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文短教,早有人提及。所谓“长文”,就是篇幅长、文字多的课文。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中,课文在1500字以上,一般来讲就可以视作长文。长文在人教版实验教材中的比例占30%左右,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共21篇课文中,就有《十六年前的回忆》、《卖火柴的小女孩》、饥卡》等5篇长文。  相似文献   

2.
鲁迅是中学教材里的常客,从教材中的《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再到《故乡》。每一篇课文里的每一句话甚至是标点符号,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仔细琢磨。作为一名中学教师,我第四次执教《故乡》这篇课文。每一次研读这篇课文都有不同的体会和收获。  相似文献   

3.
张立霞 《小学语文》2009,(10):16-18
在中国的语文课堂上讲鲁迅、读鲁迅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让鲁迅进人小学语文教材,是我们教材编写者的夙愿。与鲁迅相关的课文,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主要有三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少年闰土》《有的人》。这几篇课文是分散安排的,前两篇在教科书同一册次的不同单元,后一篇编排在另一册。在新课标实验教材中,则专门编写了“初识鲁迅”专题,除了上面提到的三篇课文外,新编入了《一面》。  相似文献   

4.
《苏武传》是人教版必修四第四单元中的一篇重要课文,该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古代人物传记,分别选取了《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汉书》中的《苏武传》及《后汉书》中的《张衡传》。其中《苏武传》是整个单元中篇幅最长、文言现象和人物关系相对复杂的一篇课文。可就是这样一篇重要的课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却发现教材在注释此文的时候有多...  相似文献   

5.
《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文情并茂、脍炙人口的通讯 ,5 0年来 ,它影响了几代人 ,“最可爱的人”成了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这篇文章也一直入编中学语文教材。为配合修订大纲的使用 ,由人教社编辑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 (简称《修订教材》)又选入了这篇课文 ,它与根据 1992年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编写的语文第五册 (简称《试用教材》)中的同篇课文相比 ,从诸多方面体现了已经出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全新理念和基本特点。下面就《谁是最可爱的人》《修订教材》不同于《试用教材》的编排体系作一阐述。一、…  相似文献   

6.
苏教版小学语义教材中有一篇根据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的《海燕》改编的课文《燕子》。课文主要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灿烂无比的春天中飞行、休息的情景。  相似文献   

7.
《拍手歌》是统编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识字课文.课文语言活泼生动,插图可爱有趣。对此,本文对《拍手歌》文本教学与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曾雪梅  梁玲 《四川教育》2006,(12):35-35
【设计意图】设计这样一堂主题性复习课,是因为在五年级的本册教材中有关于太阳的两篇课文《海上日出》、《夕照》,在这些课文的课后练习中都有与描写“太阳”相关的语言拓展性训练,因此,就考虑把这两篇课文放到一起,上一节关于太阳的语言积累、运用、牵移的自主性、综合性的复  相似文献   

9.
【教材分析】 就课文阅读来说,两篇精读课文《鲸》、《新型玻璃》和两篇略读课文《松鼠》、《假如没有灰尘》交叉编排。这样,先精读一篇,然后按照前面所学的阅读方法再略读一篇。外在地看,这是阅读学习方式的变化,使阅读教学课堂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一、对教材的理解 《山中访友》和《索溪峪的野》都来有第一单元的课文。《山中访友》是一篇精读课文,《索溪峪的野》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这两篇课文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在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其中,精读课文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鱼游到了纸上》,略读课文是《全神贯注》《父亲的菜园》。它们都是大修订版本中原有的课文,是什么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使编者在实验教材中把它们重新编排在一个新的单元里呢?这就需要我们重新认识和解读它们。下面就谈谈自己初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材是按专题分组进行编写的,即将主题相同的几篇课文进行组合,比如五年级下册“走进西部”这组课文里,选择了《草原》《丝绸之路》《白杨》《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四篇有代表性的课文,从中不仅可以感受到祖国西部美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相似文献   

13.
【教材简介】《观察中的发现》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中口语交际的话题。本单元专题是“细心观察”,在导语中就建议学生留心观察,四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在观察中的发现:教材编排了《花钟》《蜜蜂》《玩出了名堂》《找骆驼》四篇课文,让学生感悟细心观察的方法和结果,并在课后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花和其他事物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教材中,写人的课文占很大比重。以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为例,《再见了,亲人》《金色的鱼钩》《桥》《将相和》《草船借箭》《猴王出世》《人物描写一组》《刷子李》《金钱的魔力》《晏子使楚》《半截蜡烛》等12篇课文,都可大体归人写人一类,占整本教材篇目的2/5,足见写人课文的分量。教好写人的课文,实在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5.
最近听了一些老师执教的苏教版教材《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第六册)、《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第九册)等课文的教学,发现老师对这些课文存在模糊的认识,认为前两篇是寓言故事,后两篇是成语故事,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应该不同,不同在哪里,又说不清楚。  相似文献   

16.
《第二课堂(小学)》2011,(1):123-124
2010年9月开学,教材大换血。有细心的读者发现,新版高中语文教材“被踢出去”的课文多达20多篇,如《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等,其中涉及鲁迅的作品多篇。  相似文献   

17.
虚假的课文     
我先要具体地分析一篇小学课文。诗体课文《信》,载于上海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课本上册,要求学生背诵。课文没有署作者名字,据教材末页编者后记,应为编写者自创。  相似文献   

18.
本文所指的红色经典课文,泛指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革命战争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课文,以及描写伟人高贵品质的课文。翻开当前人教版教材,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依然保留着相当一部分红色经典课文。据初步统计,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共有27篇,如《吃水不忘打井人》、《毛主席在花山》、《王二小》……  相似文献   

19.
《信》是一篇童话体课文,全文1100字。光村图书《国语》教材将它收入一年级课本,教育图书出版的国语教材将它收入二年级课本。在日本低年级国语课本中,以阅读为主的课文数量十分有  相似文献   

20.
《范进中举》和《孔乙己》这两篇课文在人教版义教实验教材中,虽同是九年级学习的两篇课文,却不在同一个学期当中教学,《范进中举》在上册第五单元中学习,《孔乙己》在下册第二单元中教学。但这两篇课文体裁同为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