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讨家庭婚姻冲突对问题少年人格与应对方式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为家庭教育培养孩子提出建议和方法,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CSS)和儿童感知婚姻冲突量表(CPIC)对62名问题少年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心理症状九因子与威胁认知、自我归因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情绪稳定性、消极应对方式与婚姻冲突各因子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研究表明,婚姻冲突影响了问题少年的人格、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来自婚姻冲突的威胁认知和自我归因是导致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人际交往冲突容易导致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在人际交往理论(PAC)指导下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能够有效缓解高职学生心理危机。人际交往理论(PAC)主要分析人们在交往沟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态对实际交往效果的影响。建立A-A模式的人际冲突应对策略,即在交往中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举止控制在成人自我状态(A),以成人的语调、姿态对待别人,引导对方也进入成人自我状态(A),作出成人反应,建立互信、互助关系,从而有效应对因人际冲突带来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3.
人际交往冲突容易导致高职学生心理危机,在人际交往理论(PAC)指导下建立心理危机干预策略,能够有效缓解高职学生心理危机。人际交往理论(PAC)主要分析人们在交往沟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态对实际交往效果的影响。建立A-A模式的人际冲突应对策略,即在交往中把自己的情感、思想、举止控制在成人自我状态(A),以成人的语调、姿态对待别人,引导对方也进入成人自我状态(A),作出成人反应,建立互信、互助关系,从而有效应对因人际冲突带来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学生工作中,存在着辅导员与学生师生关系紧张的问题。辅导员于价值观念层面不能在“必须”与“应该”之间准确地界定,导致学生在观念和行为层面上诸多的由“应该”向“必须”的被动转化,构成了辅导员与学生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冲突的根源。在分析“决策者-辅导员-学生”观念应对模式的基础上,重塑辅导员与学生师生关系,辅导员应该坚守自己的教师立场、正确认识自身的权威;构建和谐的“决策者-辅导员-学生”价值应对模式;革新价值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学生价值体系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5.
<正>"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是人教版《文化生活》第十课内容。在这一内容中需要师生明确两个问题:一是思想道德冲突普遍存在,二是应对道德冲突的具体方法。针对普遍存在的道德冲突,每一位学生面临着选择什么样的道德标准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道德冲突问题。因此,道德标准的选择成为学生自我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的学习实践。  相似文献   

6.
父母冲突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是研究者长期关注的一个话题,但是有关父母冲突对大学生自我分化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自我分化指个体能在理智与情感、亲密与独立之间保持平衡的能力,为了探讨父母冲突对大学生自我分化的影响及冲突评价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北京四所不同类型的大学中选取1023名大一至大四的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通过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自我分化程度处于中上水平,在自我分化的四个方面,大学生情感断绝方面的分化程度最高,其次是自我立场,第三是人际融合,分化程度最低的方面是情绪反应;(2)父母冲突水平越高,大学生对父母冲突的评价就会越消极,大学生的自我分化程度也越低;(3)冲突评价的三个方面"冲突应对效能"、"冲突威胁认知"、"冲突自我归因"和父母冲突特征的"父母冲突解决"方面可依次显著负向预测大学生的自我分化水平;(4)大学生对父母冲突的评价在父母冲突与自我分化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而且中介模型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男生模型中,冲突评价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只有冲突应对效能的中介效应显著;在女生模型中,冲突评价起完全中介作用,且三个维度的中介效应均显著。  相似文献   

7.
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社会互动形式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基于学生的自我发现会产生角色的混乱与冲突。学生在学校的受教育过程中,这种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个体合理运用自我发现来化解这种冲突,将有效减少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因冲突所带来的困惑。  相似文献   

8.
教师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分析教师教学焦虑情绪的现状,进一步寻找合理的应对策略,既有助于教师积极释放焦虑情绪,又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研究表明教学焦虑的来源主要有职业自我冲突焦虑、教学行为控制感焦虑和非教学因素焦虑;教学焦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与自身分离、教师与学科分离和教师与学生分离;教学焦虑的应对策略主要有教学的外部支持系统、教学过程中的风险性信任和焦虑的自我调适。  相似文献   

9.
同伴冲突是幼儿社会化过程中的一种正常现象,心理理论的发展影响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的过程中已经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心理策略,如知己知彼,洞察形势;深思熟虑,慎选策略;应对回应,自我反思等.教师可运用心理理论指导幼儿提升同伴冲突解决策略:引导幼儿客观判断,合理分析冲突情境;鼓励幼儿换位思考,尝试使用正向策略;帮助幼儿学会反思,降低冲突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10.
现代社会价值观多元的现实,极易造成人类个体道德生活的困惑与冲突,从而导致个体自我同一性的危机,并影响到个体的和谐生存。为了克服自我认同的同一性危机,个体就必须具备有效地应对道德困惑和道德冲突的心理机制,重新建构能够指导其生活的具有相对一贯性的道德价值观格局。因此,在价值观多元社会中,道德教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帮助人们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仵金红 《学前教育》2008,(11):38-39
已有幼儿同伴冲突的研究都承认冲突的合理性,冲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在交往中不可避免发生的,是幼儿原有认知水平走向新的发展水平的过程。同时,冲突也是幼儿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造就了幼儿发展的机会。尽管冲突有这样的合理性、必要性,多数研究仍然把注意力放在冲突产生的主题、成人对冲突的应对策略以及如何创设客观环境尽可能地避免冲突的发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同伴冲突蕴含了丰富的幼儿发展机会,教师在幼儿解决同伴冲突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非常重要。然而,对当前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方式的调查却发现,教师主要通过直接判断、询问当事幼儿或第三方的方式了解幼儿同伴冲突起因,多数教师没有关注幼儿同伴冲突行为。“权威仲裁”是教师最常使用的处理方式。这使教师应对方式总体呈现出经验性特点,反映了教师对幼儿同伴冲突的发展价值认识不足。教师应对幼儿同伴冲突的正确方式应是充分赋权幼儿,关注幼儿同伴冲突的解决过程,通过引导幼儿深度思考、自我表达和共同协商,支持幼儿主动解决同伴冲突,并从中获得社会性、认知、情绪等多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现代社会学冲突理论认为:没有哪个组织是完全和谐的,因为那样的话就将使组织缺少变化过程和结构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与学生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当然有些冲突通过班集体的自我整合、自我组织可以使其归于自我化解。但是更多的冲突异化为学生的"软冲突"。也就是说,学生一般不与教师产生正面对抗性的冲突,但是他们对于教师的管理有抵触情绪,对班级活动或者教师布置的任务不予合作。这就需要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学生做一些耐心细致的工作以化解师生之间的冲突,从而达到更高水平的班级和谐。  相似文献   

14.
正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情绪波动较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体育课堂教学中可能会由于各种问题而发生不良情绪事件,甚至会发生同学之间或与教师之间的冲突,影响教学秩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首先要认识到体育课程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的不良影响,然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的负面情绪,维持正常课堂秩序,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学生不良情绪在体育教学中表现  相似文献   

15.
知识社会学为师生冲突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视角:在教育场域中,师生关系是在知识的再生产和接受中建立起来的。师生交往过程实质上是师生间知识的社会建构过程,师生冲突往往表现为师生知识视界的碰撞,其背后充斥着知识与社会权力的矛盾和斗争。教师合理消解与应对教育场域中师生冲突的策略是:更新冲突观,改变参与知识方式,与学生展开知识对话,引导学生学会知识选择。  相似文献   

16.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等构成,这三部分人格结构以自我作为中介,受到本我的驱使和超我的控制,它们相互冲突又协调统一,构成了完整的人格。我国公民建设起步较晚,存在着意识淡化等问题,这些问题掣肘着公民社会的建设。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参与者与主导者,其公民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我国文明的发展程度。在学生和谐统一人格的形成过程中,应正视本我,发展自我,引导超我,培养学生作为现代公民的独立自主、规范约束与遵守公德等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文化的全球化,导致文化冲突现象持续不断。文化作为影响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因素,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同样有重要的影响。它表现在思维模式的冲突、行为方式的冲突和价值取向的冲突上。为此学校应注意培养学生应对文化冲突的理念和能力,用人单位应重视对刚就业的大学生实行多元文化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正>《新课程标准》指出:"应该把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在评价过程中,学生不是一系列评价的消极应对者,而应该是主动参与者,让学生学会自我评价,引导学生成为自律学习者,形成学生在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的共同作用下前进。"由此可见,自我评价在促进学生学习进步和人格完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开展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进行分析,运用策略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确立发展方向,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相似文献   

19.
"小学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就是一种基于学生的发展的理想化的教学设计思想,指在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把生活世界提供给学生体验,对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冲突与学生内心的价值冲突加以体验,在这个过程中真正达到‘知情意行’的自我认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择业心理冲突及对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志杰 《文教资料》2005,(25):73-74
施行双向选择分配制度以来,每一届毕业生在求职择业过程中都经历着复杂多变的心理过程,其中最多的是择业过程中种种心理上的冲突。高校扩招、知识经济的发展,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使得这种心理冲突将更为突出。本文在分析了大学生择业中心理冲突的产生过程后认为大学生择业中心理冲突主要是由于择业者个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择业活动本身的复杂性、社会就业指导滞后于学生就业心理的发展变化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认为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加强岗位实践以及社会有关部门的积极作用来解决大学生择业中的心理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