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为了探讨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所起的作用。采用377个有效样本建立了其社会支持量表(SSRS)、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心理弹性与一般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一般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可知,留守儿童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其接受到的社会支持有关,而心理弹性在两者之间存在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韧性对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倾向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编制成册的量表和问卷对300名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留守儿童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呈显著正相关,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心理韧性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和品行问题倾向呈显著负相关(p<0.05),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心理韧性未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的关系间起调节作用;中介效应分析发现,心理韧性在青少年生活事件和品行问题倾向的关系间起完全中介的作用.结论:心理韧性对留守儿童品行问题倾向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小学生情绪调节问卷中文版(ERQ-CC)、艾森克人格量表中文儿童版(EPQ-Ck)和儿童抑郁量表中文版(CDI-C)对1381名小学生进行调查,考察小学生神经质与抑郁情绪的关系,及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小学女生认知重评使用率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六年级是小学生表达抑制策略发展的关键期;(2)神经质、表达抑制、抑郁情绪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认知重评与神经质、抑郁情绪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3)神经质、认知重评、表达抑制均能显著预测抑郁情绪,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在神经质与抑郁情绪关系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对于探索小学生抑郁发生发展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策略的发展特点以及母子依恋、父子依恋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使用情绪调节问卷和依恋量表,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农村和城市的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在认知重评因素上不存在性别差异,在表达抑制因素上留守男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城市儿童母亲信任、母亲沟通对父亲疏远和认知重评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农村留守儿童母亲沟通对父亲疏远和认知重评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而母亲信任对二者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母子沟通更能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情绪调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青少年人际压力、心理弹性与冒险行为之间的关系,选取638名初高中生为被试,采用中学生人际压力问卷(ISQ)、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和青少年冒险行为问卷(ARQ)分别测量青少年的人际压力、心理弹性和冒险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人际压力与冒险行为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人际压力与心理弹性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心理弹性与冒险行为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心理弹性在人际压力与冒险行为的关系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2.73%。因此,人际压力既能正向预测青少年冒险行为,同时可以通过心理弹性对冒险行为产生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对720名初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695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两类儿童的心理弹性的差异特征。结果发现:①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心理弹性及其四个维度(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积极认知、人际协助)上显著高于留守儿童,家庭支持维度上差异不显著:②在积极认知维度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女生显著高于男生,留守儿童则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仅在目标专注和情绪控制维度上,留守儿童男生显著高于女生;③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心理弹性有随年级的增加而降低的态势,而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则随年级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58):192-193
以心理弹性作为中介变量,研究大学生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应对方式量表和自我效能量表对5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论:心理弹性对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对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和自我效能感具有负向的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在应对方式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旨在探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以四所中学271名有留守经历中学生和300名无留守经历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主观幸福感、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和SCL-90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对于有留守经历的中学生,他们的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心理弹性、心理健康与其主观幸福感显著相关;心理弹性以及情绪控制、目标专注维度,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能显著预测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抑郁维度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加入心理弹性后下降.结论:心理弹性在有童年期留守经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即心理健康是通过心理弹性的不同方面影响了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尝试探讨留守儿童积极适应、消极适应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采用社会适应问卷和心理弹性量表对232名农村留守初中生积极适应、消极适应和心理弹性进行测查.结果显示:留守初中生的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各指标得分均呈偏态分布;不同适应类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得分存在显著差异,高危型学生弹性水平最低,适应型学生弹性水平最高;心理弹性对积极适应和消极适应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累积解释力分别达到61%和37%.其中,目标专注对积极适应的预测力最大,情绪控制对消极适应的预测作用最大;积极认知有助于提升积极适应功能,家庭支持则有助于减少消极适应症状.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对留守儿童适应的预测作用具有领域特异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心理韧性与心理适应性之间的关系,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对留守儿童教育提供参考依据。通过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HKRK)和心理适应量表(APAS),对298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表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在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尤其应重视留守儿童心理韧性的品质培养,并针对不同年龄和性别开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536名5-8年级留守儿童公正感、自尊和心理适应(积极情感、消极情感和生活满意度)进行测查,考察留守儿童公正感与心理适应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留守儿童在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上年级差异显著,而消极情感年级差异不显著;留守儿童的心理适应各指标在性别和留守时间上差异均不显著;(2)留守儿童公正感与生活满意度、积极情感呈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感呈显著负相关;(3)自尊在公正感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公正感与消极情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法,比较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和受到社会支持的差异,考查留守儿童心理弹性和受到社会支持的现状,分析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1)非留守儿童在心理弹性的积极认知维度和社会支持的工具性支持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留守儿童;(2)广西桂林的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总维度和各维度的得分都显著高于福建...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心理弹性在青少年情绪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中介作用,本文采用简式POMS问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四所初级中学的62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显示:青少年生活满意度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弹性各维度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p0.01);心理弹性和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之间都存在着显著正相关(p0.01);青少年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可以预测生活满意度,心理弹性在该路径中起着中介作用。结论为心理弹性在青少年情绪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学周刊C版》2017,(14):206-207
家庭教育的缺位,导致小学高年级留守儿童在发展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心理、性格偏差等。在实际的教学中,广大教师要积极对学校高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辅导策略,以便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问题,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留守中学生心理韧性的现状,探讨留守中学生心理韧性与人际信任、应对方式和孤独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658位农村中学生(368位留守中学生和290名非留守中学生),完成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青少年孤独感问卷、应对方式问卷和人际信任问卷并进行分析。结果:(1)农村非留守中学生与不同类型的留守中学生在心理韧性的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因子上得分差异显著;(2)不同年级的留守中学生的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得分差异显著;(3)积极应对在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韧性与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人际信任和孤独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农村留守中学生的心理韧性会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降低孤独感,而人际信任也可以通过积极应对方式降低孤独感。  相似文献   

16.
以青少年人际和谐问卷、社会支持问卷、自我压力问卷为工具,以广州市和惠州市1003名青少年学生为对象,探讨青少年人际和谐、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少年人际和谐总体情况良好;青少年人际和谐、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显著相关,人际和谐、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社会支持在人际和谐与心理弹性间其部分中介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法,以班级为单位对571名小学中、高年级儿童进行集体问卷调查,考察母亲学业参与和儿童学业、情绪适应的关系以及儿童成就目标的中介效应和性别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1)母亲自主支持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学习策略、学业成绩,显著负向预测儿童的消极情绪;母亲心理控制显著正向预测儿童的学习策略和消极情绪,不预测儿童的学业成绩。(2)儿童的掌握目标在母亲自主支持与儿童学习策略、消极情绪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在母亲自主支持与儿童学业成绩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3)儿童的掌握目标和成绩目标在母亲心理控制和儿童学业、情绪适应之间的中介效应不显著。这些结果在男孩与女孩之间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大学生强迫症状与认知灵活性的关系及情绪调节(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强迫问卷、情绪调节问卷、认知灵活性问卷对687名大学生展开测量.结果表明:(1)大学生强迫症状与认知灵活性及认知重评呈负相关,与表达抑制呈正相关.与认知灵活性与表达抑制呈现负相关,与认知重评呈正相关;(2)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在强迫总分和认知灵活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相对中介效应占比分别为23.51%和10.07%.结论:大学生强迫症状既可以直接影响认知灵活性,也可以通过情绪调节策略的间接影响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情绪行为问题的状况及关系,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长处和困难问卷对贵州省毕节地区309名留守儿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不同性别的留守儿童在希望、品行问题、多动和亲社会行为上呈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年级的留守儿童在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困难总分和亲社会行为上呈显著性差异(P<0.05);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心理资本与困难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亲社会行为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资本在社会支持对留守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影响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增加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有利于培养留守儿童的心理资本,对留守儿童情绪与行为问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母亲心理控制和青少年外化问题的关系,以及青少年情感自主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父子关系在其中的调节作用,采用母亲心理控制问卷、青少年情感自主量表、家庭亲密度量表和青少年违纪行为自评问卷对3316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青少年外化问题与母亲心理控制呈显著正相关,与父子关系呈显著负相关,与青少年情感自主呈显著正相关;(2)青少年情感自主在母亲心理控制与青少年外化问题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父子关系对母亲心理控制与情感自主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