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20年高考迫在眉睫,语文复习已进入了第二轮,在这轮作文备考中,我们应在全面备考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明晰近些年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特点,洞悉高考阅卷场的评分原则,针对性地科学备考,确保作文能力有新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应用题是学生高考数学考高分的关键题型之一。本文结合笔者参加2015年江苏省高考应用题阅卷的所见所闻,提出对2016年高考应用题备考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面对2012年的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应该如何备考呢?笔者想从两个角度来谈,一是命题角度,二是阅卷角度。研究命题,我们可以了解备考的一些方向;分析阅卷,我们可以知晓答题的一些技巧。惟有如此,才能把复习落到实处,让备考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4.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8年高考湖北省理综化学试题阅卷工作,本文拟对学生答题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对2009年高考复习备考工作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窦立强 《物理教师》2009,30(1):19-19,21
笔者有幸参加了2008年高考物理(江苏卷)的阅卷工作,几天的阅卷经历使我感触颇深,本文想结合阅卷(第15题)的一些体会,以及与其他阅卷老师进行交流得到的一些认识,谈谈在备考中应重视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笔者有幸参加了湖北省2007年高考的阅卷工作。参加阅卷的老师们一致认为:2007年高考历史试题难度大,区分度不高,对高中历史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冲击与挑战;这样的历史试题,既使高三历史教师在来年的备考中无所适从,又严重地影响了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陈相伦 《西藏教育》2013,(12):60-61
分析新课程高考物理试题,研究并掌握其特点,对有效开展高考物理复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本人现结合高考物理阅卷及高三备考情况谈一谈个人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8.
仿写这种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形式1998年进入命题者的视野,2000年列入高考考点,以其题型新、设题巧、重实用的特点,备受青睐。怎样有效地应答高考仿写题?仿写有怎样的发展趋势?仿写如何备考?一、得分要诀笔者参加了2004年江苏高考的阅卷工作,利用阅卷间隙,抄录了部分仿写句,现结合考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综合评价了浙江省第一年自主命题的理科综合生物部分的试题特点,归纳总结了高考阅卷中发现考生解答非选择题中的常见错误,分析了浙江生物学高考走势,提出了提高生物学备考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从高考阅卷统计数据,阅卷教师随笔记录中发现考生思维切入点靶向不准、思维逻辑紊乱、思维路径不畅、语言表达不清是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活跃考试思维,强化考试能力是备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笔者有幸参与了2008年湖北省高考文综政治试题阅卷工作,其中颇多感受,这里与广大备考师生共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一、试题评析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政治部分非选择题共两道大题,5小题,满分52分,全省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多年参加高考阅卷的语文教师,有一种感觉越来越强烈——我深深地感到很多考生在备考时,走了弯路,方法不对头。他们在备考时往往存在这样一个误区——过分相信"高考真题""高考母题"之类的东西,而忽视了对语文课本的复习,结果导  相似文献   

13.
小林 《现代语文》2005,(2):96-96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高考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作为参战人员的高三学子们,了解阅卷内情,了解阅卷特点,应该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山东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铮教授的《高考语文:专家阅卷心得与学生备考策略》就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了解高考语文阅卷的详细内情,而且张教授还凭借自己多年的阅卷经验,针对高考语文阅卷特点,向广大高三学子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应试策略。此书对于经历了十多年寒窗苦读的高三学子来说,是极具实用性的。  相似文献   

14.
2017年是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关键之年,高考语文试题在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和导向作用的前提下也顺势而变。通过参加2017年的高考阅卷,结合阅卷组对知识的讲评,我认真反思在高三一年的复习备考工作,并做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5.
语文科目采取电脑网上阅卷在经历了两次春季高考的试点后,得到了广泛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同,今年上海秋季高考语文科目也将实行这一新型的阅卷方式。我有幸两次负责春考阅卷工作,感触很深,在此就电脑阅卷的情况来谈谈高考语文如何备考。电脑阅卷的操作过程很复杂,也很先进:先把所有考生的试卷按照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文言文、作文(选择题除外)分别扫描进电脑,由考试中心编设一套程序,阅卷老师在电  相似文献   

16.
2007年夏,"信息化高考"赫然浮出水面。高考的信息化进程正在把主观的人为影响降得越来越低。从复习备考到监考,到阅卷放榜,再到最后的招生录取,通过考场摄录监控、网上评卷、建立考生电子  相似文献   

17.
2012年高考早已尘埃落定。当我离开高考阅卷场的时候,心中充满欣慰:这不仅仅是我指导高考复习备考的思路与试题有吻合之处,更重要的是,我为高考历史试题叫好:通过新材料新情境.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考查考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今年的高考试题与往年类似,  相似文献   

18.
在经过连续五年的高考阅卷工作后,我觉得作文有效备考有一个重要的原则需要把握,那就是要坦诚厚道地写,先“死”后“活”地练。  相似文献   

19.
“字音题”通常是高考语文第一道题,能否轻取关系到同学们整堂考试的情绪。多次高考阅卷经验告诉我们,此题得分率不容乐观。下面谈谈字音备考中应注意的几点:  相似文献   

20.
高考作文,在语文试卷中占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在语文科的学习和应试中,作文的地位举足轻重。而高考备考中作文的有效训练便是走向成功的可靠保障。高考作文的阅卷情况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发,从中可以找到作文教学,尤其是高三备考作文教与写的方向,使学生在高考备考的征途中信心倍增,胜券在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