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澳门《非高等教育制度纲要法》规定的教育总目标为评价标准,通过学校问卷调查、学生评定和课堂观察,本研究发现,澳门中小学品德与公民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并表现出如下的特点:品德教育的成效优于公民教育,又私德教育成效优于公德教育。本文从澳门的历史背景出发,配合有关研究文献,针对上述特点的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本世纪中国第一个教育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的制订工作方案,已于8月底获得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的原则通过。这一《纲要》将对未来12年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全面规划和部署,并初步确定了五大主要任务。其中第五条——系统研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教师培养、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澳门《非高等教育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颁布的背景、主要目标、内容和特点作了简要述评。阐述了该法案对培养澳门私立学校未来教师和促进教师的专业持续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体现出澳门教师专业发展"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终身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而促进澳门教师教育逐步走上规范化和专业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闫闯 《世界教育信息》2013,(12):62-66,72
澳门特区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教育政策的整体规划,《非高等教育发展十年规划(2011-2020年)》就是基于澳门经济、社会、教育和文化等多方面长远发展的需要而制定的。它确定了澳门未来十年非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以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促进非高等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澳门《非高等教育发展十年规划(2011-2020年)》中的政策理念和实施措施,为内地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傅柯( Michel Foucault)的考古和系谱学方法,考掘和分析澳门教师教育政策形构的条件及论述等权力议题,借以检视现时的教师教育政策,并为未来教师教育提供发展方向的思考。分析显示,澳门教师教育的发展在澳门自身和外部的政治社会条件和脉络下形成“不连续”的发展论述,由“漂流”和“零散”状态发展为规范化和系统化的教师教育政策。《非高等教育私立学校教学人员制度框架》法律的通过是澳门教师专业的里程碑,诚然,这也间接为教师教育制定了一些参数。教师教育的双重使命在基础及高等教育改革的前提下,愈见复杂,既是基础教育的支援,也是高等教育的一部份。如何安身立命,发挥双重使命,实是各地区教师教育共同关注的议题。  相似文献   

6.
关于开展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的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秋季开始,组织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实行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为做好新课程实验推广工作,特提出以下意见: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联盟地平线项目旨在勾勒出影响全球教育领域的新兴技术。项目每年都会发布几类不同版本的地平线报告,分别聚焦于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等领域。从2012年开始,北京开放大学就组成项目组,与新媒体联盟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地平线报告》进行了编译,同时也将国内的教育信息化的一些案例推送给他们,加大中国教育信息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2015年初,新媒体联盟(NMC)与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学习促进会(ELI)发布了2015年高等教育版《地平线报告》,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本文主要从学与教变革、个性化学习和思维训练、教师发展与开放资源、教育模式和院校发展、技术发展与创客空间这五个方面对2015高等教育版《地平线报告》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8.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教育法》中都规定了在我国高等教育属非义务教育,在大学阶段实行缴费上学制度。但对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大学收费制度在国内理论界尚未达成共识,国内出现的几种大学收费主张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1.非义务教育说这是在国内较  相似文献   

9.
<正>普通高中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之间,上承高等教育,下启基础教育,对于我国教育的整体走向至关重要。凝聚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智慧结晶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和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三个方面对未来我国普通高中的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其中,普通高中多样化既是未来我国普通高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未来我国普通高中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0.
试论教师课程权力的主要内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新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这就赋予了教师参与课程实施与课程管理的权力。结合历次课程改革的实践,基于《纲要》的基本精神,教师课程权力包括以下五项主要内容:教师课程研究权力、教师课程开发权力、教师课程实施权力、教师课程评价权力和教师课程管理权力。  相似文献   

1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2020年前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了新的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等,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我们也愈来愈清楚地认识到制度改革、制度创新是关键与核心。进行教育创新,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2.
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是我国民办高等教育中至关重要的制度。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要对民办高校实施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类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也从立法层面对民办高校分类管理进行了明确。政策实施路径需要从多方面进行优化,这样才能稳步推进民办高校分类管理有效实施,进而促进民办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贯彻《纲要》意见办好上海电大黄清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作为指导90年代乃至下世纪初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行动纲领,对中国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总体上讲,《纲要》在强调进一步发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同时,也在不同层次、不同...  相似文献   

14.
以2001年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开始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两个《决定》)和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一个《纲要》)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政策依据.总体上看,制定国家课改文件、课程方案和课标,出版新教材,完善考试评价制度,是“十年课改实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程。  相似文献   

15.
教育部课程专家组一行七人6月26日至7月2日访问了澳门特别行政区。其间,听取了澳门特别行政区教育暨青年局苏朝晖局长、梁励副局长关于非高等教育的情况介绍。澳门课程改革工作小组成员分别介绍了澳门教育制度及课程改革;澳门基础教育学科能力国际评估计划(PISA)2003结果;澳门地区教科书使用情况等。代表团参观了公立的中葡职业技术学校、巴波沙中葡小学(幼儿园及小学),私立的教业中学、镜平学校(均为幼儿园、小学、初高中一条龙学校),天主教会办的圣玛利罗学校(幼儿园及小学)。与教育暨青年局官员及学校教师进行了多次交流,还观摩了教业中学中小学夏令班的活动。由于教育暨青年局周到的安排,在短短的几天里,代表团成员对澳门的非高等教育有了进一步的整体认识,对澳门幼儿  相似文献   

16.
2007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从《上海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上海市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第五个五年规划》《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上海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上海市学校科普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相继出台,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精神,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意在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应时代要求和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如果认真审视《纲要》,我们不难发现,它不仅体现出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品质,也对今后课程教学改革的趋势进行了定位。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1.强调教学与课程的整合教学与课程的关系是新课程发展必须处理好的一…  相似文献   

18.
在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过程中,我感受最深的是生活教育理论的介入和语文与生活关系的密切.本文拟就此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与广大同仁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大学制度是建立现代大学之基,我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对实现我国高等教育这一中长期目标至关重要。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大学管理改革效果并不乐观。究其原因是在处理高校发展的各种关系、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过程中,人们采用的哲学思路是对立而非和谐的思想,没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来看待中国高等教育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论现阶段我国政府、社会与高校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论现阶段我国政府、社会与高校的关系徐辉,毛雪非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已变得越来越迫切。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按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提法,“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