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作出终结性的优劣判断的单一评价,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把评价作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教师与学生共同构建意义的过程,它注重的不只是终结性评价,更看重学生学习过程中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因此,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应是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结合。同时,增加学生评价的自主权,扩大学生评价的自由度,评价形式改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为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师生共评、家长参评等,创造一种民主参与、协商和交往的评价过程。一、多渠道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1.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关注学生过程性发展传统的学业评价观念及时间均偏重…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标准下学生自评与互评方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关于教学评价明确指出: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反思性评价与鼓励性评价相结合。要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一、自评、互评在形成性评价中的地位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其任务是对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  相似文献   

3.
地理新课程改革要求“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彰显了以过程性、探索性、灵活性为特点的形成性评价在教学评价中地位的提升。形成性评价在地理学习质量评价实施过程中,应以地理新课程评价理念为指导体现以下六大原则:促进人的发展、关注过程与情境、凸显多元主体的价值取向、尊重并提升个性差异、整合教学内容与方法、定位质性评价。  相似文献   

4.
实施日常过程性评价与阶段性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无分数多元化网络评价,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实现跨时空网络交流、辅导与评价,规范评价过程与结果,让评价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让评价的结果成为学生发展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5.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对中学哲学教学进行反思。认为教学过程中既不能以“教师”为绝对的中心,也不能以“学生”为绝对的中心,而应是师生互动,教给学生知识,训练学生技能,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过程。同时,要实施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发展性评价,坚持发展性评价与知识性评价相结合,更重视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6.
让发展性评价为学生的精彩人生导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性评价,即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它关注学生、教师的尊严与感受,注重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着眼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它区别于选拔性评价和水平性评价,注重诊断、激励和发展,其目的在于更好地促进学生成长,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促进学校的发展。发展性评价不是只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它强调重在发现问题的诊断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这种评价不仅重视结果,更重视发展变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档案袋评价作为质性评价方法之一,具有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多元互动、评价结构内容多元、教学与评价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等优势,因此将其引入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应用能力为目标、实行双证书制度的高职教育的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中,以期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能力评价体系改革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发展性评价就是以推动学生的发展为目标,既重视知识又重视能力,对整个学习阶段进行评价的一个动态过程。在小学劳技课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采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结合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关注过程性和生成性评价,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陶君飞 《教育艺术》2010,(7):45-45,44
形成性评价是老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是为学生发展而进行的评价,是在与学生共同探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与学生的合作评价。因此,与单纯的考试、测试相比,这种评价的难度更大,对老师的要求更高。老师必须能够克服偏见.客观分析,做出的评价必须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发展中不断发现、探究与成长。而在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程教学中,落实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尤为重要。新修订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评价观是发展性评价观,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发展,将过程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融合,以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