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长,是一种经历;经历,是一种对人生的体验;人生,是一个不断修正和舍弃,努力追求幸福的过程;幸福,是一种非常单纯的感觉,我要好好地活一场;认识自己的生命是我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正>冈察洛夫曾经说过:"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长在一起的东西。"这说明写作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如果没有对事物的仔细观察,没有情感的体验,没有对生活的想象,也就不会有写作的冲动,就不可能写出好作文来。慢慢地,我在作文教学中做出了一些改变,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打消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感,消灭作文内容中"假、大、空"的现象,改变学生作文  相似文献   

3.
我喜欢     
本期主题"我喜欢"特约主持长沙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主持嘉宾黄滔"我喜欢",题目就给人清新快乐的感觉。本期所选的四篇文章,标题都是《我喜欢》,内容多为作者自己喜欢的事与物。小作者们畅谈自己心中的所思所想,给自己喜欢的事物唱出赞歌,表达心中的爱及对生活的追求。字里行间无不透出一股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给人一种充满热情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5·25,我爱我。今天,以“我爱我——和谐校园·阳光心情”为主题的北京市第7届大学生心理健康节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这一活动提醒人们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带领学子体验阳光心情,共建和谐校园。最近一周接连发生几起大学生自杀事件,似乎给人一种大学生心理问题十分严重的感觉。对此,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林崇德指出,有媒体报道说大学生20%多、30%多甚至50%多有心理问题根本没有依据。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很多产生心理困惑的学生会积极寻求帮助。“2004年我们曾对教育部直属高校3…  相似文献   

5.
有些小朋友,写作文时,常产生一种困惑:为什么写我自己经历的事,却往往像别人写过的呢?这是因为小作者虽然写自己经历的事,但没有写出自己真切的体验。所谓自己的体验,就是自己在观察一种事物时所抓住的该事物的特点,由此产生的联想,对该事件的评价以及从中悟出的道理等  相似文献   

6.
幸福的含义     
一般说来,人们都喜欢"芙蓉出水"那样的美好意境,追求美好而又诗意的生活。因此,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也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独特理想的追求。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性格不同,对幸福的看法与体验也会有所不同。我对幸福的定义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生活,真的幸福。 普希金说过:"上天让我们习惯于各种事物,就是用它来代替幸福。"生活不是每天都像站在舞台中央的明星那种感觉,掌声响起,花团锦簇,而是一件件的琐碎小事组成的平凡得  相似文献   

7.
为爱而活     
上午,语文课上。老师要我们每人拿出一张纸,在纸上写下自己认为最珍贵的五种事物。犹豫片刻,我在纸上写下了"友谊、生命、童年的时光、自由和爱"。  相似文献   

8.
2005年1月6日星期四阴今天我想自己洗澡,因为我长大了,以前总是妈妈帮我洗,我也要体验一下自己洗澡的感觉。打开热水器,水洒(sǎ)到我身上,就像几只小猫用舌头舔(tiǎn)我,舒服极了,再用沐(mù)浴(yù)露上下左右涂了一遍,最后用水冲干净。今天我体验到了自己洗澡也是一件快乐的事,以后我要争取自己能做的事尽量自己完成,减轻妈妈的负担,这也是对妈妈的一种爱。第一次自己洗澡@赖欣彤$福建省晋江市第二实验小学二(1)班  相似文献   

9.
探究这种学习方式是学生研究自己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求过程.探究不仅是追求一个结论,它更是一种经历,包括经历挫折与失败.它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知学习与认识的过程.基于这一教学思想,在地理教学中,我尝试使用了地理识图探究三部曲"观察识图--分析讨论--探究创新".  相似文献   

10.
孙海霞 《中国教师》2008,(22):46-46
<正>所谓"体验",简而言之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体验是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亲自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是对情感的一种体会和感受。体验是教育过程尤其是德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引导队员进行健康、积极向上  相似文献   

11.
正以前,我一直认为妈妈生我没什么大不了的,爱我也是理所应当的。但是,自从体验了一次当"准妈妈",我就知道了当妈妈是如此的艰难,我以后要更加孝顺自己的妈妈。在一堂作文课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次当"准妈妈"的任务。第二天起床后,我就"怀"上了我的"书包娃娃"。但是刚把"娃娃"挂到肚子上,我一下就感觉身体好像坠了一块巨石。到了学校,我要从一楼爬楼梯到三  相似文献   

12.
<正>一、移情式情感体验简述所谓"移情",就是把情感"外射"到事物身上,也就是把人的感觉、情感、意志等迁移到外在事物上,使原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仿佛有了感觉、思想、情感、意志和活动,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移情说"认为,只有在这种境界中人才会感到事物是美的。"移情说"的代表人物德国美学家李普斯认为移情是审美欣赏的基本前提。他把移情区分为4种类型:1一般的统觉移情,给普通对象的形式以生命,使线条转化成一种运动或伸  相似文献   

13.
不知道为什么,一向只知道读书的我,竟对班上的一位美丽女生,有了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她十分漂亮,只想看见她。我慌了,难道这就是"爱上"的感觉吗?我觉得新奇,真想体验一下那种经历,但是心里又觉得很不安。  相似文献   

14.
芮爱平 《考试周刊》2013,(26):52-52
<正>体验是指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实践,认识周围的事物,获得知识和能力的过程。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则是学生以教材为载体,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自主参与的一种阅读实践活动。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  相似文献   

15.
吴彩虹 《小学生》2012,(12):49-49
从心理学上讲,体验是人的一种特殊的心理活动,在体验中,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感受、理解事物,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并由此而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音乐教学更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是一种由内需而产生的心理需要,只有让学生真正从内心深处有一种体验,感受音乐的产生,感受音乐的内涵,从而才会真正学会享受音乐。因此要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让学  相似文献   

16.
正"陌生化"是一种破坏习惯性的或"自动的"感觉的手段,是将事物用一种新的出乎意料的方式表现出来的能力。通过把内容与形式变得令人陌生、好奇的手段,增加理解的难度和感知的长度,从而延长人的审美体验。语文教学也可以运用"陌生化"原理唤醒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更新对世界感受的方法,保持阅读的新鲜感和好奇心。我们可以把自己熟知的解读暂时"搁置"起来,借助相关的"间离技术",调动学生对探究文本的欲望,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个性化阅读",在"陌生化"  相似文献   

17.
正设计意图生命世界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有着神秘感,"我是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孩子和家长。为了正面引导幼儿的好奇心,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结合本月主题活动《我在长大》,特设计了"我从哪里来"教学活动,试图通过媒体呈现、多元对话、立体体验等方式,使幼儿了解自己的由来与成长过程,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相似文献   

18.
美丽新世界     
"爱存在这美丽新世界,我喜欢自信的感觉,我看见你微笑像天使,这就是爱的奇妙。"有人说:"如果我们在爱,那么爱并非属于自己也并非为了自己;如果我们痛苦,那痛苦并非缘于我们的创伤,而是缘于整个自然的内部。"生活在这喧嚣尘世的我迷惘而无奈,厌倦了羁绊着的世俗的双眸在瞬间阖上,憧憬着……  相似文献   

19.
难忘云南游     
我们能够快乐地成长,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一种难得的体验、那一次难忘的云南游的经历,彻底改变了我对生活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一、感受——主体存在本质的深度激活与日常生活中泛泛的感觉不同,在艺术和审美的领域里,当我们说我们有某种深切感受的时候,意味着在我们内部发生着、发生了某种较深刻的心理过程。这时,首先是,我们内心深处正经历、体验着某种东西。黑格尔说:艺术家作为“时代之子”,“意味着他从生活到内心真正经历了那个时代。丰富而重大的经历使他震动极深;他把自己全身心深刻地体验过、永远地铭记着的,传达给我们。”心灵的经历、体验始终是意味着一种精神的颤抖与震动,换句话说,感受,也就是一种主体心力激活激荡的过程,就是我们内心的一段精神、情感潮流的澎湃奔涌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