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汉字“孝”的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走路,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孝”的文化传统。天长市城南小学11岁的男孩魏陆篪用实际行动诠释“孝”字,将尊老敬老的德孝精神传承下来。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魏陆篪努力追求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2.
汉代统治者对老人问题极为重视,采取多种尊老敬老措施,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尊老敬老的基础,其中王杖制是两汉尊老敬老的举措中较为重要的一项。自上世纪50年代末以来,甘肃武威、江苏连云港、湖北江陵等地陆续有汉简出土,为诸多研究人员研究王杖制度提供了较为真实的资料。  相似文献   

3.
中国自古有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春秋时代,晋国有个士氏家族,一贯重视对子女进行尊老敬老的教育。据古书记载,周定王十五年(公元前592年),晋国一位呢?他认为儿子那样做,是不懂得谦让;而对长辈不谦让,就是不尊敬老人;不尊敬老人,就会使自己在社会上难以立足。士会这样反复地教育儿子,给士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的:1.通过登高、赏菊、吃重阳糕等活动让幼儿了解重阳节的由来及我国民间的一些传统习俗,知道这天也是老人节。2.在角色游戏中进行尊老敬老的行为训练,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为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3.在做重阳糕、做贺卡的活动中,提高幼儿手工制作的技能。  相似文献   

5.
因为我和妻子的工作都是要经常在外面跑的,所以上小学的儿子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的时间就很多,可是孩子对老人不仅不尊敬,甚至可以说是放肆,我们经常为此教训他,还打过他,但一点作用都不起,他照样我行我素,蛮横不讲理。不知是太溺爱他了,还是平时对他教育不够。到了这个地步,我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尊敬老人呢?吕光伟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将这种美德一代一代延续下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现不少孩子对待老人不够尊敬。如顶撞老人,不服从管教;用生硬的态度命令老人为他做这做那。那么,家长应该如何…  相似文献   

6.
布依族传统价值现在布依族社会生活中有着深刻的影响,其中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因此,布依族现代价值观的建设,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继承发扬布依族传统价值观的积极因素,扬弃其消极因素,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进步的新型的布依族价值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调动布依族群众建设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推动布依族地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刚刚开学,浙江省临安市昌化镇第一小学六(1)中队10多位小志愿者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昌化镇敬老院,开展了尊老敬老志愿活动,看望孤寡老人,为老人们带去了最纯真的关怀和最温馨的祝福。活动中,小志愿者积极主动地为老人打扫卫生,准备晚饭,热情大方地和老人聊天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些党员干部在赡养老人过程中存在的思想误区,提出党员干部要带头做敬老养老助老的表率,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树立良好的社会养老风尚。  相似文献   

9.
布依族山歌是布依族的特色文化,是布依族人的文化标志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布依族的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布依族山歌的传唱形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本文就布依族山歌过去的口头传承方式和现在的光碟传承方式转变进行描述,并就传承过程中的反响和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农历九月初九,为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为何称为“重阳”呢?在《易经》中,九为老阳之数。九月初九,月日皆为阳数,是谓重阳。尊老敬老,是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数千年来,代代相传,并将之发扬光大。据史书记载,舜有“事亲”之德,又有才干,尧就把帝位禅让给舜。成汤时代,“王者养耆老,尊道德。”《诗经》中,也有许多敬老思亲之作。西周之后,敬老开始形成制度。历代王朝,对敬老养老也做出了许多具体规定:春秋战国时期规定,70以上老人免1子赋役,80岁以上老人免2子赋役,90岁以上…  相似文献   

11.
我这个人     
我出生于一个充满浓浓风情的小村庄里,这里居住着的大多数都是布依族人民,我也是布依族人。我生活的这个小村庄里,保存着一些古老的房屋和生活  相似文献   

12.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拥有布依族人口90多万,是贵州省布依族分布最多的州之一,其中,望谟和册亨是分布最多的2个县,也是此次的研究地.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和整理,以当地布依族为向导,运用民族植物学“5W+1H”提问法,结合访谈法和田野调查研究法对当地布依族食用野生植物情况进行提问.结果表明,黔西南民间传统食用野生植物共有65种,隶属40科59属.根据民间的食用类型,当地民间食用野生植物可分为野果类、野生蔬菜类、色素类和香料类4种类型.其中,野果类有31种,野生蔬菜类有27种,色素类有6种,香料类有1种,野生食用植物以果类(47.7%)和蔬菜类(41.54%)为主,布依族野生食用植物的传统知识,在食物新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布依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彩.近年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布依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同时也凸现出“七个缺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应从全面规划、产业开发、与旅游融合等方面入手强化布依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
大量史料记载夜郎王为竹所生和布依族以竹为姓的典故。布依族的民间故事、民歌、神话传说都记录了布依族祖先为竹所生及竹生人的说法。布依族将竹作为其所崇拜的图腾,竹的功能得以神化。生和死是人生最重要的两个仪式,布依族在生育仪式中的“搭花桥”、“改都雅”和丧葬仪式中的“龙戈”、“古庄”、“豪洛”都体现了其对竹的图腾崇拜。布依族人民企图以祭祀等图腾仪式来达到对自然的支配和控制,通过大量的祭祀与巫术活动祈求得到图腾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布依族传统服饰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作为独特的自生文化系统,布依族服饰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还具有很高的美学意蕴和价值,在样式上延续了无结构的自然形式,设计上取材于自然趋同的倾向,内容上蕴含着图腾崇拜的印痕,色彩上表现出沉稳朴实的风格,这些都是布依族崇尚和谐统一、追求完美的民族精神体现.  相似文献   

16.
一、家庭:面临的新情况和新特点 上海是一个沿海的开放城市,拥有1301.37万市民,其中205.16万名中小学生。加上学龄前儿童,全市约有450.76万个家庭,平均每户人口2.9。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下,家庭教育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三代同堂”的大家庭正在逐年减少,而一家三口的核心家庭在逐年增加 这样的家庭结构容易形成“以孩子为中心”生活模式,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倾注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对老人的关心和孝敬相应减少,尊老敬老的家庭氛围相对淡薄,父母孝敬老人的表率作用对孩子来讲缺少直觉的清晰的感受。当然家庭结构简单,家庭矛盾也相应减少,有  相似文献   

17.
向父母或长辈祝寿向父母或长辈祝寿或庆贺生日,其形式大致有:一是以家宴聚贺,略备礼品表示心意。这样既符合勤俭办事的精神,又发扬了我国人民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家宴之上,子孙尽表祝福之孝心,父母长辈也尽享“天伦之乐”的快意。二是写礼帖、送庆寿礼。在祝寿人因故不能当面  相似文献   

18.
人生的两极     
人生的两极———幼儿和老人有极其相近之处:脚步都蹒跚不稳,都没有或仅有几颗牙齿,且刚出生的婴儿也是一脸褶皱,毛发稀疏。他们都很脆弱,需要扶持,喜欢发出口齿不清的喃喃自语;甚至孩子和老人情感都易外露,为芝麻绿豆大的事执著得令  相似文献   

19.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4月16日,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临城实验小学"心连心"志愿者服务队来到临城永兴社区、清泉社区,和社区的工作人员一起走进空巢老人家,开展"弘扬爱老精神,关爱空巢老人"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实践队员们深入社区,在社区主要街道发放倡议书  相似文献   

20.
“囊绍”、“囊冒”、对歌、宗教仪式以及日常生活中喜爱唱歌等习俗都是布依族情歌生长的民俗文化土壤。布依族居处的自然环境、历史等因素对布依族情歌的演唱方式、风格及形式特点等产生了深刻影响,特殊的文化生态使汉族地区旱已消失的情歌在布依族地区流行,并打上了布依族传统情歌的烙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布依族地区情歌生态正遭受严重冲击。当务之急是加强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的力度,帮助青年一代从传统文化中吸收养料,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和道德观,使布依族青年男女之间自由交往的传统习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