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艺录》是钱钟书先生的重要著作,先后有开明书店版、中华书局版、三联书店版。开明书店版《谈艺录》首次于1948年6月出版,并于次年再次印行。直至1984年9月,中华书局版《谈艺录(补订本)》出版。它由上、下编组成。上编对开明书店版作了若干润色,下编为钱钟书先生《补订》、《补遗》的内容。这是三联书店版《谈艺录》印发前最为通行的版本。2001年1月、2007年12月,三联书店先后两次出版《谈艺录》,并于2008年6月,第三次印刷第二版《谈艺录》,笔者称为最新版《谈艺录》。三联书店初版《谈艺录》,分上、下两册,其重要亮点是把中华书局版《谈艺录》中的《补订》、《补遗》、《增订》内容分别纳入原文,使读者读之成为一气。因此,在版本学上,无疑是对中华书局版的重大超越。三联书店第二版《谈艺录》,把两册本合而为一。照理说,其最新版《谈艺录》是为精益求精,逼近完美。然而,就以版本比较,笔者发现该版本并非如是,得失互见。  相似文献   

2.
近日,南方日报出版社推出新书《大师谈艺录》(分壹贰两册),作为其在第十四届全国书市主打的重点图书。 《大师谈艺录》是《中国书画》杂志社主编曹鹏博士对启功、黄永玉、饶宗颐、欧阳中石等二十多位国宝级文化大师的抢救性访谈的结集,有很强的文化纪念价值和收藏价值。 《  相似文献   

3.
钱钟书先生在其《谈艺录》页620曾于列举古代长诗时指出,宋代妇女第一长诗为王氏女《妾薄命叹》,共2534字,载于宋人笔记小说《鬼董》卷一。笔者查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编纂之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先生是享誉中外的文学大师、文化泰斗,其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学识在文化界有口皆碑。其等身著作被出版社一版再版。他的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谈艺录》、《管锥编》旁征博引、字字珠玑,被誉为中国比较文学的鼻祖;  相似文献   

5.
湖北美术出版社新近推出了《艺术大师之路丛书》,包括《齐白石》《李叔同》《徐悲鸿》《潘天寿》《丰子恺》《李苦禅》《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黄胄》十册。 十位艺术家有着不同的生活经历、创作道路、艺术观点和成就。丛书编者把每本书的内容分为“生平传记”“谈艺录”“诗歌文赋”“诸家评述”“艺术年表”“作品评  相似文献   

6.
钱钟书著作,素所喜爱。濡染既久,深得其益。尤其是他的学术艺文札记《管锥编》、《谈艺录》等,对从事文字工作的人更有直接的好处。笔者随看随记,现抄录整理一点出来,取奇文共赏之意。  相似文献   

7.
《国际广播丛书》出版《国际广播丛书》包括3部作品、即:《中国国际广播大事记》、《中国国际广播回忆录》、《国际广播论文集》、帼际广播人风采\《电波联结五z情》、《国际广播发展趋势研究》、《当代世界传播研究》、《国际广播谈艺录》共320万字,大32开本,...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9,(1)
偶然得到一本《齐白石谈艺录》,出于对这位艺术大师的崇敬和热爱,在忙碌的编辑工作之余,不时地展示案头。初读,只觉他的话语同他的绘画一样,质朴天真,清新淳厚;再读,又觉语妙旨宏,意趣隽永;深读,细细品味,由此及彼,联系到办刊做人,不觉生发出许多感事和联想...  相似文献   

9.
杨绛“偷”译《堂吉诃德》──摘自《作家文摘》94年7月8日原作:刘存孝我国文化巨擘钱钟书,因为两部壁立千仞的著作《谈艺录》、《管锥篇》奠定了在中国学术界泰斗的地位。夫人杨绛先因写剧本而脱颖,后以翻译而成名,近年因完成真人真事散文集《干校六记》与小说《...  相似文献   

10.
113与632题目中的“一个人”,指的是沪上资深副刊编辑、中国红楼梦学会理事、中国金瓶梅学会理事、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陈诏先生。出生于1928年的陈诏已退休多年,除了有《红楼梦小考》、《红楼梦谈艺录》、《金瓶梅小考》、《金瓶梅六十题》、《中国馔食文化》等十多本专著问世外,他还曾以虞兮、思藻的笔名,发表过许多杂文。我知道陈诏与中国文坛许多名人如夏衍、茅盾、巴金、柯灵、施蛰存、蒋孔阳、顾廷龙等有交往,更有书信之谊,只是并不清楚这些文化名人亲笔写给陈诏的书信竟有几百封之多,而且他一直珍藏至今。一想到其中许多写信者如今已…  相似文献   

11.
韩海彬 《出版广角》2015,(4):114-114
《钵园谈艺录》由钵园主人林汉涛编著,展现了林氏两代人艺事活动的记录、总结和展望,时间跨度近百年,真实地记录了林半觉先生一生的荣耀、欢乐和痛苦,见证了林汉涛创办纪念馆的辛酸、努力和坚持。  相似文献   

12.
钱钟书先生《谈艺录》第二三《朱子书与诗》云: 方虚谷欲身兼诗人与道学家,东食西宿,进退狼狈,遂尤贻笑矣。《四库总目》卷一百六十考论朱子与赵章甫师弟之谊,有“援引甚力”之说,似未征《朱子语类》。观《语类》所记与符圣功、林择子语,则朱子几以章甫为不可教诲。卷一百二十:“昌甫辞,请教。日:‘当从实处做工夫”’;耳提面命,较《提要》所引朱子《答徐斯远书》,  相似文献   

13.
学术经典长效阅读价值只能由学术创作主体、编辑、出版社三极共同作用来完成,所以,真正有生命力的长效阅读机制的形成就是这三极各自的良性发展和相互之间的良性互动而带来的最优资源配置.钱钟书的《谈艺录》、《管锥编》二学术经典有长效阅读的出版效应,正是这三极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编辑风采     
《中国编辑》2007,(6):F0002-F0002
周振甫(1911—2000),浙江平湖人。原名麟瑞,笔名卞慧。著名中国古代文史研究家、资深编辑。1932年,在无锡国专学习时,经徐调孚推荐,进上海开明书店.从事校对、编辑工作。40年代责编钱锺书《谈艺录》、80年代责编钱锤书《管锥篇》、《管锥篇增订》,树立了编辑与作者密切合作的榜样,被出版界传为佳话。  相似文献   

15.
《国际广播丛书》包括8部作品,共320万字,中国国际出版社出版。该丛书全面地记录了中国人民对外广播事业55年的历史轨迹。《中国国际广播大事记》全面、系统地反映了我国对外广播事业各个历史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国国际广播回忆录》是老一辈对外广播工作者以亲身的经历、生动的事例记叙了我国对外广播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所走过的足迹,《国际广播论文集》和《国际广播谈艺录》汇集了国际广播理论研究成果,涉及了国际广播决策研究、理论探索、业务交  相似文献   

16.
《傅雷家书》是一本奇书。一百多封处处是真善美的书信,写成于五、六十年代,既是教子篇,又是谈艺录。是父爱的歌,又是追求真理的心灵的诗。1981年一出版,就引起轰动,后不断再版,直到今年2月,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又专题介绍推荐此书。但要把这些家书变成可听的广播节目却是一个困难的任务。不过,有价值的事终有有心人做。1994年,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31辑主持人专题节目《伟大的父爱  相似文献   

17.
闲读偶记     
或许可以说,一切诗文,都是在述说人生,诠释人生,咏叹人生,只不过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明显,有的隐蔽而已.即使学术著作,比如钱钟书的《谈艺录》、《管锥编》及《宋诗选注》,细品顺,也能从中品咂出丝丝人生意味.钱钟书有句名言:“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从中就不难看出作为学者的钱钟书对寂寞人生的深长感慨.  相似文献   

18.
圆合美 圆,一条完美的闭合曲线。圆合的线条,不带刺不带尖,不瘪瘪凹凹,具有完满的美;圆合的线条,同时有生动流畅、飞动流转的美。古今中外众多哲人、文人都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它的耐人寻味的美学内涵。钱钟书先生在其学术名著《谈艺录》和《管锥篇》中,就从哲学、文学、书法等诸多领域中列举了近百个例子比较参证,来论述圆合美。  相似文献   

19.
赵忠祥谈艺录(四)赵忠祥杨澜的成功,修正了我的一个观念《正大综艺》是正大集团和中央电视台合办的栏目。到目前为止,这是中央电视台和国外合作的唯一的一个栏目。这个栏目的出现,是当前经济领域当中的一种事物。我觉得和国外合办节目,利用他们的资金,引进他们的技...  相似文献   

20.
在目前遍于海内外的“钱钟书热”中,钱钟书先生作为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和长篇小说《围城》的写作者,早已名扬四海;作为博大精深的学术专著《谈艺录》、《宋诗选注》、《管锥编》和《七缀集》等的撰著者,他也久已誉满学界。不但硕学通人对他倾心折服,即便一般读者,也如醉似痴地千方百计搜求他的著作。更有中外钱钟书研究家,不顾他本人自甘淡泊宁静的坚决反对,以他的生平和撰著历程为研究课题,连篇累牍地推波助澜,形成一枝独秀处处走红的“钱学”。钱钟书多年知交、著名学者黄裳在谈到“钱钟书研究”时说:“我觉得把他的著作分做两类来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