研究,对新时期委婉语的研究则很少。委婉语的产生和使用与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密切相关,不同时期人们的社会心理与文化不尽相同,委婉语会随着时代大背景的变化而变化,产生新的特质。将顺应论应用于新时期委婉语的研究,并从语境顺应、结构顺应、动态顺应三个方面分析新时期委婉语,旨在引导人们更正确、巧妙地使用委婉语,避免交际中的尴尬和沟通失败,从而使交际更加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8.
英汉委婉语的不同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委婉语实际上是一种替代,即人们用比较婉转、文雅的话语来表达所忌讳的、不便直说的、粗俗的事物。英语和汉语中存在着大量的委婉语。通过对比分析这两种语言中有关年老、死亡、贫穷、职业等不同领域的委婉语可以看出,虽然委婉语是各种语言的普遍现象,但由于中西方的社会习俗、历史发展、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反映到委婉语的使用及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委婉语忠实地反映民族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从英汉委婉语比较的视角来探讨委婉语的问题,这都对了解不同语言中委婉语的文化内涵、更好更准确地翻译委婉语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盛辉 《海外英语》2011,(13):358-359
语言是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该文立足于以往委婉语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英汉委婉语的定义、构成方式、性别差异以及文化差异的介绍,经调查和定量分析,研究当代中美大学生在委婉语使用中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