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美银 《考试周刊》2010,(16):101-101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有赖于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今年接手的二年级学生,其学习习惯不太好,为此我每次都花很长时间精心备好的课,总是不能完成,课堂上学生的答问更是花样百出,让我无所适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与了解,发现是学生的学习习惯出现了问题。于是在教学中,我放慢了教学进度,集中精力,努力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经过这大半个学期的时间,学生的学习习惯有了一定好转,我的课堂也是比以前“顺畅”多了,课堂的达成度也就比以前高多了。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思考。  相似文献   

2.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根据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数学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在培养学习能力方面,我从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抓起,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不断反思,渐渐地形成自己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相似文献   

3.
孙凤艳 《考试周刊》2013,(34):102-102
<正>九年级是整个初中阶段最重要一年,为使学生在英语这门学科上取得更大进步,在中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我在教学中做了许多努力。现将我的做法总结如下。1.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我校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英语对学生来说不仅内容多,而且复杂,要背的单词、词组、语法知识多,久而久之,稍稍懒惰一些的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后,甚至放弃,因而学习英语的气氛不是很浓,学习自觉性较差。要改变这种局面,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学习习惯很重要,因而在教学中我在这些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培养学生课前预习习惯,课堂上争取吸引  相似文献   

4.
田洪银 《小学生》2011,(5):44-45
作为数学老师,在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习品质的同时,更应注意训练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数学教学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在教学实践中着重抓了:听、看、疑、想、讲、做的习惯,下面是我的一些具体做法,希望对火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王瑞英 《河北教育》2007,(12):41-42
《学会生存》一书的作者埃德加富尔精辟地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要使现在的学生不做将来的“文盲”,教师除了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从事英语教学多年,发现一些学生开始学英语兴趣很浓,但学着学着,记的单词多了,句型复杂了,部分学生由于学习方法有问题,渐渐跟不上了,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主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相似文献   

6.
杨永琴 《青海教育》2013,(11):42-42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活,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下面是我在文言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7.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始终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作为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下面谈谈我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学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学科,对于如何学习化学大都比较茫然,一方面不会知道该如何学习,另一方面有着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这些都造成了学生学习的事倍功半.为此,作为化学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着意于逐步改变学生不良的化学学习习惯,采取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我结合多年任教初三化学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我对于改变学生不良的化学学习习惯的做法.  相似文献   

9.
曾国光 《上海教育》2007,(6B):49-50
通过这次“862”观课与评课,我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师。都能够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其中一个典型的做法是: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这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组织方式。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讨论的热情也很高。但是热闹的背后,一些问题也引起我的反思:是否所有的问题都需要讨论?  相似文献   

10.
闫玉玲 《甘肃教育》2014,(24):42-42
正众所周知,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行为和学习效率,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对一年级新入学的学生来说更是尤为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差错,有利于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下面,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就如何培养一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谈几点看法。一、培养学生认真准备的习惯一年级学生大多在家都是小皇帝、小公主,真可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在父母的帮助下准备好每天所需的学习用品、每节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与自主学习、激发兴趣、培养意识和习惯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教师的一种应然责任。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就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可以说,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前提条件,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就很难保证学生自主学习并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新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而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通过不同的形式,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其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是综合运用语言的基础。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案例,谈谈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倾听、表达、运用的习惯。  相似文献   

13.
莫逢文 《中学理科》2005,(10):26-26
学习习惯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是影响学生学习成绩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个人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李清爱 《辅导员》2009,(5):60-60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时间和毅力作保证。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思维和信息(视觉信息、听觉信息、运动信息等)处理能力强,基本学习要素(注意力、情绪、自尊、学校和家庭的学习环境等)能力差。针对这类学生,怎样进行家庭学习习惯的培养,我做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叶丽娟 《小学校长》2006,(1):46-46,15
几年数学教学经验告诉我:努力培养学习的预习习惯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探索能力,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定的学习行为,重复多次就会形成一定的学习习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会使人终身受益。而不良习惯会严重影响小学生的学习,阻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学生只是想学是不够的,还必须“会学”,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在培养学生书写和朗读习惯两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实践,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7.
要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就要注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下面介绍我多年来从事中学英语教学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每次拿到新学期的语文课本,我总是像学生一样贪婪地浏览全书,哪怕内容很熟悉。而且我特别留意书前面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我觉得在学期伊始就强调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学生一学期乃至今后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很多平时非常注重学生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的老师,其中不乏一些教学新锐们,新学期的第一、二两课却是不舍得上此学习内容的。  相似文献   

19.
文言文教学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如果我们能扎实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文言文教学就一定能出彩。  相似文献   

20.
苏立民 《双语学习》2007,(3M):56-56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因此,应该把学法研究与教法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学”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真正达到《新课程标准》有关强化“学”的功能的要求。下面,结合我的教学经验,介绍一些普通适用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