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是跃还是伏,要使兴趣持续,关键在于创设课堂高涨的情绪和氛围,情绪和氛围是可以"传染"的,具有影响性。课堂上整体的学习情绪、氛围,可以影响个别学习兴趣不高的学生产生较强的兴趣。儿童学习任何事情最合适的时机是他们的兴致最高时。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强烈欲望。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唤起学生的兴趣之后,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地去参与教学活动,从而获得教学的最佳效益。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语言知识的运用以及教师教学目标的完成。本文根据大学生课堂参与行为的相关理论,从学生、教师及课堂三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英语课堂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教育好学生是教师的工作职责,也是为国家输送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前提。科教才能兴国,所以,教育工作应当是讲求高效率的。课堂是学生最主要的学习场所,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主要是在课堂中启发得到的,教师就要讲究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使课堂真正变得"有效果"。  相似文献   

4.
徐锡扬 《科教文汇》2010,(6):85-85,106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投下了些许石头,在学生思维的池塘里能泛起或大或小的波痕——这就是教师在讲课中的点拨之道。课堂教学的点拨之道,非惊天骇地,非急风骤雨,而是在学生的心间滑过一丝丝的涟漪,激发起学生切身的共鸣。精妙的点拨恰似教师释放于课堂中跳跃的小精灵,在潜移默化中塑造着学生内心的物理世界。物理课堂需要点拨,它们或是渡过"迷津"的航标,或是冲破黑暗的灵光,带领着学生到达真正科学的殿堂。  相似文献   

5.
刘玉红 《知识窗》2013,(22):58-58
汉字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文化符号,写好汉字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我们不能以电脑打字代替学生的书写,更不能摒弃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那么,在小学写字课堂上,教师应该做些什么呢?这个问题值得广大教师深思。首先,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书写规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正确""工整""美观"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的基本要求,"正确"影响着所写内容的正确与否,"工整"影响着文字的表达效果,而"美观"又以"正确""工整"为前提,是在两者的基础上求速度、求质量。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经常在黑板上板书汉字的笔顺,学生用手跟着写,  相似文献   

6.
王泽贵 《科教文汇》2010,(24):95-96
"生态课堂"是人本主义的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和谐、协调发展为第一要务的教学情境,是一种珍视"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教育氛围。和谐的生态课堂讲究的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衡,在教学中需要正确把握好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本文从开放教学资源、开放教学心态、开放学生思维、开放学习评价四个维度阐述了构建和谐开放的数学生态课堂的基本操作策略,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和谐、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王小峰 《科教文汇》2007,(11Z):109-109
课堂语言,也称为教学语言,是教师用以传授知识最常用最基本的工具,属于言语交际中的一种专门性的工作语言。课堂语言是口语表达的高级形式,是教师开启学生心灵I"I扉的钥匙。课堂语言,又是思维工具,教师的语言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物理语言、物理思维的发展。在物理教学中,课堂语言的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张庆 《科教文汇》2013,(19):120-121
英语口语课程的设置旨在改善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教师在英语口语课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扮演着"编剧"、"导演"以及"演员"等多重角色,本文主要分析教师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理念的指导下,熟练适应多重角色的转换,不断提高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高红梅 《科教文汇》2011,(36):112-113
坚持"以生为本",真正摆正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也是深化数学教改的急切呼唤。随着教改的深入、教育观念的更新,许多有识之士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探究,在老师的点拨下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体现自我。学生能力层次有高有低,接受速度有快有慢,这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要求上要特别注意因人而异,设置不同目标,分层要求,以避免优等生"吃不饱"、后进生"吃不了"。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课堂提问和作业要求、作业量方面,教师要注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各种类型学生的思维都得以活跃、主体作用得以发挥。  相似文献   

10.
李毅 《科教文汇》2010,(19):89-89,123
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教师教学行为,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思维能力,启发学生们自主探究精神,使课堂教学焕发出课堂的活力,实现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赵领章 《科学中国人》2014,(8S):212-212
《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时代性、理论性、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课晦涩、枯燥、乏味、空洞。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今日的中学生思想活跃,自主意识、参与意识及表现欲望较强,渴望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同。因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应该正确处理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学生却不为所动,反而觉得自己单纯的只是贮存教材内容的"容器"。这样就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内心要求无法得到满足,自然地就失去了对所学课程的兴趣。因而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学习掌握知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取得不错效果。  相似文献   

12.
张慧 《科教文汇》2010,(11):136-136,144
语法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难点,不少老师认为学生成绩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语法知识的掌握,学好了语法就等于学好了英语。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有些教师把绝大部分时间花在语法知识的传授、分析和练习上,把活生生的语言材料变成干巴巴的语言点。以这种方式教授语法势必违背规律,从而影响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改变这种状况,本文提出"三段发现式"语法课堂模式,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马秀华 《科教文汇》2011,(26):87-87,95
语文课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语文课往往并不呈现出一种静态的知识体系,而是与师生一起处于一种变动的关系之中。语文课是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更重视生成。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是语文教科书的执行者,也应该是教科书的改造者、创新者。对于课堂的主人——学生来说,教科书也仅仅是有待激活的原声材料,它要在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的理解中生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知识。只有通过师生的感悟、体验、理解,教科书才能发挥它内在的精神意蕴和包含的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4.
蒋中秋 《知识窗》2013,(22):17-1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要使学生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和自由地发展,教师必须重新构建课堂,思考建立体育探究课堂的可行性。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探究愿望探究教学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转化为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促使每个英语教师对英语教学作本质的思索。传统的课堂教学上所传授的语言知识主要来源于教师和课本,教师将备好的语言知识单方面地教授给学生,然后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控制性练习,教师把持着课堂一切的主动权。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推进,课堂逐步转变为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重要场所。  相似文献   

16.
课堂心理气氛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对所学知识创造性的运用,教师应注重营造课堂心理气氛。通过教师良好的威信、情感、心理素质和适当的期望,营造出积极的、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创造性运用的良好课堂心理气氛。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洁 《科教文汇》2010,(10):95-97
建构主义是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分支,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提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大学英语的课堂导入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积极创设建构主义学习情境,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协作和会话交流,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教师是个神圣的职业,他通过特定的教学方法,将自己所学的和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这样看来,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知识、感受知识的效率,提高教师的语言修养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教学质量和教学目的。同样在职业中学会计教学中,教师语言的艺术性,也决定着课堂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教师的语言艺术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是"教"与"学"的对立统一,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钥匙在教师手中。教师不仅要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用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统帅教材,而且还要研究和掌握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创设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教学情境,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使学生有效地获得知识和驾驭知识。  相似文献   

20.
杨波侠 《今日科苑》2010,(16):250-250
在新课标倡导的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精讲点拨、全面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形势下,学生读了几遍课文就匆匆上课,面对课堂上教师充分的准备,有些学生很难顺利地参与课堂,有限的40分钟往往是走马观花,或者完不成教学任务。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语文教学中怎样使"自主探究学习、教师精讲点拨"效果更显著,这就需要学生课前做充分的准备——预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