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库拉索芦荟为试验材料,应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植物化学等手段,探讨了增强UV-B辐射对库拉索芦荟结构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增强UV-B辐射20 d,每天处理6 h,库拉索芦荟叶片形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暗红色斑点的出现、叶尖部储水组织塌陷、气孔周围泌出物堆积及细胞间隙轻微扩大等.增强UV-B辐射还导致生理指标的相应变化,类胡萝卜素增加了23.8%,可溶性糖含量明显减少了27.4%,叶绿素a、b、可溶性蛋白及丙二醛含量变化不明显.解除UV-B辐射后叶片外部形态恢复正常,表明库拉索芦荟具有较强的抗UV-B辐射和自我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2.
主要研究磷脂酶D在UV-B辐射诱导气孔关闭中的作用.结果显示:UV-B辐射能够诱导蚕豆气孔关闭.磷脂酶D的专一性抑制剂,1-正丁醇能够逆转UV-B辐射诱导的气孔关闭;1-正丁醇能够部分逆转SNP(NO外源供体)诱导的气孔关闭.结果表明:磷脂酶D可能参与了UV-B辐射诱导的蚕豆气孔关闭,且磷脂酶D可能介导了一氧化氮(NO)在UV-B辐射诱导气孔关闭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索UV-B胁迫条件下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烟草幼苗抗逆性的影响。实验利用3,3-二氨基联苯胺(3,3-diaminobenzidine,DAB)染色方法定性检测胁迫条件下施用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后植物叶片中H2O2的变化。通过实验发现,与空白对照组比较,UV-B处理组叶脉中H2O2积累显著,这可能由于UV-B对烟草幼苗的胁迫作用较明显。另外,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可从一定程度上提高烟草幼苗在UV-B胁迫下的抗逆性,其中以GA和6-BA+IAA双重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在喹吖啶酮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推拉电子结构且含二氢喹啉酮结构的化合物,并研究了结构改变和不同溶剂对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的影响.研究发现化合物中增大的共轭体系和增强的推拉电子基团会导致吸收峰和荧光峰产生大的红移;随着结构的改变,这些化合物的荧光从蓝色变成橙红色.这些化合物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加,吸收峰和荧光峰都表现出强烈的红移.并进一步研究了这类荧光化合物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现象.它们作为一类新的荧光化合物在电致发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1题目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_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_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_3和C_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1。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6.
<正>1题目在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培养在CO_2浓度为1%环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转移到CO_2浓度为0.003%的环境中,其叶片暗反应中C_3和C_5化合物微摩尔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1。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乙醇提取法测定了春季和冬季小叶黄杨叶片抗紫外辐射物质(主要为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春季小叶黄杨叶片中黄酮类物质含量较低,而冬季叶片中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黄酮类物质的抗氧化性可应用于抗紫外辐射.  相似文献   

8.
中药中活性物质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检测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活性成分检测是中药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但中药中许多重要活性物质如甾体皂苷、多数三萜皂苷和大多数真菌中的多糖化合物光谱吸收只有弱的末端吸收甚至无特征紫外吸收,分析、检测比较困难.在单克隆抗体技术基础上的小分子化合物的免疫学检测可应用于这些活性成分化合物的快速检测以及研究其在体内的代谢和分布.该方法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省时、便携、易操作,将在中药材标准研究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人工增强UV-B辐射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强度UV-B辐射下,蚕豆幼苗保护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辐射强度增加,POD活性上升,CAT活性下降,短期低强度的UV-B辐射下ASA含量增加,增强的UV-B辐射显著抑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可见光大致划分为:红光(650~760nm)、橙光(600~650nm)、黄光(560~600nm)、绿光(500~560nm)、青光(470~500nm)、蓝光(430~470nm)、紫光(390~430nm)。植物对光的吸收不是全波段的而是有选择性的,但不同绿色植物对光的吸收谱基本相同,就红(橙)、黄、绿、蓝(紫)4种波长的光而言,叶片对其的吸收能力为蓝(紫)>红(橙)>黄>绿。日光中强度最大的恰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工增强UV-B辐射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强度UV-B辐射下,蚕豆幼苗保护酶活性及抗氧化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随辐射强度增加,POD活性上升,CAT活性下降,短期低强度的UV-B辐射下ASA含量增加,增强的UV-B辐射显著抑制类胡萝卜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12.
本文所作的<胡敬斋年谱>是在清儒杨希闵所编<胡文教年谱>的基础上充分吸收胡敬斋文集、语录等材料增补而成的新年谱.此年谱的写作充分吸收15世纪明儒珍贵资料,填补了相关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13.
云锦杜鹃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云锦杜鹃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云锦杜鹃叶片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42.22mg/g干重,叶片中可能含有黄酮及其甙类,并含有少量的二氢黄酮及黄酮醇类。  相似文献   

14.
柿叶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开发柿叶中黄酮类活性物质的医用价值,弄清提取柿叶中黄酮的影响因素及最佳工艺参数,主要研究了柿叶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采用芦丁为对照,利用其铝络合物测定液在510nm处有吸收峰的特点,建立标准曲线,运用吸光光度法测出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柿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用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时,影响柿叶中黄酮化合物提取率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0min,乙醇浓度70%,料液比1:35,柿叶黄酮类物质的得率为5.76%。  相似文献   

15.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马马鞭草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并对马鞭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最佳超声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溶液体积分数70%、固液比1∶40(g/mL)、超声功率500 W、超声辅助提取温度70℃条件下提取20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率可达2.87%.影响马鞭草中总黄酮提取效果的主次因素为:固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马鞭草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作用,其清除效果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黄酮类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  相似文献   

16.
设计并合成了对-二[(2,4-二羟基苯基)偶氮基]苯和对-二[(5-甲基-2-羟基苯基)偶氮基]苯两个二偶氮化合物,用红外和元素分析证实了相应结构与所设计结构相符.两个化合物均在300-500nm之间有较强的吸收,是良好的紫外吸收材料.  相似文献   

17.
例1A、B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得到2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A放出的能量较多;C、D两元素的原子分别失去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时,D吸收的能量较多。则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可能性最大的是A.D2A B.C2B C.C2A D.D2B解析本题考查金属、非金属元素原子的结构特征,离子化合物的形成特点及与能量的关系。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的原则,A形成稳定离子时放出的能量较多,说明A的非金属性强于B。同理,C形成稳定离子时吸收的能量较少,说明C的金属性强于D。再根据A、B得到2个电子,C、D失去1个电子均达稳定结构,可知C、A最有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  相似文献   

18.
以14种不同的红茶为分析对象,采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其黄酮类化合物,并用三波长-光谱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采用三波长-光谱法有效地消除了红茶中由于黄酮类化合物光谱吸收峰的不对称给定量分析造成的影响,并校正了基于干扰组分的吸收光谱具有线性吸收产生的基线倾斜.加入铝盐使得黄酮类化合物与铝离子形成稳定的配合物,吸收带I明显红移,则吸光度大大增加.实验结果,回归方程为△A=0.017 1C+0.020 0,相关系数r=0.999 8;说明黄酮的浓度在8.00~48.00μg/mL范围内,波长分别在λ=295 nm、λ=270 nm、λ=250 nm处测吸光度时△A与浓度C呈良好线性关系,可按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本方法的回收率为97.9%~101.2%,变异系数小于0.20%.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均令人满意,而且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9.
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来自浙江台州境内天台山不同生境的甜槠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对其成分进行了聚酰胺薄层层析分析。结果表明,甜槠不同生境的叶片黄酮类化合物以冠层生境含量最高,灌丛生境次之,林下生境含量最低;林下生境的黄酮类化合物成分最少,而冠层生境的成分最多。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化学式计算中 ,有一类关于物质组成的计算型选择题 ,由于并未要求通过计算求出精确答案 ,当然就为找到解题捷径提供了可能性 .将相关物质的化学式进行适当变形往往能速解此类题目 .1 比较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例 1 在①硫酸 ,②硫酸钠 ,③三氧化硫 ,④硫酸亚铁四种化合物中 ,硫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为 (   ) .(A)① >② >③ >④(B)③ >① >② >④(C)③ >④ >① >②(D)③ >① >④ >②  解析 :此题不宜采取逐个计算后再比较其大小的方法解答 .快捷解法是以SO3 为单元将化学式变形 :H2 SO4SO3 ·H2 O ,Na2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