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上广播这种新型的广播形式随之而生,本文主要介绍了网上广播的形式和网上广播的优势,对网上广播的现状和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申红 《视听界》2006,(5):95-95
网上广播不受传统广播覆盖范围、地域的限制,可以超越更广更大的地理空间,甚至进行全球化传播,不论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只要打开网络都可以随时收听。互动是网络广播的一个巨大优势,它打破了传统的“你播我听”的被动式收听模式,使听众成为收听的主体,可以随意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收听。针对这一特性,电台可以根据不同的收听群,设立不同类型的节目。网上广播的技术优势使得广播电台能够便捷地建立起自己的专业资源库,并为听众对广播节目资源的检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网络广播彻底改变了广播稍纵即逝的劣势,使广播成为“留得住的声音”。江苏…  相似文献   

3.
谢奇峰 《视听纵横》2003,(3):110-111
网络广播(Internet Broadcasting),也可以称之为网上广播或在线广播,主要是指以因特网为传播介质提供音频服务的广播,既是网络传播多媒体形态的重要体现,也是广播电视媒体网上发展的重要体现。与传统广播相比,网络广播具有如下特点:1.“异步性”,用  相似文献   

4.
李伟 《青年记者》2006,(12):82-82
现在,各家电台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在网上可以即时收听或点播电台的节目。目前山东电台的“51TING”就属于这种功能相对简单的网站,已实现新闻、经济、交通等7个频道节目网上直播收听,每个主要栏目都可以进行在线点播。而在北京等地,还实现了网络与电台节目的互动和网上的广播节目视频。此外,大量音乐节目和广播剧可在网上收听或下载。于是,有人称之为网络广播。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网络广播吗?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网络广播应该包含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两个概念。网络广播作为传统广播在网络上进行延伸,可以谓之广播网络化。就像前面…  相似文献   

5.
<正> 传统广播媒体的优势在于信息快、易接收、覆盖面广、受众多。与报纸、杂志相比,它还具有声音的优势,能拉近媒体与受众的距离,具有亲近感、可信度,还能为包括文盲和失去视力的人在内的大多数人所接受。目前,广播仍是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来源。在电视普及的国家,广播的某些优势遇到了挑战,广播传统的落地方式需要改进,尤其是调幅发射,由于干扰多、音质差,受众大大减少,其生存与发展问题更是迫在眉睫。因此,新兴的互联网成为广播媒体以高科技求发展的选择之一。当前我国宽带互联网用户已近千万户,网上视音频播放量增长很快,从而推进了我国网上广播的发展与普及。  相似文献   

6.
广播作为现代四大传媒中惟一的非视觉媒体,具有自身鲜明的媒体特征,而广播媒体结合、回应网络,又极大地推动了自身的发展.本文就中国广播的网上发展及其制约因素予以关注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网上广播(INTERNET BROADCASTING),亦有人称其为“在线广播”,系指数字化的音频视频信息通过国际互联网传播的形态。近年来,随着国际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这种新的媒体传播方式日益深入到社会的每一角落,正在逐步成为受众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网上广播应该是新闻媒体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可以应用于媒体分发、远程教育、视频会议、远程演示和商业广告等领域,更重要的它是广播传播手段一个有益的补充。  相似文献   

8.
网络广播应该包含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两个从属概念。当网络广播作为传统广播在网络上进行延伸,可以谓之广播的网络化。广播与因特网融合后,主持人与网友从原来的双向交流拓展为多向交流,因而网上广播受众的反馈参与大大扩大。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日益深入,网络用户对互联网上信息的类型及其表现形式提出了更高更多元化的要求,希望能有丰富的音频内容和切合实际的服务项目;广播受众也越发感到广播媒体“只能在固定的时间收听固定的节目”的被动与单调。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在网上进行音频的动态播出提供了实现的手段;广播传输网的技术改造和广播影视系统的体制改革,为广播双向互动传播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孙健 《军事记者》2010,(11):10-11
在全媒体时代,"台网融合"提升了广播的网上影响力。它不仅使广播新闻报道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同时也开创了广播新的传播模式。作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军事宣传的主要部门,我们会积极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推动军事广播事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世纪之交国内广播电台在因特网上作为的考察,旁观网上华语及英语电台的现状,提出应树立全新的网上电台的经营理念,即:超媒体的网广播将使传统广播的本质发生变化;节目资源的组合是网广播节目存在的形式;网广播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将直接从用户那里得到回报;网广播成为发送个人化信息的新媒体;网广播传播的是具有个性化、本地化和社区化的多元文化;作为虚拟的无限容积的水库,网广播具有“累积”的特征。网广播的出现将开辟现代广播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邓一 《视听界》2002,(6):80-81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兴起,在给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拓展广播外宣,成为摆在广播外宣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全球互联网用户已突破5亿,其中西方发达国家占90%。由此可以看出,在我们寻求实现中国对外广播节目在西方发达国家主流社会落地的各种努力中,互联网将是一个十分有效的途径。那么,网上广播在对外宣传中有何优势  相似文献   

13.
申乐 《河北广播》2009,(5):57-58
我国网络媒体发展非常快,时间过得也很快,从1995年新闻媒体在网上发展的第一波开始,广播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发展,通常经历这样两个阶段:广播网络化和网络化广播。在第一阶段,首先解决的是广播节目稍纵即逝以及播出、收听同步性的弱点,以新的传播渠道和方式打开传统广播发展的空间;第二个阶段则开始互联网多媒体原创制作和传播,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在线音视频媒体。  相似文献   

14.
《中国广播》2011,(6):I0004-I0005
吉林人民广播电台创办于1945年11月21日,至2011年3月,已形成了9个系列广播加网站的结构格局。目前设有:新闻综合广播、乡村广播、交通广播、资讯广播、经济广播、音乐广播、健康娱乐广播、故事广播、教育广播,全天累计播音216小时。全台节目实现了网上在线收听。其中4套节目实现上星传输,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世纪之交国内广播电台在因特网上作为的考察,旁观网上华语及英语电台的现状,提出应树立全新的网上电台的经营理念,即:超媒体的网络广播将使传统广播的本质发生变化;节目资源的组合是网络广播节目存在的形式;网络广播提供的有价值的信息将直接从用户那里得到回报;网络广播成为发送个人化信息的新媒体;网络广播传播的是具有个性化、本地化和社区化的多元文化;作为虚拟的无限容积的水库,网络广播具有"累积"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网络传播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使传统媒体报纸、电视、广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在进一步提高广播节目质量的同时,利用科技手段继续改进我们的传播方式,是摆在广播人面前亟待研究和探讨的新课题。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张家口经济电台于1999年10月1日,首次将自己的节目推上因特网,成为目前全国为数不多的几家网上电台。它的开通克服了广播只能听不能看的弱点,既能欣赏优美的音乐,又能下载文字图片。那么,网上广播对未来广播发展将起到什么作用,在未来媒体竞争中它有什么意义呢?本文想就此谈点个人看  相似文献   

17.
美国联邦通讯管理委员会的罗伯特先生在北京的一次传媒研讨会上介绍了美国通讯管理的状况。他谈到了美国广播业界的一种变化。他说:我们发现广播电台把许多广播节目放到了网上,在华盛顿上网,可以收听到加利福尼亚的广播。罗伯特先生谈到的这种广播形态就是DAB(Digial Audio Broadcasting),我们称为“数字广播”。广播数字化不仅仅在美国,而且在欧洲、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都已出现。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广播市场开始逐步形成.在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愈来愈多的互联网用户开始选听网上电台,令这类电台发展空间大增.虽然我国网络广播在技术、资金和经验上还存在不足,但是利用互联网的广播数字化,可以克服传统广播的弱点,扩大传播范围,改变传播方式,为广播发展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9.
Web广播技术也即推送技术,能提供及时、主动的定制化网上信息服务技术,文章概述了Web广播技术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了Web广播技术的实现方式,并进一步分析了Web广播技术在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由于广播具有稍纵即逝、缺乏视觉效果的特点,在电视蓬勃发展、互联网兴盛的今天, 广播很难在日趋激烈的媒体大战中找到本应属于自己的位置。然面,正如英国BBC的负责人克里斯·韦斯科特所说.“广播……不会因为互联网的出现而死亡,但是会改变。”实践证明, 广播如果能借势网络,整合资源发挥自身潜在的优势,就能重获竞争力。网上广播具有传统广播无法比拟的优势,它代表着广播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